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介绍了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城郊型生态景观小流域治理模式等3种小流域治理模式。提出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应结合本地区小流域治理的实践经验,合理地运用各种模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和方法,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良好综合治理效益为目的,经过五年多努力,建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系和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并建成了宁夏西吉县黄家二贫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研究表明,该地区2000年在温饱水平下流域人口承载力为128个/km2.小流域治理效果显著,粮食单产比治理前增加4.5倍,人均收入增加2.5倍,林草覆盖面积由1.7%提高到61%,土壤流失量减少95%.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既能提示综合防护效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对金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的调查,总结出小流域治理的成效,提出了发展小流域经济的途径,方法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林业简讯     
喀喇沁旗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鉴定赤峰市喀喇沁旗狮子沟,通太沟,樱桃沟(以下简称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鉴定会于1986年9月14~16日在喀喇沁旗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委、农委、水利局和赤峰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中科院综考会、水利电力部、北京林业大学及各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教授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市北安苗圃王和栋同志在“天保工程”的实践中,勇于开拓,大胆进取,在退耕还林、城市绿化方方面面业绩骄人。 王和栋个人投入巨资130万元,在2001~2002年2年中,小流域综合治理900亩,建育苗基地100亩,1985~1992年被牡丹江市政府连续8年评为育苗排头第1名的荣誉称号,1985~2002年共计总育苗数量达2550万株优质树苗。 1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生态建设为主体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号召,2001~2002年王和栋个人投资50万元,搞小流域综合治理900亩,种树200余万株,地被植物、鸢尾、射…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治理在我盟尚属首次,文章通过对清河流域通辽市余粮堡镇段,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调查结果,分析论证了小流域治理方案及有关技术措施,为今后小流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漠化综合治理借鉴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小流域作为基本治理单元.讨论了应用ArcGIS软件,基于ASTER DEM进行小流域提取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小流域提取结果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对提取的小流域的精度及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ASTER GDEM提取小流域的精度可达1:50 000的精度.利用ASTERGDEM自动划分小流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林业近讯     
林西县综合治理小流域成绩显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西县综合治理小流域五十二万三千六百亩,相当于全县三十年总治理面积的66.2%。近几年来,林西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对全县自然特点的分析,调整了农牧林生产结构,开展综合治理小流域,控制水土流失。到1 9 84年末,全县治理小流域面积达七十九万一千亩。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七十三万九千一百亩,修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志义 《沙棘》1994,7(2):10-13,23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山区治理开发的基本道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林业始终是主导的关键措施。沙棘为广生态幅植物,沙棘资源建设已经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沙棘已成为生产中受欢迎的主要造林树种。沙棘资源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结合,才能确保沙棘永续不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杖子村小流域治理四十载本刊记者程月华敖汉旗的造林治沙工作,北部地区以治沙为重点,南部地区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在南部广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诸多乡村中,刘杖子村堪称佼佼者。这个昔日天旱土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村,经过整整40年不懈的治理,终于变成了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湖北省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理论与实践,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4个方面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湖北省应在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信息论、控制论指导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人地矛盾、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9年4月22日至5月2日。国家林业局小流域综合治理专家组一行4人应邀对伊朗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短暂考察。现将这次考察的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伊朗的自然地理概况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土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近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小流域治理效果及在山区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对朝阳县肖三家小流域治理效益进行了浅析。调查得知,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达88.4%,自1982年开始进行了综合治理,采取鱼鳞坑,竹节壕,土、石谷坊等治理措施,营造水保林、经济林及草类,使工程和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治理后平均草灌植物的生长密度已达500~700株/m~2,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1.65%,综合治理区比单纯工程区蓄水截留效益高30~50%,粮食产量平均提高79%,1988年人均收入是1982年的273%。实践证明,丘陵山区开展小流域治理是改变山区生态环境、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4.
南平西洋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山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迫使人类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山区可持续发展包含山区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3个维度。本文以南平西洋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前后生态、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指标的分析,论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太行山区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划分河北省太行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类型区的基础上.依据各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选择典型小流域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类型区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的组成和各类型区小流域的治理特色.最后对各类型区典型小流域的投资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了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小流域治理在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上起到的作用,指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发展经济型与改善环境型2种有机结构模式,最后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了富平县赵老峪上游小流域2008—2010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可为土地资源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小气候变化特征。随着小流域内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小流域内最高气温约降低了1~4℃,尤其以夏、秋季更为突出,约降低了3~4℃;最低气温提高了1~2℃,夏季较其它季节更为显著一些;森林不能降低小流域的日平均气温,但能略微增加秋冬季的平均气温0.1~0.5℃;平均地面温度降低了0.9~1.3℃,秋冬季的地面平均温度略微增加0.1~0.5℃;年降水量增加了77~115mm;年蒸发量降低105~175mm。小流域小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气候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再认识──谈简阳清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的管理技术费世民,周继君(四川省林科院防护林室)周家兵(四川省简阳县林业局)前言本文试图从管理角度对流域综合治理进行再认识,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使流域治理进入新阶段──管理阶段,从而有力地促...  相似文献   

20.
程静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55-58
分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方法及其优化配置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以治理源头和上游为主 ,进行治理施工要自上而下 ,用多种生物谷坊坝群多层阻截 ,以减缓径流 ,让植被进一步恢复 ,治理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