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急性对称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其特点是急性起病,多数有前驱感染史,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可伴有脑神经损害,脑脊液检查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呈单相病程,  相似文献   

2.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小儿急性弛缓性麻痹常见病因之一。根据临床发病机制和神经电生理结果不同,可分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型格林-巴利综合征(AIDP,即经典型GBS),急性运动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AMAN),急性感觉运动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AMSAN)以及Miller—Fisher综合征。近年共收治GBS患儿94例,其中急AMAN患儿56例。现将其临床、电生理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春岩 《河北医药》2002,24(5):345-346
急性运动轴索型格林-巴利神经病(Acute axonal neu-ropathy,AMAN)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GBS)的一种新亚型,不同于经典GBS即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tute inflammatory polyneuropathy,AIDP),其主要病变为前根、周围运动神经轴索不同程度变性,少有淋巴细  相似文献   

4.
伴有锥体束征的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二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 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的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在病程中伴有病理征,腱反射活跃或感觉平面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体征的GBS少见.现报告近年来我科收治的2例明确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在病程中伴有锥体束征或感觉平面受累体征者,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或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以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此病起病急,病程长,为危重症,死亡率高,但若及时治疗、积极护理,大多数预后良好.我科于2005年6月到2006年6月收治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则是广泛累及脑  相似文献   

7.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周围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是机体直接对抗周围神经成分的异常免疫应答,往往侵犯脊神经根、脑神经及自主神经,很少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与肌肉本身。鉴于GBS合并脊髓损害的病例,即脊髓一周围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报道不多。故结合我院近来收治的2例脊髓-周围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予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6~1.9/10万[1],有较高的病残率和一定的病死率,故在军队中防治格林-巴利综合征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自1984~2004年20年间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201例,其中军队患者27例,占13.4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15~62岁,平均40岁,5例有前驱因素,18例运动均受累,13例合并有感觉异常,1例伴脑神经受累,2例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不全表现,脑脊液检查均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16例传导速度减慢,2例行活检有炎性脱髓鞘伴轴索损害,18例均用激素治疗,部分加用丙种球蛋白,16例有不同程度缓解,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 CIDP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以复发性或进展性病程为特征的周围神经病,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好转,皮质类固醇对CIDP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6~1.9/10万,有较高的病残率和一定的病死率,故在军队中防治格林-巴利综合征十分重要。本总结了自1984~2004年20年间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201例,其中军队患27例,占13.4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格林-巴利综合征病理学、电生理学及免疫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讨论了我们所见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电生理及免疫方面的变化。该病主要表现四肢对称性软瘫,运动颅神经损害,然而感觉正常。本文以儿童及年轻人多见,主要发生在农村,夏秋季节。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周围神经特别是前根Wallerian-like变性伴轻微节段性脱髓鞘,后根及腓肠神经仅轻微受累。大多数病人电生理检查运动传导速度正常而运动诱发波幅明显降低。该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清,但免疫机制在本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上述改变不同于典型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我们认为此种类型属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亚型。我们暂定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Acute mootrr Axonal Neuropathy AMAN)。  相似文献   

12.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IDP)。其发病早期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1],但其升高机制、与GB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  相似文献   

13.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主要病理变化是周围神经多节段、多时期的脱髓鞘,部分病例还可有轴索变性[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组98例,分为脱髓鞘治疗组(A)50例及脱髓鞘对照组(B)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混合型组88例,分为混合型治疗组(C)45例,混合型对照组(D)4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单纯轴索病变组39例,分为轴索型治疗组(E)21例,轴索型对照组(F)18例。A,C,E组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1)·d~(-1),连用5 d等治疗并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B,D,F组仅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1)·d~(-1),连用5 d等治疗,疗程结束后做神经功能评价及肌电图评价。结果:脱髓鞘组中A组的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明显高于B组,P<0.05;混合型组中C组在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恢复较D组明显提高,P<0.05;轴索型组中E,F组在临床明显好转及痊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波幅恢复E较F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髓鞘的再生和轴索的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的临床特征及其 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表达作用。方法 :报告 3例临床确诊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病例 ,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 3例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结果 :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 T淋巴细胞亚群中 CD4+ 、CD8+ 、CD3+ 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是由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可表现为以共济失调为主的颅神经及周围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GBS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格林-巴利综合征一般急性起病,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呼吸麻痹和心脏并发症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常见的死因。结合本院收治的2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从患者的心理、生活饮食、呼吸道、大小便、瘫痪肢体及康复护理等方面,回顾性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有3%~5%的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们先后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李晓裔  李锦衡 《贵州医药》2001,25(9):824-825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表现主要为四肢无力,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起病急。儿童癔病性瘫痪的起病也急,症状貌似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造成误诊。本文11例儿童癔病性瘫痪均被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明确诊断后经1到3次暗示治疗后治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7~2000年急诊室收治的11例病例,男3例,女8例,年龄7~12岁。均为小学学生。11例均有不为人所注意的精神刺激的病因存在,均在活动中发病。其中9例在上体育课时发病,2例在课后玩耍中发病。均是抬入或抱入病房。追问病史,8例平时都不喜欢任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颅神经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12例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中均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8例做神经电生理检查有6例具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特点,全部病人经治疗痊愈。结论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颅神经型具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特征,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