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回收利用黄磷尾气,必先除去其中的S、P、F、As等杂质。PDS催化剂已被用于煤制合成气和焦炉煤气脱硫。本文考察了PDS催化剂脱除黄磷尾气中H2S的催化活性,证明PDS对硫化物的脱除完全能达到工业应用的效果,且黄磷尾气中P、F、As等杂质对PDS催化脱硫活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PDS-脱硫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S-脱硫催化剂解决了酞菁钴系化合物在工业气体脱硫过程中遇 HCN 中毒的问题,能同时催化氧化 H_2S,COS,CS_2,RSH 等多种硫化物。在活性、选择性、寿命和硫容量等方面,比现有的湿法脱硫化剂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对 PDS 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 PDS 的工业应用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PDS技术在天然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种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工艺,PDS技术与同类其它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脱硫效率较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气体和低粘度液体的脱硫。本文在对PDS技术及技术进展情况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技术在川西南气矿包35井用于天然气脱硫的使用情况,指出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对塔的液泛点、喷淋密度进行计算,确定了PDS栲胶脱硫装置出现硫膏严重夹带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脱硫塔负荷过高,采取两塔并联等措施后,系统恢复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针对焦炉气常压PDS湿法脱硫工艺中产生的副盐,从反应机理、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危害,并从工艺设计、操作条件和进气组成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酞菁钴催化氧化脱硫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子顺磁共振、紫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酞菁钴(CoPc)催化氧化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电子顺磁共振检测CoPc吸附氧呈超氧负离子(O2^-)信号,说明酞菁钴对分子O2有激活作用;在氧化过程中Co价态发生变化,显示氧化反应通过中心金属传递电子。提出了催化剂CoPc催化氧化脱硫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国产高分子光稳定剂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苯乙烯共聚物(PDS)和国外同类型产品Tinuvin622的抗大气老化性能,并用顺磁共振谱法测定了分别添加PDS,622稳定剂的改性丙纶在大气曝晒中氮氧自由基(>NO·)浓度的变化;探讨了大分子稳定剂链结构和它的抗大气老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化工》2017,(6):108-112
建立了一种利用电极电位快速测定PDS脱硫液中硫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条件为水杨酸钠质量浓度100g/L、抗坏血酸质量浓度16g/L、氢氧化钠调p H至13配制SAOB缓冲剂,将脱硫液待测液与SAOB缓冲剂按体积比1∶9混合后进行测定。电极响应时间0~2min,稳定性好,脱硫液中的大量副盐离子对分析结果基本无影响,测定结果与碘量法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在7%以内,与碘量法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具有成本低、简便快速,利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如何用好PDS三维工厂设计系统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Intergraph公司开发的三维工厂设汁软件系统(PDS)的工作原理、PDS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对PDS从业人员的要求、PDS项H的组织骨理以及PDS的二次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沦述,提出了一套用好PD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70 dam~3/h兰炭荒煤气PDS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流程,并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效率与脱硫浆液中PDS-600催化剂浓度正相关,当PDS-600催化剂的质量浓度为35 mg/L,脱硫效率稳定在96%以上;脱硫效率随液气比的升高而升高,当液气比达到40 L/m~3时,脱硫效率达到96%以上;脱硫效率受脱硫浆液pH值影响较大,最佳运行pH值范围为8.2~9.0;脱硫塔阻力随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大,液气比为0~50 L/m~3时,脱硫塔阻力由1 800 Pa增加到2 420 Pa;脱硫浆液运行温度约35℃、液气比40 L/m~3,pH值8.2~8.8、对苯二酚的质量浓度为0.5 g/L,PDS-600催化剂质量浓度35 mg/L左右时,进塔兰炭荒煤气H_2S的质量浓度为4 967~4 996 mg/m~3时,出塔H_2S质量浓度可降至181~195 mg/m~3,脱硫效率达96.1%~96.4%,满足环保排放标准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震子波进行油气检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研究地震子波特性的基础上,引出了地震子波振幅谱分析、地震子波能量分布和地震子波相关等3种油气检测技术方法。结合生产实例,阐述了运用这3种技术时的一些分析解释技巧。实际研究成果表明,综合利用这3种方法进行油气检测,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源碎屑盆地层序地层与储层展布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充填样式、展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前陆盆地的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逆冲挠曲变形和负载释放的交替作用,层序展布上表现为极度的不对称;克拉通盆地因地形平坦,海平面升降对层序发育起主要控制作用,层序特征在较大的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断裂不同规模、不同级次的幕式活动控制了陆内裂谷盆地层序各级次旋回的发育,因此,盆地层序往往具有多级旋回的特征;大型坳陷盆地由于水体广阔,层序特征可与被动陆缘类比;山间坳陷盆地的层序发育主要受幕式构造活动、古气候以及物源等因素的影响;山前断陷盆地的层序发育则主要受走滑拉分作用的控制。上述这些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盆地的生储盖类型及其配置关系有较大差别。就一般而言,各级次旋回中由上升到下降的转换位置是烃源岩发育的位置;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中形成的各类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13.
