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治疗中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测量了65例用胺碘酮转复与维持治疗房颤患者的QT间期与QT离散度。结果胺碘酮明显延长QT间期并使QTD增大。结论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治疗中不仅延缓心肌复极,且使复极离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非快室率房颤42例,观察其复律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比较用药前后QT间期及QT离散度变化。结果32例复律成功,QT间期有不同程度延长,治疗前后分别为(405.6士20.1)ms与(446.3±19.5)ms(P<0.05),但QT离散度变化不明显或反而降低,治疗前后分别为(47.8±22.3)ms与(40.5±18.7)ms.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非快室率房颤复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房颤)中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测量了48例用胺碘酮转复与维持治疗房颤患者的QT问期与QT离散度,并与21例阵发性房颤和4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T离散度无差异(QT:405±44vs397±30,QTc:448±47vs424±26,QTD:29±17vs27±16,QTcD:28±19vs26±18,p>0.05),但与前两对照组比,胺碘酮明显延长QT间期并使QTD增大(QT:465±53vs405±44or397±30,QTc:499±54vs448±47or424±26,QTD:47±20vs29±17or27±16,QTcD:49±21vs28±19or26±18,P>0.01)。结论胺碘酮不仅延缓心肌复极,且使复极离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治疗前后 QT离散度的变化。 方法 观察 2 2例室性早搏经胺碘酮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 ,分析其疗效及 QT、QTc、QT离散度 (QTd、QTcd)的变化。 结果 胺碘酮对室性早搏抑制 75 %以上的有效率为 6 3.6 %。治疗后 QT和 QTc分别由396 .4± 2 4.7ms和 42 2 .7± 2 9.6ms延长为 42 7.8± 2 9.6ms和 44 8.5± 31.3ms(P <0 .0 5 ) ,QTd和QTcd由6 6 .4± 16 .2ms和 6 8.9± 2 9.6ms下降为 37.8± 9.8ms和 39.2± 16 .5ms(P <0 .0 1)。结论 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好 ,室性早搏治疗后QT间期延长 ,QTd和QTcd减小 ,因而致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静脉胺碘酮和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②方法 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采用胺碘酮静脉推注 ,复律成功即停止 ;普罗帕酮组一次顿服负荷量 450mg。③结果 胺碘酮组2 5例中 ,1 7例复律成功 (68.0 % ) ,平均复律时间 (6 .2± 1 .1 )h。普罗帕酮组 2 6例中 ,1 9例复律成功 (73 % ) ,平均复律时间 (2 .5± 1 .6)h。复律后胺碘酮组心率为 (90 .4± 1 7.6)次 /min ,QT间期为 (41 7.6± 49.8)ms;普罗帕酮组心率 (89.3± 1 3 .8)次 /min ,QT间期为(41 4 .1± 50 .2 )ms;两组复律成功率 ,复律后心率和QT间期均无显著性差异。④结论 静脉胺碘酮和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都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由于其广谱、高效而为临床广泛使用 ,但随着副作用的不断发现 ,尤其是QT间期的明显延长而影响了胺碘酮的使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QT间期离散度 (QTinter naldispersion ,QTd)比QT间期更能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1]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前后QTd的变化了解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至 1996年 11月间门诊治疗的 5 7例患者 ,年龄 2 1~ 70 (5 4± 11)岁 ;其中男性 35例 ,年龄 2 1~ 70 (5…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5~7d后每日口服0.1~0.2g维持,观察1个月。结果:2周有效率为84.6%,一个月有效率为86.5%。治疗2周后,QT间期明显延长,但QT离散度(QTd)反而减小(分别为44.33±12.56,30.85±18.05,P<0.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作为恶性心律失常二级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8.
