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 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153例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分为腹腔镜改良阴道旁修补术组(A组,n=28)、单纯改良前盆底重建术组(B组,n=49)、改良前盆底重建术+骶棘韧带悬吊术组(C组,n=76),对3组受检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BSD)、肛提肌裂孔面积(ALH)、尿道旋转角(URA)和膀胱颈移动度(BND),比较3组间术后复发率。结果 A、B、C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BSD、ALH、URA和BND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B、C组中,术后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术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A组4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B组URA、B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C组仅B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6个月,C组复发率均低于A、B组(P=0.001、0.034)。结论 改良前盆底重建术+骶棘韧带悬吊术是稳定性好、复发率低的手术方式,实时三维超声能够定量评估前盆底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超声观察不同妊娠时期及分娩方式所致盆底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50名接受规律产前检查的单胎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6)和剖宫产组(n=24),以经会阴超声观察其孕早期(孕6~8周)、孕中期(孕24~28周)、孕晚期(孕37周~分娩前)及产后6~8周和12~14周盆底结构,测量静息态和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时膀胱颈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BSD)、尿道倾斜角及膀胱尿道后角,观察尿道内口漏斗是否形成及有无膀胱脱垂,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孕早、中及晚期,BSD、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晚期BSD、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与孕早、中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孕早期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及膀胱脱垂,孕中期尿道内口漏斗形成6例、膀胱脱垂1例,孕晚期尿道内口漏斗形成21例、膀胱脱垂19例。组间比较,产后6~8周,静息态下,BSD、尿道倾斜角及膀胱尿道后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上述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后12~14周,静息态下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BSD、尿道倾斜角及膀胱尿道后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后6~8周和12~14周,压力性尿失禁和膀胱脱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孕晚期盆底组织损伤较严重;不同分娩方式所致盆底组织损伤存在差异;随时间延长,产后盆底结构损伤可逐渐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动态观察和评估产后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方法 选取年龄、体质量指数匹配的60名产妇(产后组)和35名未育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超声分别在静息状态及瓦氏动作下测量膀胱、子宫颈、直肠壶腹部的最低点与参考线(耻骨联合后下缘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采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膀胱及子宫颈的最低点位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直肠壶腹部位置在静息状态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398),在瓦氏动作下产后组低于对照组(t=17.378,P<0.001)。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t=11.253、9.625,P均<0.001)。结论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运动情况及肛提肌裂孔面积,从而评价妊娠和分娩对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女性产后盆底结构的近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名于产后6~8周接受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的足月初产女性,根据是否接受分娩镇痛将其分为分娩镇痛组(n=70)和对照组(n=160);对比观察组间一般资料、产程、静息态、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及盆底肌收缩状态下盆底超声参数,分析分娩镇痛对其盆底结构的影响。结果 分娩镇痛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年龄、孕次、体质量指数(BMI)、新生儿体质量及产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组间膀胱颈位置、膀胱位置、子宫位置及直肠壶腹部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组间膀胱颈移动度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受试者肛提肌撕脱发生率及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女性产后早期盆底结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会阴超声评估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评估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前盆腔器官脱垂或盆底肌力<4级的50例初产妇行盆底康复治疗1个疗程(约6周)。对比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自主症状、前盆腔超声表现、盆底肌力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压力性尿失禁自主症状者由12例(12/50,24.00%)减少至3例(3/50,6.00%,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颈位于经耻骨联合下缘参考线的位置升高;最大瓦氏动作时,Ⅱ~Ⅲ级前盆腔脏器脱垂者由46例(46/50,92.00%)减少为34例(34/50,68.00%,χ2=11.97,P<0.05);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耻骨直肠肌增厚率均增加(P均<0.05);Ⅰ类肌纤维肌力≥4级者由4例(4/50,8.00%)增加至24例(24/50,48.00%),Ⅱ类肌纤维肌力≥4级者由9例(9/50,18.00%)增加至25例(25/50,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会阴超声在评估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探讨阴道分娩中不同助产方式对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4名,按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会阴完整组32例、会阴侧切组30例、产钳助产组22例。分别获得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图像,比较3组妇女产后盆隔裂孔前后径和面积的差异。