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颈椎外伤伴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呼吸机支持的撤机时机、条件与方法。方法总结53例颈椎外伤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呼吸机应用和撤机经验:循序渐进地强化呼吸肌训练及撤机模式。加上充分的营养支持、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等综合治疗与护理,使患者达到完全自主呼吸并顺利撤机。结果53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使用呼吸机支持者全部安全撤机,并获得良好的长期脱机生存状态。C4及以上平面平均撤机时间61.24d,C4、5间隙平面平均撤机时间25.96d,C5、6-C6、7间隙平面平均撤机时间16.44d,各组撤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完全性颈脊髓损伤呼吸机应用可通过循序渐进的呼吸肌训练以及撤机模式,加上合理的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而顺利撤机;脊髓损伤平面越高撤机时间越长,脊髓损伤平面越低撤机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7例机械通气撤机困难原因,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撤机成功率。方法收集17例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撤机困难原因。结果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成功撤机的概率不断下降。撤机困难原因有感染因素、心理因素、营养因素以及原发病因素。结论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注意心理疏导,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和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是防止撤机困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无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理指标,撤机后24h内的血气分析值,撤机后7d内的撤机失败率及无创呼吸机带机时间。结果干预组在第1、3、5、7天实施袋鼠式护理2h时的呼吸、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撤机后24h内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及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带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高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氧合能力,改善其呼吸功能,缩短带机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患者保留气管套管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患者保留气管套管行有创-无创呼吸序贯通气,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封堵套管的护理等。结果患者总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90±7.65)d,有创通气时间为(3.40±0.23)d,撤机成功率为80.77%。序贯通气期间患者的呼吸频率维持在12~25次/min,动脉血气为pH 7.35±0.38、PaCO2(7.57±1.29)kPa、PaO2(10.64±1.26)kP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5.38%,2例撤机后再次行有创机械通气,死亡1例。结论对保留气管套管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提供正确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撤机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渐进式直立活动方案在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撤机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渐进式直立活动方案进行撤机,具体包括:第一步抬高床头、用软枕将双腿支撑1~2h;第二步做好常规护理后,吸净患者气道内痰液后做脱机训练,然后将患者身体调整成坐立姿势,双足垂于床下;第三步将患者移至床旁椅子上;依此循序渐进,直至成功撤机。结果两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使用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渐进式直立活动能显著提高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负面情绪及预后的效果。方法将60例ICU行机械通气且神志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评分)、抑郁评分(SDS评分)。统计2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在规范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对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有肯定的效果 ,但因长时间上机、呼吸机的撤离问题日益突出 ,撤机失调常造成病情反复或抢救失败。我科 2 0 0 0~ 2 0 0 3年共使用呼吸机 2 53例 ,其中 31例出现撤机失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患者中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1 2~ 86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OPD) 1 6例 ,脑血管意外 1 2例 ,有机磷中毒 3例 ,人工呼吸机使用时间最短 3天 ,最长 56天 ,死亡 1例。1 .2 撤机失败的判定 :①撤机成功标准 :停机 2 4~ 4 8h未出现呼吸窘迫 ,患者主观上舒适 ,心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断裂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气管断裂伤患者术前积极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初期加强呼吸道管理与吸痰护理,恢复期加强鼻饲护理、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结果15例患者中8例呼吸机辅助呼吸3d,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d。平均住院16.2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吻合口瘘发生,胸部X线摄片示肺扩张良好。结论对气管断裂伤患者,术前以抢救生命为主,术后应强调气道管理和肺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人工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碍 ,由于它的使用抢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尤其是严重胸部外伤的患者 ,早期使用呼吸机对抢救病人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院ICU病房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应用呼吸机患者 196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96例中男 14 8例 ,女 48例 ,其中多发性外伤 12 7例 ,单纯胸部外伤 69例。经口腔插管 191例 ,经鼻插管 5例 ,呼吸机治疗持续时间最短 3h ,最长 3 5d ,有 8例呼吸机撤离失败改为气管切开 ,其余均顺利撤机。护  理1.心理护理 :患者应用呼吸机前是一个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9例重度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加强预防护理;对术后发生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控制肺部感染;对心律失常患者加强心电监护.积极对症处理;对吻合口瘘患者加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和营养支持等。结果治愈31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8例,死亡1例;心律失常8例,均好转;吻合口瘘2例.均治愈。术后随访5年,生存率为25.0%。结论重度低肺功能食管癌手术患者需积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并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予以预防和精心护理,可使患者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