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电厂自动化》2007,(2):77-77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获悉,三峡右岸电站首台机组已进入有水调试阶段,待所有调试项目完成后,编号为22号的右岸首台机组将于5月底6月初正式并网发电。  相似文献   

2.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A02):32-32
11月2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三峡左岸电站于2001年11月正式开始安装与调试工作,2003年7月10日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2005年9月左岸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至此,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2007年,三峡电厂工作重心延续到右岸电站,5月10日,右岸首台机组22号机进入充水调试阶段,6月11日,22号机正式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4):90-90
6月6日,三峡电站首台国产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并顺利通过无水调试。首台国产化水轮发电机组是位于三峡右岸的26号机组,由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安装。该机组是我国在引进消化国外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的首台70万kW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自主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4.
7月2日上午,三峡右岸电站16号机组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11时49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三峡右岸电站投产运行的第10台机组。16号机组由东方电机公司生产制造,葛洲坝集团机电安装公司负责安装调试。该机组于6月20日充水启动,开始有水调试;6月27日开始72 h试运行,6月30日上午试运行结束。此前,三峡右岸电站19号机组于6月18日结束72 h试运行,6月30日正式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这样,三峡电厂在一月之内接管了2台70万kW机组。三峡右岸电站共有12台70万kW机组,目前已投产10台,剩余的15号机组、23号机组均在安装过程中。15号机组由东方电机公司生产,23号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厂生产,2台机组均由葛洲坝集团机电安装公司安装。截至目前,三峡电站共投产24台70万kW机组,加上电源电站2台5万kW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 690万kW。(摘自http://www.ctgpc.com.cn网)三峡右岸电站16号机组投产  相似文献   

5.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3):41-41
2007年5月9日下午,在三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会议室召开了“三峡工程右岸电站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右岸电站首台22#机组的启动试运行计划及准备工作。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启委会主任李永安,副总经理杨清,长江委副主任、长江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长江勘测设计研究院、水电四局、水电八局、三峡发展机组安装监理部和三峡电厂分别就右岸电站的设计工作、22#机组的安装工程、公用系统设备的安装工程、22#机组和公用系统设备安装工程监理工作、右二GIS设备带电调试情况以及运行准备工作进行了汇报。  相似文献   

6.
《水电厂自动化》2007,(3):63-63
2007年6月11日上午9时27分,三峡右岸电站2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三峡右岸电站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中第一台投入商业运行的机组,22号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三峡右岸电站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由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提供的700MW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在8日结束的72小时试运行和11日以来一周的运行中,稳定可靠,为22号机组投运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三峡右岸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具有管道直径大、供水流量大、设备先进及供水质量要求高、末端用户多等特点。三峡右岸首台发电机组(22号机组)蜗壳充水前,采用临时供水方式进行技术供水系统的有水调试,确保了右岸电站首台机组的提前发电。文章根据三峡右岸电站22号机组技术供水系统调试,介绍了该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组成、特点和调试工艺。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三峡右岸电站首台机组将启动试运行2007年5月9日下午,在三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会议室召开了“三峡工程右岸电站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右岸电站首台22#机组的启动试运行计划及准备工作。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启委会主任李永安,副总经理杨清,长江委副主任、长江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长江勘测设计研究院、水电四局、水电八局、三峡发展机组安装监理部和三峡电厂分别就右岸电站的设计工作、22#机组的安装工程、公用系统设备的安装工程、22#机组和公用系统设备安装工程监理工作、右二GIS设备带电调试情况以及…  相似文献   