结果 会阴完整组和会阴侧切组于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的前后径、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会阴完整组和产钳助产组在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和缩肛动作时的盆隔裂孔前后径、面积,静息-瓦氏和静息-缩肛时盆隔裂孔改变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产钳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大于自然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中,是否会阴切开对盆底功能损伤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四维盆底超声检测在初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下前盆腔损伤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至6月我院收治的产后随访的500例初产妇,将自然分娩的产妇纳入自然分娩组288例,将剖宫产的产妇纳入剖宫产组212例,两组均采用四维盆底超声检测盆底成像。对比两组在静息、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旋转角(UR)的观察结果;对比两组在静息、Valsalva状态下的盆底裂孔测量参数;对比两组膀胱膨出的Green分型发生率。结果 两组静息状态下的BSD、PUA与BND、U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Valsalva状态下的BSD、BND均短于自然分娩组,Valsalva状态下的PUA、UR均小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膨出的GreenⅡ型、Ⅲ型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息状态下,两组LH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剖宫产组的LUG、LHLR、LHAP均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状态下,剖宫产组的LHA、LUG、LHLR、LHAP均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膀胱膨出的GreenⅠ型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四维盆底超声检测可以清晰观察初产妇的前盆腔成像,能准确评估初产妇在不同分娩方式下前盆腔损伤的情况,为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会阴盆底超声用于督导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盆底肌训练(PFMT)并定量评估其疗效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58例PFD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9)和对照组(n=89),嘱患者完成12周PFMT,且对研究组额外增加超声督导、健康宣教及跟踪反馈;采用盆底超声评估患者PFMT前、后盆底功能,包括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膀胱颈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并分析其价值。结果 PFMT前、后,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2组膀胱颈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PFMT后,2组膀胱颈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PFMT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会阴盆底超声可用于督导PFD患者PFMT并定量评估其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均于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和V-BSD)、膀胱尿道后角(R-UJV和V-UJV),计算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记录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最大裂孔面积,比较不同时期各参数变化。结果术前1 d与术后1个月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1 d、术后1个月与术后3、6个月比较,R-BSD、R-UJ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BSD、V-UJV、BND、UR及肛提肌最大裂孔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全切术后患者1个月内盆底功能受损不明显,3个月后盆底功能开始受损,且缓慢进展;经会阴三维超声可准确评估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经会阴盆底超声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方法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盆腔器官进行观察,并对盆底组织各参数进行测量。以耻骨联合下缘为参考点,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观察膀胱颈及近端尿道的移动情况;测量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计算膀胱颈下降度(BND),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不同观察者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在静息状态下BSD测值为(-2.73±0.37)cm,膀胱尿道后角测值为(119.00±22.40)°;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测值为(-0.25±0.67)cm,膀胱尿道后角测值为(114.74±21.50)°;BND测值为(2.46±0.59)cm,膀胱颈旋转角度测值为(70.68±19.91)°,尿道旋转角度测值为(60.81±17.34)°。结合临床及盆底超声测量结果诊断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29例(58.00%,29/50,压力性尿失禁5例,直肠脱垂8例,膀胱脱垂16例)。研究中不同观察者之间测量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膀胱尿道后角及计算BND的一致性非常好,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9、0.91、0.88、0.92;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8,表明观察者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器官的运动变化,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进行评估,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未育女性前盆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采用腔内探头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年轻未育女性前盆腔。方法对60例年轻未育女性,以耻骨联合下缘为参考点,分别在安静状态下、最大Valsaval动作时观察尿道和膀胱的运动变化,测量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和膀胱尿道后角,计算膀胱颈下降度(BND),并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不同观察者间各数据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盆底正中矢状切面由腹侧至背侧依次显示耻骨联合、耻骨后间隙、尿道、膀胱颈、膀胱后壁。正常年轻未育女性在安静状态下BSD为(26.20±3.49)mm,膀胱尿道后角为(107.54±13.68)°;最大Valsaval动作时BSD为(14.05±4.32)mm,膀胱尿道后角为(110.97±14.96)°;BND为(12.74±4.48)mm。不同观察者测量安静状态下和最大Valsaval动作时BSD及计算BND的一致性非常好,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1和0.87。结论应用腔内探头经会阴二维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前盆腔器官的运动变化,方法简单,重复性和可比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2D、3D、4D超声评估阴道自然分娩产前骨盆环疾病孕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并在本院阴道自然分娩的初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间患有骨盆环疾病的150例孕妇为病例组,另按照倾向性匹配原则选取妊娠期间无骨盆环疾病的150例孕妇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孕妇在分娩前行超声检测耻骨联合间隙及骶髂关节,并于经阴道自然分娩后42天采用2D、3D、4D超声评估盆底功能,比较两组孕妇产后PFD发生情况。