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生物共振技术在药疹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皮肤门疹及住院确诊的药疹患者270例临床资料,将270例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比较两组药疹患者年龄、性别、黏膜损害、肝肾损害、激素用量等的差异,分析主要的致敏药物、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其中30例明确致敏药物并使用生物共振技术检测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致敏药物的阳性率.结果 270例药疹病例中最常见的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及中成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是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及荨麻疹型药疹,引起以上三种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分别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中成药;重症与非重症药疹患者相比在年龄分布、性别及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及激素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药疹患者致敏药物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中成药是引起药疹常见的致敏药物,中成药引起的药疹逐渐增多,磺胺引起的药疹减少,引起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药物为头孢菌素及抗癫痫药,生物共振技术可协助临床医师明确药疹的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9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眼损害的资料,总结眼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结果表明,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眼损害的主要表现为结膜炎或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中心性视网膜炎和干眼症;治疗后,本组患者中痊愈14例,视觉异常1例,干眼症2例,转院1例,死亡1例。提示,针对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不舒适的相关因素开展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6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临床表现。结果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主;使用糖皮质激素、护肝等治疗均治愈。结论接触TCE可致药疹样皮炎,主要损害皮肤和肝脏;明确TCE接触史,早期确诊,及时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作为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神经系统损害、肝损害、致突变性、药疹样皮炎等。特别是药疹样皮炎近期在我国多次发生,并有引起病人死亡的报道。本研究采集了一些病人血液标本。对其部分免疫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伴急性重度肝损害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9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伴急性重度肝损害患者的重症监护护理资料,总结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伴急性重度肝损害患者的护理经验和教训。 结果 9例患者经积极保肝、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和人工肝治疗,经有效的护理,均得到成功救治。 结论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伴急性重度肝损害救治的成功,在于积极的治疗以及合理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夏蕾 《家庭健康》2009,(2):45-45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反应,严重者还会引起内脏损害。药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反应之一,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非重症药疹和重症药疹两种。  相似文献   

7.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是由接触三氯乙烯引起的一种皮肤损害,该文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三氯乙烯可引起药疹样皮炎以及肝、肾、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通过对4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救治经过的分析,提示糖皮质激素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救治效果良好,但其引起的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不容忽视,临床需加强对本病引发多系统损害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肝损害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甘胆酸(CG)的水平,探讨三氯乙烯皮炎肝损害后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为判断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肝损害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8名三氟乙烯药疹样皮炎及16名对照组进行放射免疫法检测HA、LN、PCⅢ、C-Ⅳ、CG水平,并对中毒组与对照组、皮炎轻重不同组进行对比分析,对血清肝纤维化损害指标与常规肝损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肝损害指标HA、PCⅢ、C-Ⅳ、CG等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明显增高(P<0.05),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胆汁酸等肝损害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严重皮炎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值低于一般皮炎组,LN在三氟乙烯皮炎病例反而低于对照组.结论 HA、PCⅢ、C-Ⅳ、CG检测可以作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肝损害程度的评价指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皮肤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肝损害后肝纤维化指标不平衡.三氯乙烯皮炎患者肝损害可引起多个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DMLT)是我国近10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职业病.目前研究显示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皮肤药疹样皮炎伴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肝损害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11.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口腔黏膜损害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8年7月以来收治的职业性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病人口腔黏膜、皮肤方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规律。结果 74 例药疹样皮炎口腔黏膜损害者47例,占63 .5%,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渗血渗液。皮疹类型较重口腔黏膜损害越严重,造成继发感染的机会就越大。结论 口腔黏膜损害是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和引起全身感染的重要原因,黏膜损害的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合并病毒感染患者诊疗过程的分析,提示在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原发病时,能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产生致命性感染。故在治疗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过程中,除了注重皮肤损害及肝功能损害的治疗外,还需要谨慎防治感染。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临床上主要引起肝、肾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药疹样皮炎,而对眼睛损害文献报道不多.本文主要对我院1998年11月以来收治的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病人进行结膜、角膜、视野、视力、辨色力、眼底等检查,以了解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致眼睛方面的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4.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3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例,分析探讨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分析3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但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一,可伴随其他器官损害表现,经激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临床表现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除皮肤、肝脏、淋巴结损害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器官损害。提示在今后诊治本病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多器官损害的观察,以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5.
药疹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重者可致脏器损害而危及生命;我科1985年~1998年收治重症药疹54例,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疹是药物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958年首次报道,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变应性药疹,病死率达47%,至1993年由于治疗手段的改进,病死率降至25%。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以鲜红或紫红斑片,其上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及表皮松解为特征,常遍布全身,表皮稍擦即破,呈现红色糜烂面,糜烂面大量渗液,像烫伤样表现,多伴有眼、鼻、口腔、外阴粘膜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TCE职业损害的特点,为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病历,调查职业接触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某院共确诊TCE职业损害45人,其中职业性TCE中毒6人,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39人。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发病以电子行业(22例,56.5%)的洗板工种(19例,48.7%)为主,皮损的临床类型以剥脱性皮炎(17例,43.6%)和多型性红斑(16例,41.0%)最多见。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是深圳市职业性TCE损害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中毒合并药疹样皮炎过程中的免疫损害机制。方法对3例三氯乙烯患者免疫损害的临床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三氯乙烯中毒患者T细胞总数、CD4^+比例、CD8^+比例增高,且可持续到中毒痊愈以后。结论三氯乙烯中毒合并药疹样皮炎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肝损害情况及规律。方法对我院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55例(临床分型为:剥脱性皮炎29例,多形红斑22例,重症多形红斑3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的肝损害临床表现及肝功能(ALT、AST、GGT、TBA、T-BIL等)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抗-HAV、抗-HCV、HbsAg、HbsAb、HbeAs、HbeAb和HBcAb)的检查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有肝损害53例,占96.4%。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肝、脾肿大23例,占41.8%。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4例HbsAg阳性,余者均为阴性。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激素的使用,皮疹逐渐消退肝功能也明显好转,一般一周后好转,平均40—49d痊愈。结论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肝损害出现率高,且较严重;肝功能损害随着皮疹消退而较快恢复,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是造成这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近年来药疹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致敏药物的种类几乎涉及各类临床用药.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属重症药疹之一,是皮肤科重症,可发生全身80%的表皮松解坏死,伴大面积表皮剥脱,糜烂、渗出,似烫伤样眼、耳、消化道、呼吸道粘膜也常受累,且常伴肝肾等内脏器官损害,全身中毒症状重,易合并感染、败血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因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