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PDA移动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导航定位系统是对移动目标实施自动动态导航的系统。重点分析了空间矢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空间拓扑关系构建、空间索引构建、定位数据接收与处理和地图匹配等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基于PDA移动导航定位系统的实现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GPS(全球定位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们广为利用的全球资源,本文介绍的船舶动态监测系统即是利用GPS定位技术,通过无线传输实现对移动船舶的实时监测和跟踪,在对移动目标的管理和调度方面提出了新思路。系统软件是利用VisualC++编程,实现移动目标在电子海图上的叠加显示,主要包括通信协议的建立、数据的接收与销定处理、电子海图的显示以及网络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网络级移动目标防御技术是应对诸如泛洪攻击等攻击手段的有效方式。但现有网络级移动目标防御系统多采用单一静态中央控制器,这种集中式的管理架构易带来单点故障以及数据不可信等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级移动目标防御方案,通过PoW共识机制实现中央控制器的动态切换,解决集中式中央控制器带来的单点故障问题并提高其健壮性。此外,基于区块链所构建的分布式可信网络环境,在动态中央控制器中引入负载均衡与容灾备份机制,使得网络级移动目标防御系统具有良好的高并发服务请求能力以及遭遇致命网络攻击后的服务快速恢复能力。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网络级移动目标防御原型系统并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罗维平  王东  吴雨川  向阳 《计算机工程》2007,33(23):246-248
利用GPS/GSM网络定位技术,对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及其速度、运动方向、车辆状态等参数进行监控和查询,以确保车辆安全,有利调度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该文提出的定位系统由移动受控目标、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3部分组成,利用GSM话音通道传输数据,GPS模块与AT89C51之间通过RS232串行通信口交换数据。介绍了移动定位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软件设计,并对移动定位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周余阳  程光  郭春生  戴冕 《软件学报》2018,29(9):2799-2820
移动目标防御作为一种动态、主动的防御技术,能够通过不断转移攻击面,减少系统的静态性、同构性和确定性,以此挫败攻击者的攻击.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深入研究移动目标防御对网络空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攻击面的动态转移技术作为移动目标防御领域的重点问题,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利用攻击面动态转移技术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随机性等优势,实现信息系统的动态防御,可以有效克服传统防御手段的确定性、静态性和同构性的不足.首先梳理了攻击面的基本概念,并具体阐释了攻击面以及攻击面转移的形式化定义;其次,分析了攻击面4个层次的动态转移技术——数据攻击面、软件攻击面、网络攻击面和平台攻击面,并对不同的动态转移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分别指出它们的优点和缺陷;最后,还从多层次攻击面动态转移技术的融合、攻击面动态转移的综合评估方法、基于感知的攻击面动态转移方法、基于三方博弈模型的攻击面转移决策等方面讨论了未来移动目标防御中攻击面动态转移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嵌入式GIS系统、移动互联网、卫星定位等技术,实现一种多目标资源管理实时化系统;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详细介绍移动终端各个模块功能与实现;用MG758GIS数据采集终端进行系统测试,实现了一个比较完善移动终端管理移动目标的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7.
移动数据库系统中移动Agent的嵌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的研究重点旨在探讨移动agent技术在移动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具体地说,在研究基于移动agnet的移动数据库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移动agent技术在移动查询处理和移动事务处理中具体实现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同时,研究由此产生的移动agent之间并发控制及移动数据管理,移动数据访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软件定义网络是基于开放标准的灵活架构,通过控制层管理网络功能和服务,具有控转分离、集中控制的特性;移动目标防御技术致力于构建一个不断变换的环境以提高网络系统的视在不确定性,需要灵活可定制、集中可控制的网络架构加以实施,因此将移动目标防御与软件定义网络相结合已成为更具应用价值研究热点。首先,分别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和移动目标防御的基本概念,概括了软件定义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阐述了面向SDN的移动目标防御的实现模型;其次,分别从SDN数据层、控制层和应用层归纳了移动目标防御的技术方法;最后,总结了现有SDN动态防御面临的挑战,对面向SDN的移动目标防御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流域管理和治理的措施也不断创新。在总结目前太湖流域信息化和智慧化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太湖建设主要目标,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流域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构建全要素动态感知监测、太湖大数据、业务支撑3个平台,智能应用系统,以及基础设施、安全保障2个体系等关键内容,提高流域治理与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和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移动Agent的Web数据挖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业政  李亚飞  杨善林 《计算机工程》2004,30(20):107-108,123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Web数据挖掘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移动Agcnt技术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把各挖掘算法集中到移动Agcnt子系统中,并根据要求动态地创建,然后派遣它们到各商务数据站点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挖掘。给出了移动Agent系统和整个挖掘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动态系统建模工具可以按照设定的仿真步长对控制器的行为动态模拟,也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模拟控制器所在的系统架构和动态数据交互,因此传统的卫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时一般采用在同一模型建模体系进行,并进行相应的控制算法设计。