结果 病例组产后2D超声检查BND参数低于对照组(P<0.05),BSD参数以及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时的PUA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3D超声检查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时的LHLR、LHAP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4D超声检查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时的肛提肌裂孔最大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时的肛提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产后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PFD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患有骨盆环疾病的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后运用2D、3D、4D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盆底功能,相关参数均较产前无骨盆环疾病的产妇差,产后PFD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经阴式三维超声评价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中应用外源激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90名足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按使用外源激素情况分为自然分娩组、催产素组和前列腺素E2(PGE2)组,各30名。于产后42天进行超声检查,分别获得静息状态、瓦氏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图像,比较3组产妇盆隔裂孔前后径和面积。结果 自然分娩组和催产素组于静息、瓦氏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的前后径、面积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GE2组与自然分娩组、催产素组在静息、瓦氏和缩肛动作时盆隔裂孔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中应用不同外源激素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存在差异,应用外源PGE2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大于应用催产素和自然阴道分娩;应用催产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较自然阴道分娩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会阴盆底超声定量评估子宫全切除术后盆底结构、功能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 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子宫全切除术后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复查的女性患者105例。其中40~49岁37例,50~59岁49例,≥60岁19例;术后≤1年29例,术后>1,≤5年33例,>5,≤10年28例,>10年15例。选取同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且临床未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120名女性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未行子宫全切术及其他盆底手术。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盆底超声检查,测量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X)、尿道倾斜角(α)、膀胱尿道后角(β)、直肠壶腹最低点距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D)、膀胱逼尿肌厚度,计算尿道旋转角(Rα)及膀胱颈下降值(BND)。采用t检验比较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超声定量参数;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PFD检出率差异。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比较,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膀胱逼尿肌厚度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5)。静息状态下,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比较,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β增大,X及D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2.17、4.93,P均<0.05);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α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Valsalva状态下,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比较,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α、β、Rα、BND均增大,X、D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3.44、3.36、5.06、5.79、5.76,P均<0.05)。105例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PFD检出率为60.0%(63/105),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UI)检出率为33.3%(35/105),盆腔脏器脱垂(POP)检出率为36.2%(38/105)。POP中,膀胱脱垂检出率为18.1%(19/105),直肠脱垂检出率为10.5%(11/105),肠疝检出率为6.7%(7/105)。子宫全切术后1年内发生PFD以SUI为主,检出率为48.3%(14/29);术后10年后发生PFD以POP为主,检出率为80.0%(12/15)。各年龄段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PF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术后不同时间段PFD检出率可能与子宫全切除术组患者年龄无密切关系。 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能够动态观察子宫全切除术后盆底结构的变化,且可对术后PFD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MRI评估宫颈癌子宫根治术(RH)后1、5年患者肛提肌变化。方法 前瞻性纳入30例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采集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盆底MRI,重建骨盆及肛提肌三维模型;测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肛提肌裂孔横径(LH-W)、前后径(LH-L)、肛提肌板角度(LPA)、肛提肌体积(LVOL),双侧肛提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间距(LSG)、髂尾肌角度(ICA)及厚度(ICT)、耻骨直肠肌厚度、M线及H线长度的差异。结果 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T及耻骨直肠肌厚度逐渐变薄、M线逐渐延长,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静息态下LVOL较术前减小(P<0.05);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A及LPA均较术前增大而LVOL减小(P均<0.05)。结论 宫颈癌RH术后患者髂尾肌、耻骨直肠肌逐渐萎缩变薄,盆底支持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