高辉  孙忠镭  王雷 《润滑油》2012,27(6):1-6
文章从全球及各地区、各种类润滑油市场需求情况、原油价格走势及基础油需求等角度对全球2011年润滑油市场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中国润滑油行业整体运行情况以及国内基础油生产和供给情况,阐述了汽车、钢铁等润滑油相关行业给润滑油市场带来的影响,对各细分市场与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润滑油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thermodynamics of hydrodesulfurization and hydrodenitrogenation, which are among the main classes of hydrotreating reactions. Available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thermodynamic data are reviewed and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compiled and analyzed. The study shows that hydrodesulfurization and hydrodenitrogenation reactions as such are not severely limited thermodynamically. However, certain sulfur and nitrogen compounds are required to be hydrogenated before scission of heteroatom. These are aromatic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which are thermodynamically limited under normal process conditions. Since the hydrotreating reactions occur simultaneously, there is a need to compute multi-reaction equilibria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one class of reaction on the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5.
对应分析确定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成岩岩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成岩地层岩性复杂,从基性到酸性火成岩均有出现,不仅有火山熔岩,也有火山喷发岩,对众多的火成岩样品所对应分析,依据对应分析结果,认识并选择出那些对识别火成岩岩性重要的测井曲线,总结了不同火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对58块火成岩样品的测井数据进行主因子分析,提取第一和第二主因子,依据第一和第二主因子的大小,用模糊聚类方法识别火成岩岩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济阳坳陷沾化地区发育网格状断裂,油气分布复杂。通过分析区域应力场和断层活动性,探讨了沾化地区断裂特征及其对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受郯庐断裂带不同时期走滑作用影响,沾化地区先后发育早期北西向和晚期北东向、(近)东西向3组断裂,断裂叠加呈网格状分布。早期北西向的罗西、孤西和五号桩3条逆冲断层,控制形成了罗西、垦利—埕东和垦东—埕岛3条北西向的潜山披覆构造带,并与晚期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叠加,形成了沾化地区多位序潜山披覆构造并存的构造格局。研究区北西向断裂自西向东依次消亡,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自南向北具有"琴键式"迁移规律,含油层系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具有依次增多的规律;同一构造带上,不同位序潜山披覆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层段。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地震勘探问题思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高精度地震数据是完成精细储层预测的基础,近年来,如何通过采集和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由于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目的层,其能所不同,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东部断裂发育,构造复杂,而西部塔里木深层低幅度构造发育,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深层地震勘探都十分重要。本文从采集、处理等角度探讨了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某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低渗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和开发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志均  何顺利 《钻采工艺》2004,27(4):103-106
低渗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非均质性严重、孔喉半径小、泥质含量高和含水饱和度高;其开发特点为:气井自然产能普遍较低且分布极不均衡,生产压差大,稳产条件差,大部分井投产前需要进行加砂压裂改造;其相应的开发对策是开展气藏精细描述,确定各类储层的分布范围;在布井方式上采用非均匀高点布井和加密井网布井方式;加强钻井、完井过程中的气层保护措施;提高加砂压裂效果,改善储层渗流能力;做好开发早中期工作,开采后期采用增压开采和排水采气开采方式以延长气井生产寿命。  相似文献   

19.
Traditional geochemical methods to correlate oil and source are not quite fit for too many layers in steep offshore regions. Therefore, more biomarkers and new methods are needed to finish more complicated correlations. Resources in Chengbei Beach zone are generally shallow and high-quality light oil. There are two hydrocarbon source sags and many oil-source layers, and the sources are still disputed. More parameters are used to correlate oil source (i.e., relative group compositions, δ13C, steroids, hopanes, and terpenoids). Some special methods are found, such as the triangular chart of aromatic, asphalt, and saturated hydrocarb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gammacerane, hopance, and tricyclic terpan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inly three oil types. The first type mainly derives from source rocks in Es3, the second type from Es1, and the third type is their mixture. These three oil types are found to have regional features.  相似文献   

20.
根据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将沉积盖层分为3大构造层,按古生界和中生界2大构造层重新划分构造单元;将区内断裂按走向划分为4组,以北东和北西向为主,断裂—褶皱组合样式有5种类型,以挤压构造为主。构造变形具有复合叠加特征,东西向表现为不对称的复式背斜;南北向以斜坡加断鼻构造为主;垂向上,下古生界以大型古鼻隆为特征,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晚期—海西期;石炭系表现为缓凹缓坡;中生界总体表现为南西倾的大型斜坡,在此背景上发育断裂背斜圈闭,形成于燕山早期。长期构造演化控制了各类圈闭的形成;继承性的古隆起、古斜坡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通源断裂是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保存条件对油气成藏至关重要。最后指出该区油气勘探的4大领域:西北部库南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内幕构造,西部草湖地区石炭系背斜和地层超覆圈闭,中南部普惠地区和东部龙口—维马—开屏地区侏罗系、志留系背斜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