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对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4种典型工况下的静力分析,得到驱动桥壳的最大应力和应变值及其分布情况。然后对驱动桥壳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了建立的驱动桥壳有限元模型与实际情况符合,精度满足基本要求。最后为得到驱动桥壳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驱动桥壳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UG软件建立某型农用载货汽车后驱动桥壳三维模型,通过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驱动后桥壳在4种典型工况下进行等效应力和变形的静态有限元分析。仿真分析得到后驱动桥壳各处在4种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后驱动桥壳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驱动桥壳静动态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atia软件建立了某货车驱动桥壳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建立了驱动桥壳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驱动桥壳在四种典型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并对桥壳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了在自由状态下的前12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桥壳的强度满足设计的要求,具有较好的抗振性.  相似文献   

4.
黄卫祥 《农业工程》2018,8(5):106-111
以某款车型的7 t级后驱动桥壳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CAD软件CATIA、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完成了汽车驱动桥壳从三维建模到结构强度分析的整个过程。研究表明,通过对驱动桥壳的模态分析、多工况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可全面了解驱动桥壳应力分布,便于检验设计模型是否满足强度、刚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底盘系统是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各项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而底盘系统中的机架高地隙驱动桥组件结构影响着底盘的离地高度,同时影响喷雾机在作业时的通过性,底盘机架是主要装配机体,前、后高地隙驱动桥承载整机的所有质量并传递给车轮。所以说需要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底盘机架高地隙驱动桥组件结构开展结构静力学分析的工作,经过对底盘组件建模、简化、确定边界条件等一系列软件分析操作后分别得到各个典型工况下的主要的应力、总变形分析云图。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底盘机架高地隙驱动桥组件结构的各零部件的应力值是在材料许用应力之内的;对高地隙驱动桥桥壳在相应工况下开展模态分析的工作,同样经过对桥壳建模、简化、确定边界条件等一系列软件分析操作后分别得三种典型工况下高地隙驱动桥壳前6阶固有频率最小值为18.5 Hz,最大值为384.5 Hz,经分析底盘结构受到的常见激励频率范围为0~16.7 Hz,驱动桥桥壳的前6阶的固有频率在此的激励频率范围外,因而不会发生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商用车前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应力特征的轻量化研究方法。对前桥进行理论受力分析,从而确定有限元加载方式。建立前桥有限元模型,并对前桥典型工况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最大值低于材料屈服强度,因此存在轻量化空间;通过对前桥模态分析,证明了前桥动态特性的合理性。以前桥最大应力为约束进行拓扑优化,优化后模型在满足强度、刚度及模态要求下,减质3.4kg,实现轻量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号单级冲焊式驱动桥,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对驱动桥桥壳总成、驱动桥桥壳和减速器壳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驱动桥质量对模态振型的影响,为驱动桥动态特性、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桥壳分析中采用的简支梁力学模型不能反映钢板弹簧刚度特性对桥壳受力的影响的问题,对基于钢板弹簧约束的某款新开发的驱动桥壳进行了研究。通过驱动桥壳台架试验来验证模拟台架试验的简支梁约束桥壳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该桥壳有限元模型中装配钢板弹簧来模拟实际工况进行分析,并对引入板簧前后的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台架试验的有限元分析与台架试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其有限元模型可信度高;引入板簧前后得到的桥壳应力分布有明显差别;该桥壳的强度和刚度在模拟的实际工况中满足设计要求,为实际工况的桥壳验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载货汽车驱动桥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载货汽车驱动桥壳进行了强度计算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了零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为汽车驱动桥的强度评价及疲劳寿命估算提供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0.
引进了一款国外某大型拖拉机后桥桥壳,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4种工况下的应力分析,得到其各种工况下各个位置的应力值和变形量,证明了桥壳的最大应力值和变形量符合使用要求;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该桥壳在前6阶的振型图和频率值,路面激励在50Hz以内。由分析结果可知,桥壳的各阶频率远远大于50Hz,路面激励不会使桥壳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有限元理论,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驱动桥壳静态满载轴荷工况分析,并对桥壳进行优化以达到轻量化。优化计算后的应力及变形情况表明驱动桥壳强度和刚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农用柴油机连杆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NSYS软件对农用柴油机连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连杆的应力分布、安全系数和疲劳寿命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压缩工况时,最大应力点位于连杆杆身与小头连接过渡处,其等效应力值为303MPa,安全系数为1.24;在最大拉伸工况时,最大应力点位于杆身与大头过渡的工字型截面处,其等效应力值为118MPa,安全系数为3.19。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连杆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连杆的安全系数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3.
