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红素及运动对人体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8名体育学院男生随机分为4组(每组7人).其中实验组以中等剂量补充番茄红素胶囊14天(每天摄入番茄红素25mg),对照组服用安慰剂14天,然后所有受试者在Monark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急性大强度运动和有氧运动,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分别抽血检测受试者血液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与结论:中等剂量服用番茄红素胶囊14天,可以明显改善运动后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改善由运动引起的人体血液流变性恶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番茄红素对人体高强度耐力运动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番茄红素对人体高强度耐力运动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7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番茄红素组和口服生理盐水对照组.运动方式为4 000 m跑.在运动前45 min,运动至1 500 m,2 500 m和3 500 m处分别服用番茄红素溶液和生理盐水.在运动前和运动结束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CO)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番茄红素组的受试者静脉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O)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丙二醛(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番茄红素能够增强人体在运动后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内质网应激蛋白在运动大鼠骨骼肌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蛋白在运动大鼠骨骼肌损伤中的表达并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运动骨骼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C)和单纯运动组(E),单纯运动组再平均分为运动即刻组(E1)、运动后24 h组(E2)、运动后48 h组(E3)和运动后6 d组(E4),每组8只,采用离心力竭运动为运动模式,实验后分别测定骨骼肌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以及血清中反应损伤特征的活性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运动后E1组SOD活性最高,与安静组相比并呈显著性差异(P0.05);E2和E3组的SOD活性比安静时要低,其中与E2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E2组MDA浓度最高,与安静对照组C比较,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E3组MDA浓度比E1、E2组低,并与E2组呈显著差异(P0.05);血清CK、LDH在运动后24 h后达到峰值,其中E3组血清CK和LDH活性同安静对照组C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E1、E2组血清CK和LDH活性同安静对照组C比较,呈非常显著性(P0.01);运动后E1、E2组骨骼肌中Grp78的表达的显著上升。结论:大鼠离心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发生损伤,运动后骨骼肌内质网应激蛋白的发生是骨骼肌内质网应激一种体现,体现了对骨骼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动、注射IGF-1对大鼠骨骼肌内IGF-1含量、mTOR、A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IGF-1对mTOR、AR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安静+IGF-1注射组(CI)、运动组(E)、运动+IGF-1注射组(EI),每组6只。运动方案为60 min/d,强度20 m/min,坡度10%,持续一周的跑台训练。每天训练后大鼠小腿后侧皮下注射IGF-I,对照组注射安慰剂。最后一次运动后6 h取胫骨前肌,测定IGF-1含量、mTOR、AR蛋白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E、EI组骨骼肌内IGF-1含量、m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2)C、CI、E、EI组骨骼肌内AR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1周耐力运动可导致肌肉内IGF-1含量、mTO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肌肉中AR蛋白表达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三周大强度训练期间给8名篮球运动员补充番茄红素15 mg/d,并通过与对照组8名篮球运动员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服用番茄红素的运动动员较不服用番茄红素的运动员NK细胞、CD4 、CD8 等指标未发生下降,反而出现了水平的提高。说明在大强度训练期间补充番茄红素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员免疫机能的下降,保证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良好,能够更好地投入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以及联合抗氧化剂干预对运动员抗氧化能力、氧化应激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运动员16名,随机均衡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受试对象服药2周后,进行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分时相测定SOD、MDA、T-AOC、GSH-Px。结果:实验组服药后T-AOC水平即开始升高,非常显著高于服药前水平(P<0.01),运动后实验组各时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SOD活性,实验组服药后有所升高,运动后即刻显著(P<0.05),24 h非常显著性(P<0.01)高于对照组,48 h高于对照组;实验组GSH-Px活性,运动后即刻显著(P<0.05)、48 h非常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运动后两组运动员MDA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实验组运动后24h显著(P<0.05)4、8 h非常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其他各时相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抗氧化剂能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大强度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将40名山西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男生被随机分为4组:分为急性有氧运动组(H1)、间歇性无氧运动组(H2)和长期有氧运动组(H3)和不运动组(D),H1和H2组受试者在Monark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急性运动,H1组的运动强度为75% O2 max运动至力竭,H2组尽全力骑功率自行车35秒×3,间歇3分钟,0.075kg/kg体重负荷,H3组受试者进行3个月的有氧运动,D组不参加任何运动.实验前、实验后即刻与实验后40小时左右,分别抽血检测受试者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等.结果:(1)急性运动不论是有氧运动还是间歇性无氧运动,运动后即刻均使人体血浆粘度升高,血液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升高,全血粘度变坏.长期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变向好的方向变化;(2)长期低强度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后,血小板内NOS活性和血浆NO含量均明显升高,而急性运动不论是有氧运动还是间歇性无氧运动后NOS活性和NO含量稍有降低.结论:(1)急性有氧运动与间歇性无氧运动都能使机体血液流变性明显发生不良变化,而长期规律的有氧低强度运动后这些指标均有向好方向发展的趋势.(2)急性有氧运动与间歇性无氧运动都能对机体NO合成和活性、NOS活性都起到了抑制作用,影响机体血小板的功能,诱导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而长期规律的有氧低强度运动能增强血小板内NOS活性,NO合成和释放,使NO含量和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将3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安静对照组(C1)、服药对照组(C2)、单纯运动组(T1)和服药运动组(T2),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无训练适应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力竭性游泳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1)大鼠服药7天后,服药对照组血液流变学较安静对照组显著改善:服药运动组游泳至力竭的时间较单纯运动组显著延长;2)一次性力竭游泳后即刻,单纯运动组、服药运动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较其对照组均呈现显著性异常改变,但服药运动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较单纯运动组显著性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无训练适应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减轻其力竭性游泳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提高其力竭性游泳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对心理应激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若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运动训练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应激 30min运动组、应激 60min运动组、30min运动组、60min运动组、电击组(除30min运动组和应激 30min运动组每组7只以外,其余每组8只).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 、CD4 、CD8 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有下降的趋势,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反复的心理应激引起大鼠较强的HPA轴反应对大鼠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30min和60min运动组血清IL-2水平和血浆T细胞亚群数目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小负荷运动有效地提高了大鼠机体免疫功能并使HPA轴产生适应性变化.3)与应激组相比,应激 60min运动组IL-2和CD3 ,CD4 /CD8 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应激 30min运动组CD4 /CD8 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并不低于应激组,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通过改变HPA轴的应激激素的变化对抗心理应激造成的免疫功能的低下,且中等负荷对抗心理应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表明:反复的心理应激引起大鼠较强的心理反应并使大鼠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中小负荷运动对在心理应激下的大鼠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中等负荷运动更能提高大鼠抗应激能力,其可能机制在于中小负荷运动使得大鼠HPA轴产生较好的适应性,改变了应激激素在体内的分泌,从而维持了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递增负荷运动后大鼠血清雌二醇、胫骨雌激素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探讨递增负荷运动后骨组织的适应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性大强度运动组、长期大强度运动组。ELISA法测定血清E2含量,免疫组化测定ER和TGF-β1的表达,RT-PCR法测定ER mRNA和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一次性大强台运动后血E2,ER mRNA和TGF-β1mRN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长期大强度运动后血E2显著下降(P0.01),ER mRNA和TGF-β1mRNA均显著下降(P0.05)。一次性运动组胫骨ER、TGF-β1的积分光密度和平均光密度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长期大强度运动组ER、TGF-β1的积分光密度显著下降(P0.05),平均光密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长期大强度跑台运动可降低大鼠血清E2,下调胫骨ER和TGF-β1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