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78,自引:2,他引:76  
饶鲜  董春曦  杨绍全 《软件学报》2003,14(4):798-803
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着在先验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推广能力差的问题.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使得入侵检测系统在小样本(先验知识少)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推广能力.首先介绍入侵检测研究的发展概况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接着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模型,然后以系统调用执行迹(system call trace)这类常用的入侵检测数据为例,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工作过程,最后将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验和比较发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不但所需要的先验知识远远小于其他方法,而且当检测性能相同时,该系统的训练时间将会缩短.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支撑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的方法。以主机系统调用的频度来刻画程序行为.利用支撑向量机根据这些系统调用的频率对进程进行分类,从而检测入侵活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检测入侵活动,又能取得较低的虚警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入侵检测系统产生的高维数据和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一种遗传算法同步选择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参数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首先将特征子集和支持向量机参数编码成染色体,将网络入侵检测的分类准确率作为种群个体的适应度值,然后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步找到对分类算法最有影响的特征组合和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最后采用KDD99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找到最优特征子集和支持向量机参数,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是一种较好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4.
该算法来自一种文本分类算法-KNN算法,文中给出了用该算法实现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利用该算法实现的基于系统调用的异常入侵检测系统,克服了传统基于系统调用入侵检测方法的缺陷,实验结果体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检测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Lagrange支持向量回归机设计IDS的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检测算法的分类精度,降低训练样本及学习时间,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利用Lagrange支持向量回归机设计IDS的检测算法。使用KDD CUP 1999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检测算法具有更良好的泛化性能、更快的迭代速度、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6.
网络入侵数据集中存在的大量冗余和噪声特征严重影响检测系统的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分和支持向量机的入侵特征选择算法。通过对各维特征的Fisher分值排序,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建立特征分类模型,筛选出具有最高检测率与误码率比值的最优特征组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筛选出的特征组合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码率,有效降低了检测系统的建模时间和测试时间,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异常入侵检测算法存在误报、漏报率高等问题。为此,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对未知攻击的检测精度也很高,说明了采用支持向量机技术进行入侵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支持向量机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领域.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对于检测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有效工具.继它在字体识别,人脸识别中得到成功应用后,它被成功地应用到入侵检测领域中.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多种算法,例如二分类的支持向量机,一分类的支持向量机,多分类的支持向量机和针对大量训练样本的支持向量机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发现,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检测入侵大大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李岚  张云 《计算机安全》2012,(10):23-26
针对目前入侵检测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根据遗传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特点,建立了一种遗传支持向量机模型。该模型首先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再用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构建入侵检测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入侵检测。实验通过讨论了支持向量机参数的选择对检测精度的影响,选取了合适的参数(c,σ)。结果表明,把这种遗传支持向量机模型用于入侵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用支持向量机(SVM)精确的二类分类功能,建立多级分类器对网络入侵行为分别检测出拒绝服务攻击、预攻击探测、未授权的尝试访问及其他可疑活动,入侵检测实验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不仅检测准确性高,而且有较快的训练与检测速度,同时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柏海滨  李俊 《微机发展》2008,18(4):137-139
对入侵检测和支持向量机的知识进行了基本的介绍,概述了支持向量机实现入侵检测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模型,并对其中各个模块进行功能介绍,然后将支持向量机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KDD99入侵检测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该模型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避免了高维特征空间的复杂计算,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能够较好地检测出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空间越来越复杂,网络入侵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提升网络入侵的检测效率和精度,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参数直接影响入侵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将提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应用于实际的网络入侵检测中,并与PSO-SVM和SV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入侵的误报率,这对确保网络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SVM主动学习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在入侵检测中,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主动学习算法,解决小样本下的机器学习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SVM主动学习算法的系统框架及适用于入侵检测系统的SVM主动学习算法,讨论了候选样本集的组成比例、候选样本集数量及核函数的不同参数选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基于SVM主动学习算法与传统SVM算法相比,能有效地减少学习样本数,提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网络攻击隐蔽性高,手段多样。传统检测系统特征提取不全,数据包易丢失,漏报、错报率高。为提高检测率,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特征筛选的入侵检测算法。首先对网络数据包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交叉验证对全部特征进行筛选,并计算各特征的权值;最后以加权保留特征构建入侵检测模型。仿真实例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率,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衣治安  吕曼 《计算机工程》2007,33(15):167-169
网络入侵检测所处理的数据由多类攻击数据和正常数据构成,基于此对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一对一方法构造了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用KDD99入侵检测数据对所提出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了测试评估,将实验结果和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从收集的恶意数据中选择特征去分析,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需要进行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但目前方法是采用遗传算法找出网络入侵的特征子集,再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进一步选择,找出最优的特征子集,最后利用极限学习机对网络入侵进行分类,但该方法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增强寻优性能为目标对网络入侵检测进行特征选择,结合分析出的特征选择利用特征属性的Fisher比构造出特征子集的评价函数,然后结合计算出的特征子集评价函数进行支持向量机完成对基于特征选择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网络入侵进行检测能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的速度以及入侵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谷雨  范菁  张天军 《计算机工程》2007,33(14):121-122
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子空间的多Agent分布式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把支持向量机作为检测Agent的核心检测算法,通过引入随机子空间生成具有知识互补特性的多个Agent,将其分布于网络的各个检测节点,用集成的思想把各Agent的结论进行合成。采用这种多Agent的分布式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实验表明这种方法的检测精度高于单个SVM和Bagging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拟退火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在小样本集条件下的检测效率,将支持向量机用于网络入侵检测.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决定了检测效率,然而难以选择合适的参数值,因此提出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来优化这些参数,并设计出基于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用于入侵检测.通过对样本数据集中的样本进行实验性检测,并与原始支持向量机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退火支持向量机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率高、误报率低,并且缩短了训练时间和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