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书剑  黄宝生 《陕西中医》2021,(1):68-70,74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后口服扶正抑瘤汤对晚期前列腺癌(P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PCa患者14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对照组给予TUPKP治疗,观察组给予TUPKP+扶正抑瘤汤治疗,比较两组生存期,分析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期(TTP)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RV、PSA和CD8+水平降低,QOL评分、Qmax、CD3+、CD4+和CD4+/CD8+水平升高,且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RV、PSA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Qmax、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3%略高于对照组2.82%,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PKP联合扶正抑瘤汤在治疗PCa方面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PC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排尿情况,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宋成鑫  葛信国  储晶 《陕西中医》2020,(11):1543-1547
目的:观察养阴健脾散毒法辅助化疗干预晚期胃癌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免疫状态、血清肿瘤标记物、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替吉奥/奥沙利铂(SOX)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养阴健脾散毒法辅助化疗干预,中药连续服用3个月,化疗进行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存在更高生存优势(P<0.05);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 观察组患者与机体免疫相关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CD8+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4+/CD8+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 观察组用药在减轻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程度、改善贫血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健脾散毒法辅助化疗干预晚期胃癌更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利于减轻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高娴  李洪智  杨洁 《陕西中医》2020,(2):187-190
目的:观察滋阴润肺抗痨方中药雾化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理状态的改善效应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滋阴润肺抗痨方中药雾化治疗,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病理状态改善状况(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空洞闭合有效率)、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咳痰咯血、盗汗潮热、神疲无力、咽燥口干)、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改善状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统计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8%(χ2=3.977,P<0.05); 观察组治疗后空洞闭合有效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咳痰咯血、盗汗潮热、神疲无力、咽燥口干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中医证候量化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部分患者血常规出现异常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滋阴润肺抗痨方中药雾化能够有效调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病理状态,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滋阴益肾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对血清IL-4、IL-6、TNF-α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TP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滋阴益肾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4、IL-6、TNF-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明显升高、PAIgG表达水平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 两组治疗前IL-4、IL-6、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CD3+、CD4+、CD4+ /CD8+均升高,IL-4、IL-6、TNF-α、CD8+均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IL-4、IL-6、TNF-α、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gA和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滋阴益肾法可显著降低ITP患者血清IL-4、IL-6等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顺铂方案在中晚期宫颈癌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术后均应用多西他赛加顺铂(TP)化疗方案,观察组加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免疫功能(IgA、IgG、IgM)的变化,统计随访1年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78.05%,较对照组56.10%高(P<0.05)。观察组Ⅰ~Ⅱ级贫血17.07%、胃肠道反应12.20%、白细胞降低12.20%、脱发21.95%,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6.59%、39.02%、34.15%、43.90%)(P<0.05),其Ⅲ~Ⅳ级白细胞降低(0)、脱发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2.20%、9.76%)(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NK细胞所占比例及IgA、IgG、IgM均上升,CD8+细胞所占比例降低,CD4+/CD8+比值上升,变化幅度高于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随访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TP方案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术后有明显增效减毒效应,可优化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石龙解毒方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采用CHOP方案治疗的同时,口服石龙解毒汤辅助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因子水平,β2-MG与LDH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β2-MG与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19+ 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细胞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龙解毒方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确切,能降低血清β2-MG与LDH水平,提高化疗患者的免疫力,减毒增效。  相似文献   

7.
梁尊孝  杨佳  王振斋  张诚胜 《陕西中医》2020,(10):1478-1481
目的:探讨皮内针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癌因性疲乏的疗效。方法:选取15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内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疲乏量表(BF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患者BF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降低,而CD3+、CD4+、NK细胞水平均升高,观察组疲乏程度、过去24 h疲乏程度、最疲乏程度、情绪、正常工作评分、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及CD8+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CD3+、CD4+、NK细胞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癌因性疲乏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疲乏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董小天 《陕西中医》2020,(7):932-934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联合西药伐昔洛韦胶囊治疗复发型口唇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指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复发型口唇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盐酸伐昔洛韦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指标和复发率,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C4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疱疹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皮损的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随访8个月,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补体C3、C4水平均升高,研究组补体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其中CD3+、CD4+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降低; 研究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胶囊联合扶正解毒汤治疗复发型口唇疱疹可缩短病程时间,降低口唇疱疹的复发率,改善补体水平,有效调节细胞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以2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120例,给予甘草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后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免疫功能[自然杀伤T细胞(NKT)及T 细胞亚群CD3+ 、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8.33%与8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溃疡色淡红、隐痛、反复发作、口苦口渴、胃脘堵闷、食则腹胀、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GF、TNF-α、IL-6、IL-8、IL-10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KT、CD3+ 、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NKT、CD3+ 、CD4+、CD8+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可有效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溃疡疼痛缓解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张太君  黎颖  丁伟森  熊维建  钟锦  骆言 《陕西中医》2020,(12):1751-1754
