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种可重构的ERP系统构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ERP系统在构建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ERP系统一般均采用C/S结构,界面与商业逻辑混合在一起,导致系统维护困难;二是多数软件都是根据某一行业管理思想定制的,软件的通用性差。该文给出了构建基于对象模型以及Web结构模式ERP系统的方法框架,阐述了基于对象模型构建ERP系统的理论,构建的步骤及系统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件技术的ER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ERP软件是以事务处理驱动的、被动的软件,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代码重用率低,开发效率不高,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大。21世纪的企业ERP软件必须是策略导向的、主动的软件。文章以ERP系统中供应链管理为例研究了基于组件的企业ERP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3.
动力设备案中监控系统是电信部门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但因网元设备接口缺乏统一标准,给系统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给出了通信协议的主要结构,以面向对象为基础,对通信子系统中对象合作和对象状态迁移模型进行了形式化定义,并结舍具体实例,详细阐述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个基于SOFM的柔性化审批应用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月娟  赵雷  吕强  杨季文 《计算机工程》2006,32(21):275-276
为了适应ERP系统中单据审批流转活动频繁变化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对象流转模型A Simple Object Flow Model (SOFM)并给出了SOFM的描述和特点,然后基于该模型成功地设计了一个柔性化的审批应用方案。该方案在多个ERP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制印企业ERP管理模式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某彩色制印类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的需求分析,给出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及其关系。提出ERP系统研制开发的体系结构,给出了该系统的模型设计。构造面向对象模型,采用Active X技术将模型中的对象制作成OCX控件,再将控件嵌入支持OLE技术标准的开发平台,组建ERP原形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开放式行业组件库的ERP交互式构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ERP实施的现状和形成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ERP软件系统的获取需求的方法,并给出了ERP软件系统的交互式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构件的可重构ERP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施ERP系统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剖析了传统ERP系统的不足,即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出新一代ERP系统的新特征;结合一个实际ERP系统讨论了基于先进管理模式,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适用于多行业的,可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进行功能裁减并支持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可重构ERP系统的构建方法,并提出一个基于J2EE标准,面向软件构件的可重构系统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已在RERP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面向服务的ERP产品可重构开发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ERP系统在开发中主要有两个问题:①ERP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系统的开发周期比较长;②ERP产品的刚性太强,系统的柔性差,适应性不强,至今还没有可参考的解决模型.本文从软件的体系结构出发,研究当前企业应用集成实现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可重构的ERP软件开发模型,阐述了面向服务模型、面向服务的ERP可重构模型、基于服务可重构ERP系统的构建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仿真逼近低层反导作战系统的概念模型和软件实现模型两个层面上,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探讨了低层反导作战对象模型和低层反导作战对象类概念,给出了低层反导作战的对象仿真模型和对象分类结构。  相似文献   

10.
强强  窦延平 《计算机工程》2004,30(12):191-193
AUTO-ID全球网络是一个应用RFID技术,基于Internet基础的新一代开放式全球网络平台。它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共享网络所需要的一切——支撑整个网络运作的硬件、软件、各种协议以及对象描述语言等所有基础构件。通过它一切遵守AUTO-ID标准的应用系统,如SCM、ERP等,均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信息互联及共享。该对AUTO-ID网络架构设计和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软构件技术和CORBA的ERP系统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用传统方法开发或重构企业ERP系统时所存在的问题,详细讨论了软构件技术、CORBA技术以及CORBA技术对软件重用和系统重构的支持。在说明了用CORBA技术实现ERP系统重构的方法后,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指出软构件技术和CORBA技术是解决软件重用、系统重构,提高软件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测试用例生成的复杂度与质量直接影响测试的效率和覆盖面,已有的针对软件功能测试的自动测试理论和方法在针对CAD和图像处理这类人机交互复杂、系统状态繁多的系统时,因复杂度大或者测试效率较低而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本文提出的一种针对复杂人机交互软件的测试模型一基于功能对象的测试用例生成模型,将用户使用被测试系统的操作流程看成是若干个处理过程的组合,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用户的操作流程进行分解和封装,构建出用以生成测试流程的功能对象,并依照一定约束条件对功能对象的实例进行重组,派生出测试用例.本文提出的测试用例生成模型,已在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的专用测试平台CADTesting中成功实现,实践证明,该模型与现有的一些模型相比,实现复杂度低且测试用例的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一个基于CORBA的分布式主动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的分布对象计算技术及其公用对象服务,软件代理技术和商用数据库系统等技术的分布式主动数据库系统构建方法,描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及实现策略,最后讲座了系统尚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首先研究了信息技术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关键技术,即基于指纹识别的身份认证技术和基于Office对象模型的自动阅卷技术.然后给出了考试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DCOM三层分布式C/S模型的ERP系统技术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基于DCOM三层分布式客户/服务器结构的ERP系统模型及其技术构架,并简要的介绍了ZG—ERP系统每一层的功能实现。重点讨论了如何构建基于组件的应用服务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基于代数-时态逻辑的象形对象研究”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基于代数-时态逻辑的象形对象语义模型“问题,主要是将基于代数模型和基于时态逻辑模型这两种方法结合,通过OOCPN描述形式,对象形对象语义模型进行了探索式研究,具体包括象形对象标记,象形对象语义解释结构,象形对象语义结构模型结构,定义了状态运算符,操作运算符并给出其语义域上的解释,提出了可继承属性和可继承操作,完全继承和和部分继承等概念,并用来刻画象形对象系统中的类结构及继承性,在分类结构,组装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聚合类结构及分类-聚合类结构;给出了象形对象类类型的代规范描述,给出了有关象形对象系统的公理和定理;并用OOCPN(Object-Oriented Color Petri Net)对象形对象的继承性,类结构及类变化,重码语义的可能性和有害性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当今ERP软件发展的新方向有两个,一是ERP系统如何进行快速高效地开发,二是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根据新方向发展要求,提出了平台化的ERP系统与基于模型驱动二次开发的设计思想,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具体实现技术.基于模型的设计快速实现了ERP系统的开发,真正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为企业解决ERP软件的高效扩展开发和成功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在ERP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体系结构下,ERP软件的定制、与其它应用系统的集成、系统维护与升级十分困难。而具有粗粒度、松耦合、可重用的服务及服务标准化接口设计管理等特点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恰巧可以弥补以上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ERP系统框架设计方案,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对现有的ERP体系结构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19.
组件对象模型COM,DCOM,COM 是实现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编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支持Windows DNA多层系统编程的核心。本文介绍应用COM 技术,实现基于Windows DNA体系结构的网络数据库编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ERP软件与云计算集成化、企业信息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云计算与ERP集成化是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的新常态。笔者基于谷歌GAE云计算平台,阐述了面向服务架构SOA的主要理论及核心技术,构建了中小型企业数字化生态服务系统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ERP系统架构模型,详细介绍了云ERP系统架构中主要层的实现过程,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企业信息化的参考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