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秀华 《河北医学》2005,11(8):685-687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25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75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80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催产素组7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160±36.0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为158±45.4ml;催产素组为276±62.7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36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试验组)及催产素组(对照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132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催产素组104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静脉注射催产素10U,静脉滴注催产素10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为175.43±55.89mL;催产素组206.10±98.74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龚萍萍  白晓霞  马蓉  张兴娟  刘作素 《医学综述》2009,15(22):3509-351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米索前列醇组60例,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催产素组60例,给予5%的葡萄糖液500mL加入催产素20U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术后2h的出血量。结果术后2组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组为(87±25)mL,催产素组为(146±3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徐辉 《河北医学》2003,9(9):806-807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催产素引产失败未进入活跃期的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80例剖宫产患者 ,均为催产素引产失败未进入活跃期的患者 ,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 4 0例 ,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 4 0 0ug。催产素组 4 0例 ,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 2 0I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 2h内出血量。结果 :术中及术后 2h平均出血量 ,米索前列醇组为 2 18± 5 5 .4ml;催产素组 375± 6 4 .7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 ,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邓曼 《中国医学创新》2006,3(11):142-143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我院123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为米索前列醇组,对照组为催产素组.研究组62例,术中打开腹腔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4 mg;对照组61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为(223±55.4)ml,对照组为(356±60.7)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庄兰玉  洛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X):53-53,10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各150例。米索前列醇组:术中打开腹膜后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催产素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两组均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225±51.8)mL,催产素组为(338±49.3)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作用优于催产素,且用药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118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 60例,术中娩出胎儿后口服米索前列醇 600μg。催产素组 58例,胎儿娩出后宫体内注射催产素 20IU,再静滴催产素 20IU,观察术中及术后 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 术中及术后 2小时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 212±56. 0ml,催产素组为 345±64. 7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 01)。结论 米索前列醇组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4 2 0例剖宫产随机分组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 (180例 )。术中破膜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 4 0 0ug ,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肌注催产素 2 0IU ,米索前列醇组 (14 0例 ) ,于术中破膜后立即口服 6 0 0ug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 2 0IU催产素再静脉注射 2 0IU催产素 ,以上各组观察术后 2h出血量。结果 :术后 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 2 10± 5 2 .4ml,米索前列醇组 2 2 0± 5 6 .2ml,催产素组为 36 1± 35 .6ml,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与米索前列醇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1)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但单用米索前列醇 6 0 0ug有副作用。结论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组。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且无明显副反应 ,用药方便 ,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19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70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70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注催产素20I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212±56.0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为208±55.4ml;催产素组为345±64.7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各150例。米索前列醇组:术中打开腹膜后口服米索前列醇600!g,催产素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两组均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225±51.8)mL,催产素组为(338±49.3)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作用优于催产素,且用药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简称米索组)和催产索组,每组各100例。米索组术后(即手术结束后)予米索前列醇400μg纳肛,催产素组于术后立即给予催产素20U+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用药后产妇血压及副反应的差异。结果术后2h出血量,米索组显著少于催产素组(P〈0.05);两组术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较催产素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收治的16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4组,并对4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各组患者的出血量及宫缩好转时间。结果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在产后2h出血量和宫缩好转时间方面,和A、B、C组相比,D组出血量最少,并发症也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缩宫素加温热盐水灌注盆腔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治疗效果优于缩宫素加手法按摩以及缩宫素加温热盐水纱布热敷子宫等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剖宫产5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300例,于剖宫产开始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对照组(缩宫素)228例,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产后2 h平均出血量:观察组为(238.11±42.62)ml,对照组为(409.53±93.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缩宫素,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是一种防治产后出血安全而高效的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合并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子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术中给予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的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421.5±120.3)mL、(658.2±145.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70.4±123.8)mL、(825.8±172.7)mL,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与对照组的1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可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张晓明 《中外医疗》2014,(36):67-68
目的分析和研究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在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共175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药物催产素来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对于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使用催产素的基础上,另外加用药物米索前列醇。然后对比两组剖宫产妇手术中、手术后2 h与24 h的出血量,并对比两组剖宫产妇产后的出血发生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 h与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213±25)m L、(155±13)m L和(379±65)m 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产后出血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5)。两组产妇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药物米索前列醇联合药物催产素可以非常明显地减少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量与出血发生率,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宫腔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 2 0 0 0年 6月以来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 2 2例与同期单纯用催产素治疗的 3 0例作比较 ,观察术后 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 :术后 2小时内出血量 ,联合用药组为 3 4 5± 5 2 .3ml,催产素组为 466± 90 .1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促进子宫收缩作用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能较好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 ,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帅 《当代医学》2010,16(31):97-9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治疗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41例有出血高危因素(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的产妇行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随机按缩宫剂使用情况分2组,缩宫素组78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另20U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63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化。计算2组术中、术后2h出血量以及总出血量,并观察2组副反应。结果 2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38±270)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347±206)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70±198)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07±123)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中总出血量〉1000ml共22例,其中缩宫素组15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7例。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2.6%(2/78),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11.1%(7/63),均在短时间内好转。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关腹后止血药及宫缩剂的使用情况,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催产素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测量胎儿取出15min后各组产妇的24h内经阴道出血总量。结果:胎儿取出15min后的24h出血总量〈100ml中,米索前裂醇组(80.0%)显高于催产素组(33.3%)和对照组(10.0%)(P〈0.01),3组术后24h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渐进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难治性出血时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发生宫颈管难治性出血产妇60例,分为宫颈渐进式缝合组(观察组,30例)和宫腔纱条填塞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式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子宫切除情况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产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两种术式操作时间分别为(3.15士1.60)、(6.10±2.3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2.00士186.98)、(642.25±344.42)mL,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583.23士198.33)、(825.23±373.50)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切除,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难治性出血采用宫颈渐进式缝合止血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郭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44-14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正常足月妊娠且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分别观察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用药后均表现为宫缩增强,米索前列醇组比缩宫素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米索前列醇对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疗效良好。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