目的:探讨五色培元固本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血透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血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五色培元固本膏,连续治疗3个月; 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三组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CD4+、CD4+/CD8+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CD8+和sIL-2表达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CD4+、CD4+/CD8+、I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8+和sIL-2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相较正常组CD4+T淋巴细胞、CD4+/CD8+、IL-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sIL-2表达水平升高。结论:五色培元固本膏调节T淋巴细胞和IL-2表达改善MHD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人参养荣汤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铁调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人参养荣汤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调素、血清铁、铁蛋白、FDP和CD4+、CD8+、CD4+/CD8+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Hb、HCT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铁调素水平均降低,血清铁和铁蛋白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FDP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FDP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CD8+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加味人参养荣汤可调节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铁调素和FDP水平,改善贫血状态,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马文明  耿伟  吴红胜 《陕西中医》2020,(10):1379-1381
目的:观察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确诊后均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用升麻汤,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评分(发热、胸痛、咳嗽气喘、舌脉)、炎症指标(IL-6、IL-10、TNF-α、CRP)、免疫功能(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联合组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气喘、舌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IL-6、IL-10、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CD4+、CD4+/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1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升麻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均良好,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八珍散加减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八珍散,并根据症候加减),每组均为44例。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评分、胃肠功能水平、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短(P<0.05)。手术前1 d,两组的GSRS评分、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杀伤性T淋巴细胞(CD8+)、免疫蛋白A(IgA)、免疫蛋白M(IgM)、免疫蛋白G(IgG)、补体3(C3)、补体4(C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0 d,两组的GSRS评分、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CD3+、CD4+、CD8+均比手术前1 d低(P<0.05),两组的IgA、IgM、IgG、C3、C4均比手术前1 d高(P<0.05),且观察组的GSR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CD3+、CD4+、CD8+水平、IgA、IgM、IgG、C3、C4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55%与18.18%,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八珍散加减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减轻手术对机体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以及胃肠功能影响,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子方对大肠腺瘤内镜治疗患者术后疗效、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大肠腺瘤内镜治疗患者合计67例(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子方模拟剂组(33例)与三子方组(34例),三子方组患者内镜治疗后给予三子方治疗,三子方模拟剂组患者内镜治疗后给予其模拟剂,均治疗12周。数据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腹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稀溏、食少等)变化、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CD4+、CD8+等免疫指标变化、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率,随访1年,比较各组复发率及癌变率。结果 三子方组治疗总有效率比三子方模拟剂组高[94.12%(32/34) vs 75.76%(25/33)](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腹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稀溏、食少等)、CD4+、CD8+等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止痛益气汤联合腹腔化疗治疗HBeAg阳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腹腔化疗治疗,观察组联合止痛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肝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及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益气汤联合腹腔化疗治疗HBeAg阳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肝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吉非替尼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以及患者实际情况按照1:1原则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均为58例,单一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不良反应以及远期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高于单一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痰中带血、疲惫乏力、咳嗽、气短、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胸痛以及咯痰等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患者上述中医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联合组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CD8+指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 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与18.97%,P>0.05); 联合组以及单一组患者半年复发率以及存活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45%与10.34%,100%与93.10%; P>0.05),联合组患者1年复发率以及存活率显著优于单一组(13.79%与31.03%,96.55%与81.03%; 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辅助吉非替尼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未增加患者治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耳穴贴压对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耳穴贴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疲劳症状、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皮质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3%,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FS、CD8+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水平更大; 治疗后两组QLQ-C30、CD3+、CD4+及Cor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1.80±0.62)个月,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4.47±0.6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耳穴贴压可提高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疲劳症状、免疫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及皮质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于强化期静脉滴注,继续期改为黄芪颗粒口服。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 比较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 血清中细胞因子IL-6、TNF-α、MCP-1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CD3+、 CD4+和CD4+/CD8+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 两组治疗后CD8+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细胞因子IL-6、TNF-α及MCP-1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炎症损伤状态; 降低IL-6水平,抑制Th1/Th2漂移,促进Th1/Th2平衡,从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婷婷  张艺  樊展  胡晔  武彩花 《陕西中医》2020,(11):1665-1668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配84例MG病例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各42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泼尼松片中剂量冲击,小剂量隔日维持治疗,针药组基于以上用药基础给予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流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针药组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 针药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低于西药组(P<0.05); 治疗后,两组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显著提高(P<0.05),两组T淋巴细胞中CD3+、CD4+亚群所占比和CD8+、CD4+比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slL-6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指标针药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能缓解MG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其颈部血管循环,纠正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俞慧  杨挺  黄伟 《陕西中医》2020,(10):1418-1421
目的:探讨大黄承气汤联合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联合大黄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比对照组的74.00%更高(P<0.05); 观察组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治疗后,两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均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CD3+、CD8+、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死亡率20.00%相比,观察组6.00%明显更低(P<0.05)。结论:大黄承气汤联合保留灌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显,可帮助患者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免疫功能改善,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