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镜下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阐述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因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取石失败行T管引流外,其余6例均取得成功,术中失血(10~50)mL,手术时间(47~150)min,温氏孔引流时间(3~5)天,术后在院时间(4~6)天,术后无胆漏,无结石残留、胆道狭窄出现。结论:应用腹腔镜、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精准到位,手术不破坏胆总管完整性,取石彻底、恢复快、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胆漏发生的手术单纯胆囊切除术后32例(5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例,拔除T管后2例。采用烟卷和引流管继续引流30例,因引流不畅及时更换引流管成功4例,非手术治愈率94.4%。再手术2例:1例为拔T管后置管失败,1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总管损伤。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和T管拔除后,肝外胆管的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炎症、粘连重等是造成胆漏的常见原因。手术技巧及术中及时发现胆漏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通畅的腹腔引流是关键,大部分患者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 胆汁性腹膜炎是胆道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曾遇到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常规拔除T形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1例,女3例,年龄32岁至48岁。均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其中1例为胆囊切除术后2年出现胆总管结石。术中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检查,T形管引流术,术后经2周以上引流,T形管胆道造影无结石残留夹管48小时后拔除,其中1例因非医疗原因至术后一月常规拔除T形管,均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表现,突发全腹剧烈疼痛,大汗,查体全腹肌紧张,剧痛反跳痛阳性,有2例右下腹穿刺抽出胆汁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我院收治的胆道术后胆瘘7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男4例,女3例。年龄45~78岁,平均61岁。7例均为首次胆道手术。3例胆囊炎、胆总管结石(1例并存有左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囊结石伴胰腺癌肝转移,1例右肝管巨大结石,2例单纯胆囊结石;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并“T”管引流术,3例仅作胆囊切除术。胆瘘除1例外,均发生于术后12小时~5天,胆瘘量每日400~700ml,本组无1例发生胆汁性腹膜炎。3例经再手术治愈,3例经引流自愈,1例未愈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造影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 995~ 2 0 0 0年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33例 ,术后常规经T管胆道造影 ,以评估手术效果及了解术后胆系情况。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33例 ,男 7例 ,女 2 6例。术后 2~ 3周 ,患者体温正常 ,黄疸消退 ,胆汁逐渐清亮 ,夹管 1 2h患者无腹部胀痛 ,此时经T管造影 ,结果显示 ,2 6例胆系无异常 ,胆道与十二指肠通畅 ,拨管出院 ;7例存在残留结石 ,残石患者维持T管引流 ,拟行经纤维胆道镜取石。该组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术前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肝内管结石 ,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道探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继发胆总管结石病T管引流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例临床资料。结果64例继发胆管结石行T管引流,术中见无结石9例,术后残石1例,胆漏5例;7例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后直接缝闭,术后顺利康复。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萎缩无功能、胆总管轻度扩张者,常规胆道探查和安置T管的必要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潘宏波  韩玉龙  黄敏 《安徽医学》2023,44(6):689-692
目的 探讨T管引流和一期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中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行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246例患者资料。根据引流方式不同分为T管引流组(124例)、一期缝合组(122例)。比较两组术后胆道特异性并发症(胆漏、胆汁性腹膜炎、胆管炎、胆道狭窄)、术后一年结石复发率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术后1年均无结石复发病例;T管引流组术后胆道特异性并发症发生率(2.02%)高于一期缝合组(1.23%),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5)。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胆总管切开术闭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T管引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和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2、0.739)。结论 相较于T管引流,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减轻患者痛苦的胆总管闭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及比较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4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取尽结石,检查胆总管下段通畅,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后一期缝合胆管。结果胆总管1期缝合患者,49例胆总管结石,5例探查结果阴性,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查肝内外胆管无异常。术后4例少量漏胆,进行保守治疗,全组术后9d-12d治愈出院;对术中T管引流患者,54例胆总管结石,术后7例胆漏,17例T管周围炎,9例T管胆瘘形成,全组术后15-32d治愈出院。结论肝外胆管结石已取尽,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查证实肝内外胆管无异常,胆总管切开探查后胆管一期缝合较之T管引流安全、节约、有教。  相似文献   

9.
