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和普通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动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和普通胶囊单剂量口服给药后家兔的血药浓度变化。用3P97软件统计计算药动学相关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AUC0~24为735.005μg.h L-1,Cmax为90.68μg.mL-1,tmax为3.5h;普通胶囊:AUC0~24为542.839μg.h.L-1,Cmax为60.72μg.mL-1,tmax为4.5h。软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5.4%。结论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和普通胶囊均符合二室模型,自微乳软胶囊较普通胶囊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坎地沙坦酯自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坎地沙坦酯自微乳制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三元相图的研究筛选了坎地沙坦酯自微乳处方,在此基础上制备坎地沙坦酯自微乳制剂;建立HPLC法测定坎地沙坦酯自微乳中药物的含量;对自微乳的外观性状、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含量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制剂进行了溶出度的考察。结果:坎地沙坦酯自微乳为无色澄明液体且稳定性良好,遇水形成O/W型微乳,稀释100倍后电镜下观察成圆球形,平均粒径为37.6 nm。经计算后坎地沙坦酯自微乳化液载药量为10.5 mg.mL-1。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自微乳制剂受溶出介质的影响小。结论:坎地沙坦酯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易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优化了软胶囊内容物的配方,并制备和优化了载药自微乳软胶囊的工艺。结果内容物以乙酸乙酯为油相,RH40为乳化剂,聚乙二醇400为助乳化剂,且三者最佳配比为9∶14∶7。软胶囊囊壳材料最佳配比为明胶∶甘油∶水=1∶0.5∶1,且评价了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的相关特性。结论本工艺简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马超  苏慕君  臧可昕  张起超 《中国药师》2012,15(9):1228-1231
目的:建立坎地沙坦酯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分析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分别考察美国FDA公布的坎地沙坦酯片溶出方法和日本药局方第16版收录的坎地沙坦酯片的质量标准,测定溶出曲线,比较溶出结果,确定最佳溶出方法,以测定市售坎地沙坦酯片(必洛斯)和自制坎地沙坦酯片的溶出度。结果:《日本药局方》收录的方法,坎地沙坦酯溶出度测定结果受溶出介质中吐温20的质量影响,耐用性较差,不适用。依据FDA法建立的溶出度方法,线性相关,精密度、回收率和溶液稳定性良好,测定必洛斯片和自制片的溶出曲线相似,体外溶出行为一致,释放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耐用性好,可为坎地沙坦酯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布洛伪麻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通过绘制假三元相图、乳化后的外观及粒径的测定筛选最佳处方;以市售软胶囊为参比制剂测定自微乳化胶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考察自微乳化后药液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处方为1,2-丙二醇、Tween80、油酸乙酯3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40∶45。自微乳化制剂中布洛芬在3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无差异,45 min时溶出度均达80%以上,而市售软胶囊在蒸馏水、0.1 mol.L-1盐酸中,60 min布洛芬的溶出度不到40%。结论自微乳化制剂中布洛芬的溶出不受介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片并优化处方,并对其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填充剂配比(X1)、崩解剂(X2,%)和润滑剂(X3,%)用量为影响因素,以片重差异(Y1,%)、脆碎度(Y2,%)、崩解时限(Y3,min)、坎地沙坦酯溶出度(Y4,%)为片剂考察指标,得到最优处方;采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通过高温、高湿、光照试验初步考察制剂稳定性。结果:坎地沙坦酯片的最优处方组成为:填充剂一水乳糖与预交化淀粉比例为7∶1、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占片重为5.5%,润滑剂硬脂酸镁占片重为0.5%。自制片剂和参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累积溶出度相似因子f2分别为60.62,73.34,66.95,68.60。结论:制备的坎地沙坦酯片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徐斌  毛柯  吴晓刚  陈宁 《药学研究》2017,36(10):585-588
目的 建立坎地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坎地沙坦酯及苯磺酸氨氯地平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桨法),转速为50 rpm,以1%吐温20水溶液为溶出介质,45 min时,对坎地沙坦酯取样;以0.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pm,30 min时对氨氯地平取样.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0 mmol·L-1癸烷磺酸钠溶液[含0.04 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 pH 3.5)] (600 :100 :300),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坎地沙坦酯在0.562~8.992 μg·mL-1(r=0.9998)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氨氯地平在0.292~4.672 μg·mL-1(r=0.9995)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坎地沙坦酯、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0.8%和100.5%±0.9%.溶出度测定结果限度为坎地沙坦酯45 min大于标示量的75%,苯磺酸氨氯地平30 min大于标示量的8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坎地沙坦酯氨氯地平片溶出度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共沉淀物,并进一步制备成分散片,提高坎地沙坦酯的溶出度。方法以微粉硅胶作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利用差示热分析(DTA)、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进行表征;经单因素实验筛选得到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分散片的最优处方;比较了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分散片与市售坎地沙坦酯分散片的体外溶出速率;并通过初步稳定性实验考察了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分散片的稳定性。