9.
三峡地下电站主厂房混凝土施工已全部完成,三峡地下电站建设已全面转入发电机组安装阶段。 三峡地下电站设计安装6台70万kW机组,计划将于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2台机组的安装调试及投产。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全部6台机组安装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32号、31号和30号机组定子机座整体吊入机坑。目前,地下电站机组安装进展顺利,2011年上半年计划两台机组完成转子吊装,为2011年汛前投产发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三峡看台     
《中国三峡建设》2005,(6):114-115
三峡电站首台国产化机组“首稳百日”;三峡右岸首台机组蜗壳开始浇筑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2008年4月11日,三峡右岸电站24号机组充水启动一次成功,标志着三峡水电站2008年首台70万kW巨型发电机组投产发电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0日,由葛洲坝集团机电公司承担安装任务的龙滩水电站7号机组顺利通过72 h试运行。机电公司在龙滩水电站“一年三投”发电目标圆满完成。机电公司于2005年元月开始龙滩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三年来,项目部科学组织,顽强拼搏,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技术创新,机组安装1台比1台快,创造了机电设备安装的“龙滩速度”:7号机组从转子吊装到充水调试仅用了20 d;6号机组72 h试运行结束第2 d,7号机组成功充水;在13 d内,相继完成了2台超大型机组的投产发电。龙滩水电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和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之一。电站一期共装7台70万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其中5、6、7号机组为我国首批自行设计的空冷式机组,全部由葛洲坝人安装。为顺利完成机电公司提出的2008年“一年三投”目标,龙滩项目部在所承担的3台国产化机组安装中,采取平行流水作业,2007年6月5日开始5号机组定子机座组装,今年6月26日实现首台机组转子吊装,8月20日首台机组完成72 h试运行。在12月7日到12月20日的13 d时间里,6、7号分别比合同工期提前70 d、269 d完成试运行,至此,龙滩水电站7台70万kW机组...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24日零时,三峡工程地下电站首台机组(32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三峡地下电站是三峡工程后续项目,将安装6台单机容量700MW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地下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后,三峡总装机容量将增加4.2GW,相当于在不修建新大坝的前提下再造了1.5个葛洲坝发电站。所发电量主送华东电网。  相似文献   

14.
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地下主厂房1号机组土建工程提前3个月正式向机电安装交面,世界首台单机额定容量最大、拥有完全国有知识产权的水轮发电机组由此在向家坝水电站进入正式安装阶段,这为确保向家坝2012年10月首台机组顺利发电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坝与安全》2007,(6):8-8
三峡工程右岸电站21号、25号机组日前通过中国三峡总公司组织的启动验收。至此,三峡右岸电站5台已投产机组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水力发电》2012,(5):113-113
5月31日,向家坝电站左岸坝后厂房首台机组——1号(原8号)机实现土建施工机电安装第二次交面,标志着向家坝左岸电站首台机组本体安装拉开序幕。向家坝水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640万千瓦,左岸坝后厂房和左岸地下厂房各安装4台水轮发电机组,其单机容量80万千瓦,为世界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2011年1月24日,右岸厂房的首台机组开始安装,1号机为左岸计划最先投产发电的机组。  相似文献   

17.
《大坝与安全》2011,(2):23-23
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4月27日,溪洛渡水电站右岸10号机组转子中心体安全运输至右岸地下厂房转子组装工位,标志着溪洛渡水电站首台机组本体安装正式启动。 10号机组转子中心体最大直径为3.96m,高2.995m,重量88t。转子由转子中心体、支架、磁轭等组成,总体重量约1 574t。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水力发电》2008,24(4):89-89
7月2日,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6号机组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三峡右岸电站投产运行的第10台机组。  相似文献   

19.
《水力发电》2006,32(3):90-92
三峡右岸电站12台机组安装合同签订;三板溪水电站工程导流洞和面板坝快速施工创佳绩;公伯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光照水电站大坝首仓碾压混凝土开始浇筑;西溪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水力发电》2013,(6):40-40
自2013年7月15日溪洛渡水电站右岸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后,第2、第3台机组相继于7月24日、8月23日投入运行,第4台机组又于9月22日正式并网发电。至此,在3个月时间里,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实现了首批4台770MW机组投产,装机容量达到3080MW,截至目前已发电15.8×10^8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