部分泵站可进行反向发电工况运行,可以为泵站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此时水泵转轮处于非设计工况,运用双向流固耦合对此时转轮的应力及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得出转轮最大应力发生在叶片进水侧叶片与转轮连接处,约为5.8 MPa,并从轮毂向轮缘处逐渐递减;最大形变发生在转轮叶片的进水口边缘处,约为0.013 mm,从轮缘向轮毂中心递减。根据转轮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理论计算,最小安全系数为9.24。利用workbench平台中的专业疲劳分析模块,利用疲劳分析工具Fatigue tools估算转轮的疲劳寿命,得出转轮根部为疲劳安全系数最小的部位为9.088 2,与转轮最大应力分布位置相同。两者的安全系数值均在转轮的疲劳寿命在材料安全范围内,在反向发电运行时满足安全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典型的农业污水脱离机——带式压滤机的机架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机架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机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通过对比2种工况下(空载和负载)机架结构强度,对机架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后在负载工况下机架最大形变量由1.29 mm变为1.96 mm,最大应力由118.89 MPa提高到184.67 MPa,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满足安全要求。更重要的是,机架的质量减低了13.05%,节约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动力输出,更好地满足节能、低碳、环保要求。通过模态分析法分析了轻量化机架在外部激励源电机作用下不会产生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5.
结合镁合金车轮的疲劳类型为机械高周变幅疲劳的特点,提出采用安全寿命设计方法分析镁合金车轮疲劳寿命的研究思路,建立了与车轮弯曲疲劳试验工况相对应的镁合金车轮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汽车车轮疲劳强度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名义应力法对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车轮的质量减轻了22%,疲劳寿命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预测联合收割机行走半轴的失效部位以及使用寿命,利用nSoft软件的数据处理模块合成了联合收割机行走半轴典型工况的载荷谱;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联合收割机行走半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载荷谱外推后的最大值进行加载,得到行走半轴花键处的剪切应力云图和等效应力云图,等效应力的最大值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基于Simulation模块中定义的S-N曲线对行走半轴进行了疲劳分析,预测了行走半轴花键齿根部的工作寿命为2 752h,与厂家提供的售后使用记录中的行走半轴失效时间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有限元技术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和一般的分析过程;着重介绍了疲劳载荷历程的合成规则和表面节点应力状态的判断方法;归纳评述了常用的多轴疲劳损伤模型;针对结构中普遍存在的焊缝焊点给出了具体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最后给出驱动桥壳疲劳寿命分析实例,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基于有限元法的疲劳寿命预测是切实可行的,可以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 Workbench对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农业大学宁远车队方程式赛车为对象,对悬架系统的设计优化分析进行概述,并重点说明利用ANSYS静力学分析模块对悬架零件的分析。利用CAD软件进行悬架系统的初步定点,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构建线框并对零件建模,对该套悬架系统进行受力计算并转化为零件受力。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静态强度分析、疲劳分析以及运动学模态分析,分析该悬架系统零件在多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形变,极限工况下的疲劳参数、寿命、安全系数以及不同阶数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验证该悬架零件设计的合理性,从而确保赛车能够安全参赛。  相似文献   

19.
何秀华  毕雨时  王健  禚洪彩 《排灌机械》2011,29(1):35-38,81
为预测压电泵驱动部件压电振子的疲劳寿命,建立了双晶片压电振子的有限元模型,并应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等效应力图和危险区域最大应力节点.利用ANSYS/Fatigue模块对这些危险点进行疲劳分析,并和其他区域应力集中的点进行比较,得到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疲劳耗用系数.利用Miner法则判断压电振子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预测其疲劳寿命.研究了不同基底材料以及结构参数对双晶片压电振子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和单晶片压电振子进行了对应比较.结果表明,基底最优材料为Cu,半径变化不影响其疲劳寿命,而厚度变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要比电压变化的影响要大,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疲劳寿命总要比单晶片的稍长些,这为选择和优化压电振子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采用等效结构应力法计算汽车座椅骨架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方法.通过建立壳单元模拟焊缝结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座椅骨架的有限元分析,确定可能的疲劳失效部位;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强化道路测得的汽车座椅随机载荷谱.以Conover八级编谱原理为基础对雨流计数法结果进行再编谱,得到有工程代表性的等寿命典型载荷谱块.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