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地铁车辆结构关键部位螺栓连接复拧技术,依据螺栓拧紧相关理论,进行两种螺栓复拧技术试验研究。试验以地铁车辆门机构安装螺栓为对象,选用扭矩法拧紧螺栓,利用螺栓内置应变片测量螺栓内部应变,按照螺栓应变和预紧力关系计算得出螺栓预紧力。基于静态与动态两种试验工况下的结果数据,分析两种螺栓复拧技术对螺栓预紧力衰减率的影响,说明不同螺栓复拧技术的螺栓连接紧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3种由UVZ和VNIKTI工厂生产的轴重为25 t货车新型转向架动力试验的结果分析.对在直线和过渡曲线区段运行的空车转向架的蛇行问题给予了特别的注意.文章指出,UVZ工厂生产的转向架在运行速度大于100km/h时易发生激烈的蛇行现象,而与其他试验转向架相比,VNIKTI转向架具有最大的侧架力,这是由于转向架相...  相似文献   

3.
跨兴闫公路特大桥无缝线路综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兴闫公路特大桥无缝线路综合试验是秦沈客运专线跨区间无缝线路关键技术试验研究的内容之一,内容包括桥墩纵向刚度、梁体温度变化、道床纵向阻力、伸缩力、挠曲力、梁轨纵向相对位移等测试。总结了各项试验内容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采用实测参数计算了伸缩力和挠曲力的理论值。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试验经验和测试结果对于验证桥上无缝线路的理论分析模型,提高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郗宁 《铁道勘察》2013,(4):39-42
对三轴压缩试验中常用的真空缸内抽气和压力室内抽气两种抽气饱和方法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抽气过程中试样的孔隙水压、空隙气压和有效压力差异。分析得出,采用压力室内抽气饱和法时,试样将会承受一定的有效压力并发生固结,这一预先的固结过程将会对试验得到的固结不排水剪强度产生影响,使黏聚力明显增大,而摩擦角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股捻制绞线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新型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分段截面轨迹节点扫略和滚动节点梁单元映射实现单股绞线有限元拓扑模型的自动生成;通过建立辅助极坐标系和局部笛卡尔坐标系,基于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理论和绞线边丝与中心丝的几何协调分别建立拉伸和弯曲载荷作用下单股绞线边丝节点、同截面中心丝节点和相邻截面中心丝节点的位移约束方程,并将该方程推广应用至多股绞线结构;结合Timoshenko梁理论和Lagrange乘子法实现绞线结构有限元分析求解。最后,采用该方法对1个捻距长度的双股和单股绞线结构分别进行拉伸和弯曲2种载荷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并与Costello理论计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精确模拟和预测绞线的力学特性,并为接触网承力索等绞线结构的力学分析提供理论模型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安 《资厂科技》2001,(1):16-21
通过分别采用AQ364、UCONRL两种PAG类淬火介质以及0号柴油对粗铣后的280连杆进行调质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Q364对控制280连杆体的变形和开裂有显著成效,同时为解决“油淬不充分,水淬易裂”、综合机械性能又要求特别高的中碳低合金钢的调质处理又选择了一种新的淬火剂。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铸铁制动闸瓦在台架试验和现场条件下的溜放试验结果相一致的问题。溜放试验是指当被牵引的车辆达到一定的运行速度后摘钩进行闸瓦的制动试验。 作者通过试验确定,在装备了由不同生产厂家制造的①型铸铁制动闸瓦(按FOCT28186俄罗斯标准含磷量为1.0%~1.5%)的试验电气列车运行时,与完全符合实际动力因素(差值不超过10%)条件下的设计值相比,记录到制动装置的效率减小20%~40%。在此情况下,有2家生产厂家的制动闸瓦具有合格证。这意味着,至少它们此前通过了规定的台架试验(在轴负载为146kN和压紧力30kN作用下)和实验室试验(硬度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为了最终确定台架试验所需的周期,又对2家生产厂商的闸瓦进行了补充试验。 虽然正如实验室所测定的结果那样,所有选取的闸瓦试件均符合俄罗斯I'OCT28186标准所规定的硬度和化学成分的要求。但以制动距离和耐磨性为标准进行评价时,它们之间的制动效果是有明显差别的,而且制动效果(制动距离)的差别,不论是在试验台试验时,还是在走行试验(环形线试验)时都可以观察到。所以本文作者提出了关于改进所采用的试验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病害特点,采用荷载试验的方法对病害结构的使用状态进行了评定.结合病害情况和使用状态评定结果,提出了两种计算修正模型,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逐孔现浇和连接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时,应特别重视施工接缝及连接器的施工,防止运营过程中施工接缝出现开裂,并引发结构其它部位出现开裂,可为新建类似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青铜铸造(以下简称铸铜),引起的金属烟尘热,早已人所共知。然而铸铜工人中发生的铅中毒,却常易被人们忽略。为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了解铅对铸铜工人的危害,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一九七四年十月至十一月对25名铸铜工人进行了铅中毒的调查。一、生产概况及工艺过程 1.青铜配方:我厂铸铜,主要使用青铜5—5—5与青铜4—4—17两种合金制造铸  相似文献   