但是由于动态系统建模工具其自身的时钟步长和数据流处理逻辑,不能完全模拟目标机的内部ALU逻辑和真实外围设备工作行为,可能与真实物理环境要求的系统有一定的出入,造成对承载卫星控制器功能的目标机CPU处理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影响仿真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卫星控制系统软件构件库可信验证技术,使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对真实物理目标机功能的完全模拟,运用软件非干涉运行监控技术,获取可信的开发证据和应用证据,利用协同仿真组件和卫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控制算法模型对各个软件构件进行动态同步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动态二进制翻译与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是一种即时编译技术,它将针对源体系结构编译生成的二进制代码(源机器码)动态翻译为可以在目的体系结构上运行的代码(翻译码).动态优化技术是指在运行时获取动态信息并进行代码优化的技术.动态二进制翻译及优化系统使得源软件无需重编译就可以直接在目标体系结构上高效地运行.目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动态二进制翻译及优化系统有Intel公司的IA-32 Execution Layer,IBM公司的DAISY,Transmeta的CMS及HP的Dynamo等.这些系统对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关键技术有不同的实现.对动态二进制翻译和优化技术的研究是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海量数据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数据保护(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CDP)是一种在不影响主要业务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持续捕捉或跟踪目标系统所发生的任何改变,并且能够恢复到此前任意时间点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扩展的海量数据持续数据保护技术;设计基于块级的海量数据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最后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和PCI的宽频带水下目标模拟器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芬  严胜刚  孙建 《测控技术》2007,26(6):34-36,44
介绍了宽频带水下目标回波模拟技术的特点.采用DSP和PCI构建目标模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利用串并联谐振技术实现宽带阻抗匹配,配合大动态范围的模拟信号预处理机,研制了一种宽频带水下目标模拟器.目前该型目标模拟器已成功通过了试验,并由此证明其具有较好的宽带目标模拟功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网络研究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网络性能和结构。鉴于单一的主动测量或被动测量技术难以实现对网络信息进行精准而有效的测量,提出一种主被动结合的网络测量技术。针对被动测量方式获得的数据采用基于正则表达式的匹配和信息筛选机制提炼有效数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提出一种周期动态调整的主动发包方式测量目标网络的丢包率,并采用泊松分布的采样方式采集丢包率的测量数据;同时提出一种多路径动态路由测量算法,测量目标网络的路由路径信息。实验结果显示,周期动态调整的主动发包方式与固定周期发包的测量方式相比,可以将链路丢包率降低60%以上;多路径动态路由测量方法与Traceroute和Dijkstra路由寻路探测方式相比,路由探测准确率虽然相差很小,但是平均路由跟踪时间分别减少了大约10%和42%。表明周期动态调整的主动发包方式在网络突发时段可以适当调整发包周期;多路径动态路由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探测过程中的平均路由跟踪时间。  相似文献   

16.
针对赴野外执行任务的测量设备不具备完整标校设施、常规标校方法受限等问题,为提高标校效率,满足精度评估需求,提出了一种可以遂行测量的便携式动态标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旋翼无人机加装小型GPS/BDS接收机作为动态目标,利用GNSS系统的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实时获取动态目标的高精度空间坐标信息,并作为测量设备的动态标校数据;分析了技术路径、数学模型和实现可行性,重点对硬件集成过程、飞行航线设计、标校组织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实测数据分析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测试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快速、精确地评估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相比于常规标校方法,该方法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具备独立性好、操作性好、便携性强、时效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廖伟源  李栋  崔莉 《软件学报》2018,29(S1):52-62
目标监测及其数据获取是物联网系统中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监测网络中移动型目标会导致能够采集到目标资源的物联网节点不断改变,即资源的访问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随着设备移动性的日益增长,动态资源的链接和数据访问方法已经成为影响物联网应用性能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资源动态性导致的访问延时增加、响应率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资源的物联网应用层协议Sealink.协议采用RESTful设计风格,使用URI描述动态资源,利用LSTM算法对动态资源的可访问位置进行预测建模,以此降低访问延时并提高请求响应率.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降低访问动态资源的请求在物联网节点间的转发次数,与HTTP协议相比,平均能够减少75.5%的访问延时.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基本依赖手工进行,仅仅停留在对监测数据的计算上,没有考虑利用GIS技术,工作周期长,严重影响着地价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率.本文设计开发一个基于GIS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旨在实现对地价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提高地价监测和更新工作准确性、科学性和实时性,还分析了各个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例如工程管理功能、地价监测功能、地价分析与预警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组件化分布式应用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通过对相关解决技术如组件技术、分布对象技术和软件体系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应用运行平台及其开发环境,目标在于降低应用开发复杂度,提高软件生产率,支持动态的、灵活可扩展的软件系统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