结果 XRD显示,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中药物以无定形存在;经优化得到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分散片的最佳处方用量为:微晶纤维素175 mg,乳糖175 mg,交联聚维酮26 mg,硬脂酸镁4 mg,与市售坎地沙坦酯分散片相比,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分散片可显著提高药物溶出速率;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分散片加速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结论制备的坎地沙坦酯PVP-K30共沉淀物分散片可显著提高坎地沙坦酯的溶出速率,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坎地沙坦酯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水-醋酸(68∶3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坎地沙坦酯在5.0~1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片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9.4%(RSD 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替尼泊苷自微乳的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粒径考察筛选出最优处方;以替尼泊苷混悬液为对比,测定替尼泊苷自微乳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考察替尼泊苷自微乳的稳定性。结果实验筛选得到的最优处方为油酸乙酯∶Cremopher ELP∶异丙醇=20∶60∶20,载药量1.5%。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替尼泊苷释药2h后的累积释药量均可达90%以上,且3h后的累积释药量接近100%。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替尼泊苷自微乳在40℃、25℃和冷热循环条件下是稳定的。结论实验制得替尼泊苷自微乳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有较高溶出度,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杨蕊  苏乐群  黄欣  翟光喜 《中国药房》2010,(33):3128-3130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自微乳化给药系统(OA-SMEDDS)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以聚氧乙烯(35)蓖麻油等为辅料制备OA-SMEDD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OA含量;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1、桨法测定制剂的体外溶出度,并与上市OA片剂比较。结果:所制微乳液滴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48.5nm,平均含量为9.29mg·mL-1;OA-SMEDDS软胶囊15min累积溶出度达85%以上,而上市片剂60min时未达60%。结论:与上市片剂相比,SMEDDS显著改善了药物的溶出度,为进一步提高OA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韩松  郑文杰  刘建平 《药学进展》2009,33(9):424-428
目的:考察中药麻黄软胶囊的溶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中药软胶囊溶出迟缓机制。方法:采用加速试验,评价麻黄软胶囊的溶出稳定性;以平衡溶胀量和ε-氨基酸残基含量为指标,评价明胶囊壳的交联程度;应用红外光谱和醛类专属反应,鉴定麻黄提取物中醛类成分,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在加速试验条件下(40℃,75%相对湿度),放置30天后,明胶囊壳的平衡溶胀量和ε-氨基酸残基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其交联度显著增加(P〈0.01);放置60天后,麻黄软胶囊溶出度显著下降(P〈0.01)。环境因素(高温/高湿)、溶媒介质(聚乙二醇)和药物成分(麻黄提取物)均可导致明胶交联度显著提高(P〈0.01),其中麻黄提取物的作用明显大于另两种影响因素。麻黄提取物中醛质量分数达约1.6%。结论:麻黄软胶囊溶出迟缓与囊壳明胶发生交联反应有关,而麻黄提取物中醛类成分是促进软胶囊发生交联反应、导致其溶出迟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封淑华  王贵文  王丽萍 《中国药房》2010,(37):3528-3530
目的:建立国内研制的消旋卡多曲胶囊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通过筛选不同溶出介质、转速、溶出时间等确定溶出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并计算累积溶出量,同时与国外同类样品进行溶出行为的比较。结果:确定的溶出度方法是以异丙醇-水(55∶45)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r·min-1,取样时间为45min,选用桨法进行考察;消旋卡多曲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5~176μg·mL-1(r=0.99998),平均回收率99.7%(RSD=0.46%,n=9);与国外样品比较,3批国内样品在前20min时释药较慢,在30min后的溶出二者基本一致。结论:所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可作为该制剂体外释药的一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郭晓平  罗小平 《中国药师》2013,(11):1692-1695
目的:制备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自乳化半固体胶囊剂,以期提高水飞蓟素和丹参素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测定溶解度和绘制三元相图对自乳化处方进行筛选,应用单纯形网格法进行处方优化;采用熔融法制备半固体胶囊并对该半固体胶囊进行稳定性影响因素考察及药物溶出度测定。结果:制备了高载药量的水飞蓟素丹参素自乳化半固体胶囊剂,自制制剂中水飞蓟素和丹参素的溶出度超过80%,而市售参比制剂中水飞蓟素和丹参素的溶出度不超过50%。结论: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自乳化半固体胶囊剂能够显著提高水飞蓟素和丹参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环孢菌素A自乳化半固体骨架胶囊的处方。方法制备药物的饱和溶液用以测定药物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采用伪三元相图法考察不同乳化剂形成微乳的能力和区域,绘制不同处方组成的相图;采用体外乳化实验筛选处方,并制备环孢菌素A自乳化半固体骨架胶囊。结果该胶囊中的乳化剂为Tween 80-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质量比为1∶1),助乳化剂为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葵酸脂(labrasol),油相为辛酸/癸酸三甘油酯,半固体载体为泊洛沙姆188-硬脂酸聚烃氧(40)酯(质量比为1∶1)。该处方所形成的微乳平均粒径为40 nm。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得的环孢菌素A自乳化半固体骨架胶囊能够提高环孢菌素A在水中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不同p H条件下的溶出曲线。方法:参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X B、XD,采用桨法考察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pH分别为1.0、4.0、纯水条件下2h后调节为pH6.8磷酸缓冲液再溶出1h的溶出性能, HPLC法测定溶出液中二甲双胍浓度,DDSolver 1.0对溶出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pH1.0、pH4.0及纯水2h内几乎不释放,而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45min内释放达90%以上。经软件DDSolver1.0分析3种pH条件下的溶出曲线是相似的。结论:该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出曲线是相似的,对于不同患者溶出性能一致,药品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7.
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吲哚美辛速释胶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吲哚美辛速释胶囊。方法选用不同的亲水性载体,如聚乙二醇(PEG-6000,PEG-1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泊洛沙姆188(F-68),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吲哚美辛速释胶囊,比较其与物理混合物胶囊及原料药胶囊的药物溶出速率。结果与相应的物理混合物胶囊及原料药胶囊相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的速释胶囊吲哚美辛的溶出速率快,且以PEG-10000/PVP—k30/F-68/吲哚美辛质量比:1:1:1:1系统的药物溶出速率最快。结论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的吲哚美辛速释胶囊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