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辽宁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的相关数据构建2006–2016年辽宁省生态福利绩效,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福利水平效应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生态福利视角分析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将辽宁省与我国沿海各省份生态福利绩效现状进行横向比对,明确其所属阶段及发展差距。结论表明:1)辽宁省生态福利绩效此期间的波动趋势为先降后升,主要受生态足迹变化影响;2)生态福利绩效与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资源消耗对福利水平的拉动作用已逐渐减弱;3)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较差"到"一般",再到"较高",但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辽宁省仍属于高消耗低福利类型。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为例,通过2001-2010年区域经济差距和旅游经济差距分析,总结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的演化过程。对比发现,在此期间辽宁区域旅游经济差距大于经济差距,但二者数值逐步贴近。为了衡量旅游经济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实际作用,该文提出了"旅游经济平衡指数"的量测指标。通过计算发现,2001-2010年旅游经济始终对辽宁区域经济差距起到积极的平衡作用,只是各年的平衡效果有所不同。为了更大限度发挥旅游经济对于辽宁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结合辽宁省经济与旅游格局,建议未来采取"两翼齐飞"与"金龙摆尾"的旅游发展战略,重点扶持经济落后的辽西和辽北地区发展旅游,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协调度理论已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程度的重要理论。本文在阐述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对辽宁省14市10年各项指标数据的技术处理和分析:辽宁省1996-2005年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处于调和阶段,在空间分布上,协调度值高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协调度值低的大部分在辽宁省东部和西部;1996年以来辽宁省经济环境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呈"V"型变化,"九五"向"十五"过渡阶段协调度最低;经济环境协调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符合"U"型曲线,工业化初中期即第二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度最低;1996-2005年期间14个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度呈现出不均衡发展,其中大连市的协调度值较高。最后,本文认为应以大连市为龙头,与其他协调度值较低的城市实施区域合作战略,从而达到全省各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辽宁省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空间差异新变化,人口的增长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特点。作者选取1980—2012年人口增长数据,根据实际需要把辽宁省划分为61个基本空间单元,采用Geoda095i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分7个发展阶段对辽宁省人口增长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1980~2012年全省人口增长的Moran’I指数均为正值,反映出辽宁省各区域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并且随着时间变化,总体相关性呈现出“较弱-较强-较弱-较强-较弱”的阶段变化特征;同时,LISA指数反映的人口增长的局部相关及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沈阳一大连所连接起来的轴线上、环渤海地区和距离沈阳较近的辽东部分区域,且集聚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辽宁省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空间差异新变化,人口的增长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特点.作者选取1980 ~2012年人口增长数据,根据实际需要把辽宁省划分为61个基本空间单元,采用Geoda095i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分7个发展阶段对辽宁省人口增长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1980~2012年全省人口增长的Moran'I指数均为正值,反映出辽宁省各区域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并且随着时间变化,总体相关性呈现出“较弱-较强-较弱-较强-较弱”的阶段变化特征;同时,LISA指数反映的人口增长的局部相关及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所连接起来的轴线上、环渤海地区和距离沈阳较近的辽东部分区域,且集聚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物质投入和高污染排放;近年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呈现扩张性复钩现象,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环境压力未见下降,反而物质利用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EKC分析进一步揭示,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实现绝对脱钩仍需较长时间和较多物质投入。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力,使EKC顶点左移的同时实现穿山式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绝对脱钩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的恶化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势在必行。依据人口均衡发展理论,运用归纳法分析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由此给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对策与建议。在人口均衡发展的指导下,使辽宁省老年人口得以合理发展,缓解人口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河南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现状 1988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93亿元,超过农业总产值28.1%,乡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1%,当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1.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经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产值方面来看,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仍然是我省乡镇企业的主体。1988年,乡镇工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6%。工业部门也比较齐全,建筑业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是全国重工业基地,”城镇密度居全国前列,充分激活身处市场经济最前沿的建制镇,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1996年全省居住在县以上城市人口约1600万,建制镇区人口329.7万,村庄农业人口约占1900万,形成了“4:1:5”哑铃型人口格局。从布局上看,在沈大。沈山公路沿线形成了密集的城镇带,省经济百强镇的90%分布在这两条城镇带上。“八五 以来,辽宁省建制镇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已经到来。建制镇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农村经济、文化、科技中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10.