10.
原始的BWBN模型无法很好地描述钢筋混凝土(RC)柱在水平和竖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刚度、强度退化以及正负向滞回不对称现象,为了描述这些现象,对原始BWBN模型进行修正.结合16根定轴力柱子的滞回数据,利用改进Park-Ang损伤模型计算柱子强度退化、刚度退化与累计损伤的关系,并相应地对原始模型相关项进行了修正.此外,对变轴力柱用轴力分级插值以及正负向单独计算损伤的方式来考虑变轴力的影响.最后,利用定轴力、变轴力试验数据以及OpenSees的模拟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并计算模型识别数据与试验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均为强相关,说明模型适用性良好.改进的变轴力BWBN模型能较好地考虑轴力变化对柱子侧向滞回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拓宽混合试验应用范围以及实现变轴力柱混合试验有一定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对未来变轴力恢复模型的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接触网综合作业车的车轴与制动盘采用过盈配合连接,过盈量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制动盘压装的成功率和车辆制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两种途径,对车轴与制动盘过盈量、压装力进行校核,并通过压装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采用多组份抗磨铝合金制造单金属铸造滑动轴承以替代青铜的可能性。由于用锡、铅、铜、锌、硅、镁和钛对铝进行合金化,已经成功地制造出使摩擦表面具有高适应能力的合金。根据实验室试验的资料(它们的主要结果见本文)表明,就机械性能和摩擦学等综合性能而言,这样的合金接近于,或者超过了同时进行试验的БpO4Ц4C17青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钢铝导线在电气铁路运营实践出发,对钢铝导线磨耗面积的计算,以及磨耗后导线的弹性模量、线胀系数、直流电阻及综合拉断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便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是在两根同心放置的钢管夹层中灌筑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本文以空心率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3根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和1根矩形实心钢管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在纯弯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所有试件均表现出良好的塑性性能;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抗弯承载力较矩形实心钢管混凝土有显著的提高;同时用有限元方法对试件弯矩—跨中挠度曲线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武广客运专线红黏土的大量试验表明,剪切与三轴压缩实验测得的抗剪强度参数值不一致,而且直剪试验内摩擦角大于三轴试验,两种试验的黏聚力互有大小。基于上述实验结果,从试验方法和条件的角度分析了两种实验所得参数不一致的原因,并给出了三轴压缩试验和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建议今后在给出红黏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时应标明是由何种试验方式所测得的,并提出了红黏土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6.
1前言伴随列车的通过,钢轨接头部分发生噪声、振动,成为轨道维修上的薄弱处所。同时还影响到旅客的乘坐舒适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日本铁路公司一直推进无缝线路的铺设。对于无缝线路的管理,为了防止胀轨跑道、细轨断裂,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重新锁定及夏季的特别巡检等维修业务,把握钢轨纵向力至关重要。为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简便且准确测定钢轨纵向力的方法。现在日本铁路公司开发出了利用超声波声音弹性法则的方法与利用称为巴克好森的磁噪音等两种新的钢轨纵向力测定方法,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测定可能性的验证试验。本…  相似文献   

17.
银铜合金接触线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连续挤压工艺原理,提出“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拉拔”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新工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得出其横断面的平均晶粒度为8.62μm,在室温下的导电率为102.2%IACS、延伸率为7.78%、拉断力为47.42kN。用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晶粒细小、均匀,其导电率、延伸率、拉断力等性能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客专提速道岔电路的特点,客专提速道岔由于牵引点多、电机牵引电流大,为避免电源屏电流的峰值,采用逐台电机顺序动作。从客专道岔模拟联锁试验入手,重点论述了客专提速道岔联锁试验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作实践,主要介绍了两类适用于生产现场的常用变流器模块斩波试验方法,即持续斩波试验和电容充电斩波试验,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阐述了电容充电斩波试验中根据产品电路结构特点而采用的两电平模式和三电平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详细列举了牵引电机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及研究性试验所需进行的各试验项目,分别介绍了电阻直接消耗法和回馈法两种电机试验线路,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和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采用回馈法进行了牵引电机的换向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