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蓓  李学武  郭宁 《电子科技》2003,(17):46-48
为了在复杂的电磁传播环境中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智能天线技术成为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波束形成是智能天线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着重分析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应用,并讨论了目前波束形成技术中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天线是在软件无线电基础上提出的天线设计概念,是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与软件无线电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天线基本组成,讨论了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的分类,以及工程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形成定向波束的智能天线,引起了无线通信工种技术人员的极大重视。作者在文中详细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实现方法和应用前景。还以波束切换型智能天线为例,阐述了它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智能天线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小因频率复用造成的共信道干扰(C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增大系统容量、减小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增加发射效率、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阵列天线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关于接收数字多波束形成处理技术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导较多,而对于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报导较少。文中主要讨论了两种发射数字多波束的形成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此方法对蜂窝定位,空分多址系统的实现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典型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归纳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的主要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实现中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多用户波束优化设计在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梁  殷勤业 《通信学报》1998,19(6):13-19
本文讨论了智能天线系统中的下行波束形成问题。智能天线可以通过阵列天线技术在同一信道中利用多个波束同时给多个用户发送不同的信号,以提高通信容量和质量。本文提出了蜂窝小区移动通信体制下波束形成的约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利用Chebyshev线阵实现多波束优化设计。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与目前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空间分辨力高、计算量小、稳健性好等优点,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张蓓  李学武  郭宁 《电子科技》2003,(15):43-45
为了在复杂的电磁传播环境中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智能天线技术成为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波束形成是智能天线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着重分析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应用,并讨论了目前波束形成技术中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根据GSM系统的实际应用,对多波束智能天线在现有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性能改善及其融合方案进行了研究论证,建立了多波束智能天线GSM系统融合方案模型,为多波束智能天线与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站智能天线多波束合成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字波束形成的技术,给出了基站智能天线多波束合成的有效算法。对圆环阵分布的基站天线多波束方向图进行了综合,得到了空间隔离度很好的多个波束,并将副瓣控制在30dB以下,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可用于任意单元构成的不均匀阵列天线,还可用于波束展宽及扇形波束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波束形成算法在智能天线中的应用,包括直接加权波束形成算法、旁瓣抑制波束形成算法和零点抑制波束形成算法。在研究各种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仿真结果,并对比了每一种算法。详细分析了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为波束形成算法在智能天线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1 智能天线定义和技术特点智能天线原名自适应天线阵列(AAA,Adaptive An-tenna Array)。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声纳、抗干扰通信、定位、军事方面等,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智能天线是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以此代替模拟电路形成天线波束,从而提高了天线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程度,智能天线技术因此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应用。智能天线分为两大类:多波束智能天线与自适应阵智能天线,简称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阵天线。多波束天线利用多个并行波束覆盖整个用户区,每个波束的指向是固定的,波束宽度也随阵元数目的确定而确定…  相似文献   

12.
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介绍波束形成的原理和分类,详细分析波束形成的具体实现结构,并讨论目前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中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宏瑞  惠晓威  姜仑 《通信技术》2009,42(5):265-268
对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智能天线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阐述了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列举了智能天线技术采用的波束优化滤波算法和用来定位及波束形成的DOA算法,并重点说明了现今智能天线技术采用较多的几种自适应算法;同时,还叙述了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张长青 《移动通信》2012,36(24):49-54
文章从技术层面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基础技术、波束赋形技术和自适应算法,介绍了TD-LTE中智能天线的单流波束赋形、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及相关算法,分析了智能天线在TD-LTE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简述了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TD-SCDMA系统中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束形成算法是智能天线的核心和理论基础,TD-SCDMA系统中应用的智能天线技术与传统的切换波束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自适应的根据用户的方位调整波束方向,将主波束对准来波方向(DOA),而将旁瓣和零陷对准干扰.文中先阐述了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介绍了Capon算法和MUSIC算法以及它们在智能天线波束形成中的应用,进而用Matlab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且讨论了相关参数设置对于算法性能的分析.文章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平台,对于今后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领域的核心技术,利用各种波束形成算法,根据空域信息来产生空间定向波束,将波束的主瓣对准期望的来波方向。DBF技术(数字波束形成)是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及其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7.
吴永波 《通讯世界》2017,(13):266-267
在智能天线的发展当中,软件无线电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智能天线主要是通过天线的阵波束成形技术,呈现出能够定向追踪的无线信号,是当前无线电追踪技术和数字多波束技术融合形成的.软件无线电给智能天线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方向,智能天线同样促进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述了智能天线的概念、原理和分类,包括预多波束和自适应波束两种智能天线的原理和算法,论述了智能天线技术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能天线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形成定向波束,可以高效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实现智能天线可以采用组件空间处理方式和波束空间处理方式。分析了在时分多址方式下的智能天线系统结构;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全球移动通信发展出发,介绍了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形成,从波束形成的术语源头讲解其原理,分析其优点。分别从灵活性、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方式和不同的应用场合对波束形成技术进行分类,并简短分析了数字波束形成的三大最佳权值准则,介绍了最常用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最后简单讨论了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