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十堰城区四害 (鼠 ,蚊、蝇、蟑螂 )密度、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 ,为除四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依照全省规定的方案分别定期用鼠夹、吸蚊管 ,诱蝇笼、粘蟑盒进行监测 ,鉴别种群并分析全年消长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方法与步骤1.1 监测地点 城区按东、西、南、北、中各设 1个鼠、蚊、蟑螂密度监测点 ,蝇密度监测在城区的 ,城、乡各设 1个监测点。1.2 监测频率 蚊、蝇、蟑螂密度 4~ 11月每月监测 1次 ,鼠密度 1~ 12月每月监测 1次。1.3 监测方法1.3.1 鼠密度监测用夹夜法 ,晚放晨收。捕捉的老鼠需鉴定鼠种 …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东营市城区老鼠、蟑螂、苍蝇、蚊虫(“四害”)密度康 ,2 0 0 2年在市区内开展了“四害”密度监测工作。1 材料与方法按照“山东省四害密度检测方案”要求 ,由从事消杀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监测工作。1 1 鼠类监测 在东营市城区 ,按东、西、南、北、中选点 ,在农贸市场、学校、医院、城内绿化带、汽车站每月检测 1次 ,使用中型铁板夹 ,以生花生米为诱饵。鼠密度 (% ) =(捕鼠数 /布夹数 )× 10 0。1 2 蟑螂监测  4~ 11月在东营市城区东、西、南、北、中各设 1处监测点 ,每点监测居民 10户、饮食户 5户、宾馆 2户 ,每月 1次 ,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区"四害"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媒介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监测方法及要求进行监测。结果2003-2005年共布放蝇笼315个,捕获蝇类52 658只,平均蝇密度指数为167.2只/笼。调查人房216间,捕蚊99只,平均密度指数为1.83只/人工小时;调查畜房216间,捕蚊106只,平均密度指数为1.96只/人工小时。共布放粘蟑盒1400个,捕获蜚蠊323只,平均密度指数为0.23只/盒。共布放鼠夹22 400夹次,有效夹21 449夹次,捕鼠80只,鼠密度为0.37%。结论掌握了洛阳市城区"四害"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辽宁省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21年辽宁省共布放鼠夹有效夹74 294夹次,共捕获鼠类549只,全省鼠密度为0.74%,农村鼠密度(1.01%)大于城市鼠密度(0.45%)。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构成比为65.94%,其次为黑线姬鼠(18.76%)和小家鼠(14.57%)。总体鼠密度和城市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曲线,密度高峰分布在9月(0.92%)和7月(0.66%),而农村鼠密度在9月(1.21%)达到全年最高。不同生境季节消长中居民区呈单峰型曲线,而重点行业呈双峰曲线。重要鼠种鼠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均呈单峰型曲线。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鼠种、生境和密度高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以期达到有效控制鼠传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景德镇城区3年来鼠情监测结果,分析家栖鼠的群落结构特征,为城市鼠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晚放晨收,每月监测1次。对2009-2011年景德镇鼠情监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数据显示3年间共捕鼠4种273只。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59.34%,小家鼠和黄胸鼠分别占37.36%和2.93%。全年季节消长的平均数据显示,3年内总鼠密度在6、8月呈现两个双高峰,平均每月捕鼠数量达到9.67只,而1、2、11和12月这4个月份捕获鼠数量明显少于其他月份。结论景德镇市区与农村家栖鼠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要防治对象,同时夏季灭鼠工作也应该考虑到。  相似文献   

6.
南安是历史上鼠疫的重疫区,被列为全国20个重点鼠疫监测点之一。1996年我们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选择近年发生自毙鼠的李东村为固定监测点,毗邻10公里范围内为流动点合计2个镇,4个村,2个街道,监测面1300公顷。全年按月系统地开展以疫源检索和民情监测为重点及面上的综合防治。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动物打主监司共查家野栖鼠形动物5种,即责胸鼠、用家既、家小鼠、黄毛鼠和食虫目的臭明目。1.家栖鼠密度测定:每月中旬在监测村选择有代表性的民房100间,每间布放1夹以油饼为诱饵,合计300夹次。1~12月共布放鼠夹3600夹次,夹中鼠类2…  相似文献   

7.