辽宁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可变模糊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又反作用于资源环境,因此,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辽宁省资源环境经济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辽宁省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结果显示,该省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度是由失调向初步协调发展,这一结论是辽宁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的结果.研究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复合型双核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双核结构。通过对湖北省空间结构的分析,将双核结构引入湖北,发现了这种复合型双核结构的空间现象。湖北省是一个以襄樊-武汉、宜昌-武汉区域连动为特征的复合型双核地域空间结构。湖北省这一复合型双核结构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演变基础,同属于流域性双核结构,有着紧密的空间和经济联系。这一复合型双核空间结构串起了湖北的汉十汽车工业走廊和沿江经济带,是湖北“金三角”地带的核心区域,是带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12.
辽宁矿业城市经济系统应对能力分析及其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是关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的一组函数关系式,而其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为了实现指标降维和客观赋值,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来简化运算;并构建脆弱性评估模型,以辽宁主要矿业城市为样本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1)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随其生命周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大,侧面说明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路径依赖"及其产业结构的单一;(2)经济系统面对资源枯竭、国有企业改组改革扰动的敏感性对决定其脆弱性程度作用更为显著;(3)所选样本城市中,阜新市的脆弱度最高,鞍山最低,且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辽东辽西的趋势。最后依据脆弱性特征将案例城市划分为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南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情况,采用指标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度与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系数与GDP高度关联,即对外开放促进了河南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了河南的对外开放。进而提出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河南经济的对外开放步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选择大连市2000~2010年3次产业GDP的增长率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大连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大连市第二产业实力最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实力在不断增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市应该继续发挥其现有制造业的优势,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大力促进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有利于大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Liaoning Province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bal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becom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it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to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6. It then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with economic growth, consider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ell-being level effect, and analyzes the trends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There is a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with other coastal provinces in China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stage and development gap. The conclusions show that: 1) The trend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in Liaoning Province during this period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rose, with this movement mainly affected by changes i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2) There is a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contributes less to promote well-being; 3) There are three stag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end: inferior, medium and advanced.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s coastal provinces, Liaoning Province belongs to the high consumption and low well-being type.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桂山 《地理学报》2004,59(Z1):41-46
土地是支撑区域发展最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人文因素的强烈影响,是最能表达区域人-地关系状况的地理要素。因而不仅成为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而且也是人文地理学关注的热点。近5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变化过程表明,耕地变化主要受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人文因素驱动。分析显示,长江三角洲耕地面积随人均GDP的增长呈良好的指数减少关系,人均GDP低于12000元/人,经济增长占用耕地的压力较大;人均GDP超过30 000元/人时,这种压力将开始减缓。现阶段长江三角洲仍处于经济发展对耕地压力较大的发展阶段,但已较1998年前明显减轻,预估至2010年前后,该区经济增长对耕地压力将明显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主体功能区的研究背景下,以辽宁省74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章程》关于交通优势度的计算流程和方法,以交通网络密度Di、交通干线影响度Ci和区位优势度Si为指标,通过ArcGIS和SPSS等软件分析,得到辽宁省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交通优势度两级分化严重,交通优势突出县域个数不足总数的20%,交通优势较好的县域总面积仅占全省的12%;交通优势度以沈阳、大连为中心,沿沈大交通轴线向两侧逐渐减低,并表现出一定的"亲海"模式,主要原因是国家干线交通规划和辽宁省空间经济格局的导向作用。在未来,将继续完善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构建城际交通圈,打造城市组团。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甘肃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缓慢,对其农业经济空间的研究具有代表性。采用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统计资料,对全省87个县域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明显,并且表现出“空间四轴分级布局模式”,呈现“井”型格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然区位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然而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造成了碳排放量的犬幅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为了有效地控制西部地区碳排放量的急速增加,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引致西部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视角出发,利用1991—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碳排放量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这种关系更加显著。同时,检验还发现西部地区的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对碳排放量增加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动的影响系数达到16.4,二次产业内部采掘业和重工业比重上升的影响系数达到14.3,人均居住支出和人均交通支出的影响系数也分别达到5.6和6.5,而传统的人口规模、收入规模则对西部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微弱。影响系数仅为0.73和0.86。因此在制定西部地区“十二五”节能减排战略时,需要更多的从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