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吴标 《云南建材》2011,(7):120-121
本文论述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的概念,并与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梁比较的优缺点,并给出设计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计算实例和步骤,结果与其他类型梁对比分析,得出型钢混凝土梁是符合要求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YB 9082-2006《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和JGJ 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预制部分的力学性能,对6根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底部预制构件进行了静力试验,分析其破坏过程、荷载-挠度曲线、型钢和混凝土的应变,研究混凝土强度、剪跨比和型钢类型对底部预制构件延性和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剪跨比对试件梁破坏形态和承载力影响较大;混凝土强度对试件梁的延性和承载力影响较小;配置蜂窝钢的试件承载力显著提高,但延性较差;对两根受弯破坏试件进行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型钢混凝土梁变形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然后用材料力学原理建立梁变形计算公式,将型钢混凝土梁变形的计算归于截面刚度的计算并介绍了两种关于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刚度的计算方法;最后就一具体算例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进行了10根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和2根型钢普通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考虑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剪跨比和混凝土强度3个影响因素。12根试验梁中有8根发生剪切斜压破坏,4根发生弯剪破坏。试验表明,在型钢再生混凝土梁中配置一定数量的箍筋可避免剪切粘结破坏的发生,型钢再生混凝土梁与型钢普通混凝土梁受力过程相似,且强度并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结合一栋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比较了板式、梁式转换层的优缺点,同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转换梁与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的差别,提出了适用于本工程的型钢混凝土主梁转换与钢筋混凝土次梁转换相结合的主次梁转换方案,分析了型钢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的设计计算要点,对同类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考虑了粘结滑移对型钢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影响,提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并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粘结滑移计算得到的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从配置型钢锚脚的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数值模拟结果出发,对比研究了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抗剪性能,然后对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节点进行参数分析,考察了轴压比n0、型钢腹板厚度tw、角钢配钢率ρa、节点钢板箍配箍率ρv及混凝土强度fc对此类节点受剪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大量参数分析和统计结果给出了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建议,其结果可供相关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工程中型钢转换梁的结构设计,通过分析超高层且高位转换时转换梁计算分析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受力特点,并对转换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型钢转换梁的截面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进行了8根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和2根型钢普通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力过程经历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开裂荷载约为极限荷载的15%左右,试件开裂对试验梁的刚度没有明显的影响;试验梁的屈服是以型钢的受拉翼缘屈服为标志;试件屈服前,平均应变的平截面假定成立;屈服后,平截面假定不再成立,此后型钢与混凝土间的滑移对试验梁的变形及裂缝宽度的影响加大;试验梁达到极限承载力以后,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可见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是优越的。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转换梁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松林  舒赣平 《工业建筑》1997,27(7):16-17,56
为推广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的应用,对结构转换层中采用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的设计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比较证明了钢骨混凝土梁在性能上优于钢筋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2.
通过3根钢骨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在单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钢骨梁的开裂荷载和抗剪承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在相同钢骨形式下,随着剪跨比减小,钢骨梁的极限抗剪承载力增大;加入水平分布筋后,延缓了剪区斜裂缝的开展,提高了钢骨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提出采用高延性纤维混凝土改善型钢高强混凝土短梁的抗剪性能和变形能力,设计了6个高延性纤维混凝土梁(其中4个为型钢高延性混凝土短梁,2个为高延性混凝土短梁)试件和作为对比的3个混凝土梁(其中1个为型钢混凝土短梁,2个为普通混凝土短梁)试件,通过静力试验研究不同剪跨比高延性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延性纤维混凝土,可显著提高短梁的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实现延性剪切破坏模式;发生挤压破坏的型钢高延性混凝土短梁,受剪承载力高、延性好,破坏以后仍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与型钢混凝土短梁相比,发生剪切黏结破坏的型钢高延性混凝土短梁损伤程度较小,试件破坏以后仍具有较高的剩余承载力。建立了型钢高延性混凝土短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不对称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 5根不对称钢骨混凝土梁 (其中 2根为实腹工字钢骨混凝土梁 ,3根为蜂窝钢骨混凝土梁 )的试验研究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提出了不对称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裂缝宽度、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型钢混凝土在大跨度悬臂梁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宁  李晓润  吕俊江 《建筑技术》2012,43(3):276-277
通过高大跨度悬挑梁的设计实例,介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特点和大跨度悬臂结构的基本设计思路,针对型钢混凝土在低高大跨度悬臂梁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尝试。工程实践表明,型钢混凝土用于低高大跨度悬臂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韩巍  王桂云  张徐  朱鸣  齐欣 《钢结构》2012,(Z1):65-72
本工程音乐厅钢骨混凝土梁由于在施工阶段只能采用高空吊模施工,其受力分为两个阶段,施工阶段采用钢梁承受楼板、混凝土梁及所有施工荷载,实际使用阶段采用钢骨混凝土梁承受所有使用荷载。由于在施工阶段结束时,钢梁已存在较大应力,为保险起见,实际使用阶段相对施工阶段增加的荷载由普通混凝土梁配筋承担。根据设备穿梁洞口要求和钢结构吊挂预留条件进行了节点设计,针对关键部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结构健康监测,保证了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对非预应力芳纶布(AFRP)加固和带永久锚具的预应力AFRP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疲劳试验,探讨预应力水平和钢筋锈蚀程度对加固梁疲劳破坏机制、疲劳寿命、挠度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AFRP与非预应力加固梁的疲劳破坏机制相同,都为纵筋的疲劳断裂;预应力AFRP加固锈蚀混凝土梁的抗疲劳特性明显优于非预应力加固梁;预应力水平越高,中度腐蚀梁加固后疲劳寿命越高;锈蚀率越高,梁的疲劳寿命越低,重度锈蚀梁疲劳寿命的降低幅度比中度锈蚀梁更明显。通过与光面钢筋对比,获得锈蚀纵筋的等效疲劳切口系数K f。结果表明,钢筋锈蚀率的增加会导致K f增大,从而导致锈蚀梁疲劳寿命明显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预应力AFRP加固中度腐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寿命的计算公式,供桥梁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疲劳试验研究及刚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根钢筋高强混凝土梁和12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的静载及等幅疲劳试验,分析静载和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挠度和刚度变化规律,以及疲劳应力比、钢纤维类型、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掺入截面高度和混凝土强度等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钢筋高强混凝土梁中掺加钢纤维能有效限制梁刚度的退化,显著提高梁的抗弯刚度,减小梁的跨中挠度,使静载和疲劳荷载作用下梁的跨中挠度分别降低了19.0%~69.1%和15.0%~61.0%。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修正了静载作用下钢纤维影响梁短期刚度的系数,提出了考虑疲劳次数和钢纤维含量特征值影响的钢筋高强混凝土梁疲劳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在混凝土结构课程学习中,学生往往因为对锚固长度概念的理解不足而对保证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各项构造措施产生疑惑.文章首先通过理论模型导出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再根据锚固区钢筋中的实际应力水平确定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并绘制相应的抵抗弯矩图,进而分析支座处钢筋的锚固长度、负弯矩区纵向受力钢筋的切断点位置,澄清了教学中对此问题的模糊认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钢筋锚固长度以及混凝土结构中与之相关构造措施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