本市是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病区之一。为查明该病宿主动物分布、密度及带病毒情况,1996年4~9月先后两次在龙潭乡吕家湾村进行了监测。1材料与方法1.1鼠密度与鼠种调查采用夹夜法,花生米为诱饵.在室内、室外同时布放,记录捕鼠数并计算密度。1.2鼠肺、血采集对捕获鼠鉴定种类、编号、分辨雌雄、称量体重,无菌剖取肺组织,-20℃保存待检;同时用滤纸片采集鼠血,4℃冷藏保存待检。1.3检验方法鼠肺、血标本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FRS抗原与抗体,凡显示荧光者判为阳性。2结果与分析2.1鼠种及密度两次监测共布夹1185夹次…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昌平区鼠密度变化情况,为科学灭鼠提供依据,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于2002-2006年连续对辖区内的居民住宅及周围环境的鼠密度进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中型铁板夹,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诱饵为油饼,市售。1.2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在昌平区1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37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12个村(居委会)作为监测点,每月监测1个。室内每15m2布放1夹,室外每5m布放1夹,间距20~25m,晚布晨收,连布3d。每次不少于300夹次。2结果与讨论2.1鼠密度及鼠种组成2002-2006年共捕鼠204只…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是甘肃省最早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监测与防制 ,现疫情已趋于平稳。为贯彻《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 ( 2 0 0 2~ 2 0 0 5 )》 ,进一步加强HFRS防制工作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0 0 2年我市对两个疫区进行了鼠间疫情监测。1 宿主动物监测 对北道区和清水县两个疫区进行鼠种构成、种群分布、密度和带病毒状况的监测。在清水县的百家乡、草川乡共布放 115 0夹次 ,捕鼠 4种 41只 ,鼠密度为 3 .5 7% ;其中居民区布夹 60 0夹次 ,捕鼠 2 5只 ,密度为 4.17% ,优势鼠种为褐家鼠 ,占室内构成的 5 2 .0 0 %…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成都市温江区四害密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有效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相关病媒生物性疾病传播,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按照《四川省四害密度监测方案和计划》要求,我们于2004年4-12月在成都市温江区设立了“四害”密度监测点并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监测方法1.1鼠密度监测在温江区范围内选择社区、餐馆、粮食  相似文献   

11.
四害密度监测不仅可为除四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也是衡量城市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全爱卫办发 (1991)109号文件要求,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3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至今,已连续进行了近10年,监测所得数据资料为创卫和除害防病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监测中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探讨如下. 1 四害密度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四害密度监测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未给予充分的重视蚊、蝇、蜚蠊和鼠的危害,人所共知,它们不仅传播多种疾病,而且骚扰人群,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而,四害密度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卫生状况,而且体现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四害密度监测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及时准确地反映四害密度的高低变化,为除害防病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四害密度监测工作连续开展近10年来,为创建卫生城市和预防虫媒鼠传疾病的发生所做的贡献,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许多疑难杂症相继被攻克,于是卫生事业中,人们逐渐产生了"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观念.作为疾病预测预报一部分的四害密度监测工作,也难逃其不被重视的厄运.由于对四害密度监测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人提出停止四害密度监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辽阳市鼠类种群结构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鼠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暮放晨收,每月监测一次。对2008-2012年辽阳市鼠情监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捕获鼠类5种790只,褐家鼠占85.95%,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占10.25%、2.78%,为常见鼠种;其他鼠种占1.02%,为稀有鼠种。密度在3-4月份和9-10月份呈现2次小高峰。结论辽阳市鼠种以褐家鼠为主,全年有2次高峰期,可根据鼠类活动及消长规律开展灭鼠工作,同时加强鼠带毒率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鼠类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鼠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性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浙江省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每月1次,每个监测点分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3个监测类型。结果 2010年浙江省主要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次为小家鼠和黄胸鼠。