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QT间期(QTc)、T波(Tc)、ST段(STc)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32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体表心电图Pd、QTc、Tc、ST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评分(5.8±2.4)与治疗前(9.1±3.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Pd(34±15)ms与治疗前(40±10)ms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QTc(419±32)ms与治疗前(431±35)ms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Tc、T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同时缩短了Pd、QTc,减轻房室肌复极离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心房纤颤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比较治疗组66例患者治疗前后QT间期、QTc间期、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并与正常成人对照组60例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QT及QTc间期均明显延长,而QTd、QTcd反而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健康成人对照组相比,QTd及QTcd均明显增大(P<0.01)。结论胺碘酮可使心房纤颤患者QT及QTc间期延长,使QTd及QTcd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胺碘酮与17例奎尼丁治疗房颤的转复率。短期防止复发的维持率及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观察其对QT间期,QT离散度的影响,并与阵发性房颤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奎尼丁组药物复律与胺碘酮组无差异,短期(10d)防止复发率相近,但奎尼丁组2例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胺碘酮无1例发生;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程序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选择 4 0例接受心脏导管手术的患者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2 0例。术前测定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术中在右心室起搏刺激以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探讨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有 6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2 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无 1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较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明显增大 (85 .7± 2 4 .6msvs 34.8± 11.3ms,P <0 .0 1) ;冠心病患者中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 ,其QT间期离散度较未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亦明显增大 (98.7± 5 6 .2msvs 70 .4± 2 8.5ms,P <0 .0 5 )。取QT间期离散度≥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有一定价值。结论 :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相关性 ,取QTd≥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QT间期、QT离散度(QT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早期复极综合征(3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32例)患者的心电图,以校正的QTd为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QT离散度早期复极综合征为(43.43±13.26)ms,急性心肌梗死为(69.7±30)ms,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比QTd具有无创、简便易行的优点,可作为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阳军  李向平 《河北医学》2004,10(8):726-728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近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了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 2 4h内的QT间期离散度 (QTD) ,并对比观察心梗患者一周内发生或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间期离散度。结果 :急性心梗患者QTD和QTcd大于冠心病对照组 (P <0 .0 5 ) ,而急性心梗患者中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D显著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QTD的增大是预测短期心脏事件的较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冰  王烨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9):562-562
对 30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历及ECG测量QT间期值及QTc值进行统计分析。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一为肾上腺能依赖型 ,二为心跳暂停型 ,QT间期值为 6 18± 4.89ms,QTc5 2 1± 6 .30ms ,尖端扭转性室速发生率为 73%。结果提示 ,QT间期值越大 ,室速透发有长 -短心室周期顺序者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偏头痛发作期间的QTc离散度和P波离散度的增加情况。本研究共纳入55例(年龄16~65岁,女性49例,男性6例)偏头痛患者。在偏头痛发作期间和头痛间歇期,采用12导联ECG分别测量患者的心率、QTc间期、最大和最小QTc间期、QTc离散度、最大和最小P波持续时间以及P波离散度。通过扫描仪将ECG转换至个人电脑,然后使用Adobe Photoshop软件放大400倍。与头痛间歇期相比,偏头痛发作期的最大QTc间期犤(454±24)m s vs(429±23)m s,P<0.001犦、QTc间期犤(443±26)m s vs(408±22)m s,P<0.001)犦以及QTc离散度犤(63±18)m s vs(43…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一些偏瘦的人中,急性高胰岛素血症能够增加QTc间期,但对肥胖症患者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价肥胖症患者急性高胰岛素血症对QTc间期和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30例血糖正常但胰岛素分泌过高的肥胖症患者的心电图,计算QTc间期和QTc离散度(平均年龄32.2±7岁,体重指数36.7±9.4kg/m2)。结果:在肥胖症患者中,胰岛素的分泌不能显著改善QTc间期和QTc离散度(401.5±29.2vs413.7±30.5;35.4±10.5vs38.7±14.5)。结论:肥胖症患者中急性高胰岛素血症对心室复极化没有显著的影响。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压可能是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7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n=38)、普罗帕酮组(n=41),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150~600mg、普罗帕酮70~210mg,观察两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普罗帕酮组转复成功29例(70.73%);胺碘酮组转复成功28例(73.68%);转复成功率胺碘酮组略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明显短于胺碘酮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效果相似,均有较高的转复率,普罗帕酮转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稳心复脉汤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单纯常规基础上稳心复脉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冠心病症状变化,监测QT离散度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后总症候评分(0.82±0.31)分及QT间期离散度(67.9±13.9)ms较对照组治疗后总症候评分(3.85±0.82)分及QT间期离散度(51.0±12.9)ms降低(P<0.05).结论 稳心复脉汤能降低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改善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症状,从而达到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雷长城 《医学文选》2000,19(2):225-227
198 5年 Campbell等 [1 ]发现不同导联间 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 ,提出 QT离散度 (QT dispersion,QTd)的概念。1990年由 Day等 [2 ]证实这种由各导联间 QT间期之差值 (即QTd)所反映的局部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其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QT离散度的概念   QT离散度是指标准 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 QT间期(QTmax)与最小 QT间期 (QTm in)之差 [1 ,2 ] 。为排除 QT间期受心率影响 ,于是提出 [2 ,3]按 Bazett公式心率校正 QT离散度 (QTc离散度 ) ,即 :QTcd=QTm ax/ (RR) 1/ 2 -QTm in/ (RR) …  相似文献   

20.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的变异程度,它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是预测心律失常发生及其危险性的可靠指标。本文的目的是探讨QTd与胺碘酮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