全省平均鼠形动物密度为0.97只/100夹,农村自然村鼠形动物密度相对较高,平均为1.23只/100夹。杭州、海盐地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衢州地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鼠类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江山市监测点鼠密度最高。结论浙江省存在多种媒介鼠,建议加强鼠类综合监测,降低鼠密度,控制鼠传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上海市华亭农村鼠密度和种类,为今后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方法采用GB/T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夹夜法。结果 2013年上海市华亭农村鼠密度监测共布夹21 000个,其中,有效夹数为20 731个,捕获鼠252只,分别是小家鼠178只,占70.63%;褐家鼠45只,占17.86%;黄胸鼠29只,占11.51%。结论华亭农村鼠密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一年中只有在春、秋季突击灭鼠后的5月、6月及10月份鼠密度才低于国家卫生城镇1%的标准,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沧州市于 1986年发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人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疫情逐渐上升 ,1998年以来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水平。为了解我市HFRS宿主动物感染情况 ,于1998~ 2 0 0 2年对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1 监测内容及方法 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要求 ,每年选 4个县为监测点 ,在春秋季节对鼠密度、鼠种构成、鼠带病毒率进行监测 ,每个监测点每次室内布夹不少于 10 0夹次 ,野外不少于 3 0 0夹次 ,同时收集其他方法捕获的老鼠 ,剖取鼠肺 ,用荧光免疫法查HFRS抗原。2 结果与讨论 2 .1 鼠密度及鼠种构成  1998~ 2 0…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有效地做好鼠类监测与控制,防止鼠传疾病在港口地区播散危害群众生命健康。方法选取港区3个监测地点,采用ELTON夹夜法。室内采用粉迹法。共布防鼠夹10800夹次,捕获鼠类78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属3种,褐家鼠为优势鼠种。10月到次年4月为密度高峰。室外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室内较室外密度稍高。结论京唐港口岸本地属种基本明确,室内外鼠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滁州市鼠类密度、种群构成及其季节消长趋势,为制定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6年,选取滁州市居民区、餐饮业和农村3种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采用夹夜法,全年每月监测1次,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滁州市共布放有效夹41 383只,捕获鼠类404只,平均鼠密度为0.98%,以2012年鼠密度最高(1.08%),2015年最低(0.86%);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获总数的56.93%;不同生境鼠密度依次为农村自然村(2.58%)城镇居民区(0.19%)餐饮业(0.15%);6年的月平均鼠密度最高峰在8月(1.63%),次高峰在3月(1.37%)。结论 2011—2016年滁州市鼠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当前鼠类防治工作的重点仍是农村,不同生境的鼠种构成和季节消长趋势不同,开展灭鼠活动时应要根据监测结果采取不同的灭鼠措施,从而达到控制鼠传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宁省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订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城镇设置居民区和特殊行业2种类型监测点,农村设置村内和村外2种类型监测点,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09-2013年辽宁全省共布放鼠夹506 806夹次,有效夹485 792夹次,捕获鼠类7548只,平均鼠密度为1.55%,农村(2.25%)远高于城市(0.93%),自然村(2.25%)>特殊行业(1.09%)>居民区(0.78%);总体鼠密度、各年间鼠密度和不同生境鼠密度季节消长均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在4-5月和9-10月出现2个密度高峰;褐家鼠为辽宁省优势鼠种。结论 2009-2013年鼠密度呈小幅升高趋势,鼠密度季节消长均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农村鼠密度应重点防控。鼠类防控应根据其季节消长特点,在2个密度高峰期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鼠密度,达到控制鼠传疾病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气温17.3℃,年平均降雨量1720mm,是江西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和旅游城市。为了解宜春市中心城区鼠、蚊、蝇、蟑螂四害种群分布特点和季节消长情况,更好地控制其孳生和繁殖,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防止相关疾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全国疾病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和《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我们于2005~2007年在该市开展了“四害”密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地处滇东高原的麒麟区、沾益县,气候温和、湿润,作物一年两熟,为鼠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月平均鼠密度为5.03%,农田常年发生鼠害的有60万亩次。为此,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三宝镇兴龙办事处农田设立固定鼠情监测点,对鼠类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动态研究。1 方法 采用中型铁夹,用曲线布夹法,1夹/5m,诱饵为新鲜花生米,每月上旬调查1次,每次布夹300夹次,晚放晨收,记录捕鼠数,分类鉴定。2 结果2.1 鼠种组成 5年中共布夹16117夹次,捕鼠8种805只,包括大足鼠、黄胸鼠、卡氏小鼠、齐氏姬鼠、大绒鼠、褐家鼠、巢鼠、小家鼠,前3种所占比例较大。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