胆道系统结石,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在行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肝外胆道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致胆瘘、胆汁性腹膜炎,需再手术并不少见.术中胆道损伤、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是胆瘘的解剖基础,由于胆囊三角区局部充血水肿,炎症粘连,分离难度大,致使有炎症的胆总管损伤,另外,解剖变异,迷走胆管的存在,术中探查不仔细,胆囊切除不完全,造成胆瘘等.本病临床表现以胆道系统结石术中发现有胆汁渗出,或术后腹腔引流管中有胆汁引出,或术后胆汁性腹膜炎,出现绞痛、发热、休克等症状.本病经确诊,大都需再次手术,行"T"管胆总管引流或空肠胆总管吻合,通畅引流胆汁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胆道镜取石,留置胆总管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胆漏,经置管引流2周治愈;另1例术后肝内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经随访半年~5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 :对 2 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手术 ,首先解剖胆囊三角 ,处理胆囊动脉 ,钛夹夹闭胆囊管 ,显露胆总管纵行切开前壁 ,配合使用常规胆总管探查取石器械取石 ,并用纤维胆道镜探查胆道 ,必要时网篮套取结石。证实胆道结石已取净 ,置“T”管引流 ,然后切除胆囊。结果 :2 2例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 12 0 min~ 2 4 0 min,平均 (16 0± 30 ) m in,术后 2 4 h下床活动并进流食 ,术后 5 d~ 7d出院 ,4周后“T”管造影无异常 ,拨除“T”管。全部病例无胆道残留结石、胆漏、胆道出血或狭窄等并发病。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措施 ,但应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邹立新  李军  翁永彩 《广东医学》2016,(Z1):163-16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经胆囊管内外双重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先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在确认结石清除、胆道梗阻得以彻底解除后,经胆囊管置管通过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形成胆道内外双重引流,避免胆道高压,在胆囊管外套以微型硅胶圈固定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监测胆总管内胆道压至正常,胆道造影确认无结石残留和梗阻,观察24 h后拔除引流管。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7±11.4)min,出血量(85±47.9)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4.89±0.4)d,胆汁引流总量(26.04±20.35) mL,术后住院时间(6.89±0.8)d,随访8~63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经胆囊管内外双重引流一期缝合术,引流充分,胆道压平稳、胆汁丢失量少,引流管停留和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顺 《中外医疗》2011,30(34):61-61
目的 研究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病例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造成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并通过我院具体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具体探析。结果 胆总管结石31例(31%);肝内胆管结石48例(48%);胆囊造痿术10例(10%);胆道良性狭窄4例(4%);胆漏7例(7%)。再次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术43例;胆总管切开术+胆肠吻合术27例;胆总管切开术+左外叶切除术+胆肠吻合术20例;胆囊切除术6例;胆囊管结扎+腹腔引流术4例。经过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治疗后,无残石、症状完全消失82例(82%),术后残石并发反复胆管炎16例(16%)。死亡2例(2%)。结论 探寻病因,对症治疗,消除残石,解决梗阻现象,通畅引流、术后谨防炎症是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胆道镜取石,留置胆总管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胆漏,经置管引流2周治愈;另1例术后肝内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经随访半年~5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口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直径小于15mm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原因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7例LC中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行胆总管对端吻合术T管引流,2例电灼伤者行单纯修补T管引流,1例胆总管损伤行单纯修补,1例右侧副肝管损伤者予以结扎,5例行胆肠Roux-en-Y术。5例胆肠Roux-en-Y术中2例有胆漏,引流1~2周后自愈。经随访1~5年,2例行胆肠Roux-en-Y术发生胆漏者及1例胆总管侧壁损伤性缺损者术后反复出现胆道感染及黄疸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因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者应立即行胆管端端吻合或修补并置T管引流或行胆肠Roux-en-Y术。术后发现者再手术易出现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症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中的检查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症状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其中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3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16例;胆总管行T管引流6例,一期缝合40例,2例行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LC术;本组患者术后胆漏5例,2例引流口出血2d后止血,本组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肝功能的异常、MRCP检查或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等检查,能减少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除1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切除胆囊。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均置T管引流,术后2个月拔管,顺利康复,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9~15 d。1例结石残留,并发胆漏3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1996— 2 0 0 2年我院共发生肝外胆道术后胆漏 30例 ,现就其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4 7.8岁。因胆囊结石开腹行胆囊切除发生胆漏 18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发生胆漏 3例 ,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发生胆漏 8例。胰头癌行胆肠Roux -y吻合 ,发生胆漏 1例。术后出现胆漏的时间 :3d 2 1例 ,8d 5例 ,2 2d 4例。胆汁量 10 0~ 10 0 0ml/d。1.2 治疗方法 确定为胆汁漏后 ,除非有严重的腹膜炎体征 ,或疑有严重的胆…  相似文献   

19.
袁江涛  李志清 《西部医学》2013,25(3):431-43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的常见原因、预防和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7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病例的手术方式、损伤类型以及损伤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腹腔引流18例(24.3%),胆管修补并T管支撑引流22例(29.7%),胆总管端端吻合合并T管支撑引流14例(18.9%),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8例(24.3%),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2.7%)。结果全组术后无近期并发症,21例获3个月~3年随访,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以胆囊切除术多见,多发生于胆囊三角区,主要原因为缺乏胆管影像学诊断,局部组织水肿坏死或粘连,手术器械缺乏或设备不规范,照明等条件差,暴露欠佳,术后经验缺乏等。早发现、早诊断的有效治疗是术中常规手术视野敷白纱布,疑有胆道损伤时即行胆道造影、胆总管探查术;常规手术区低住置引流管,术后1周严密观察腹腔引流液性状及量、胆汁性腹膜炎体征、巩膜、皮肤黄染情况,B超动态监测胆管直径及腹腔游离液体变化;术后2周常规T管胆管造影或ERCP等。适当进行结扎、引流胆管修补、胆肠吻合、胆管支撑等手术方式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发Mirizzi综合征诊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16例Mirizzi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诊断8例,逆行胆囊切除9例,胆囊部分切除7例,瘘口直接修补+T管引流3例,胆囊颈瓣修补+T管引流3例。术中胆道损伤2例,行端端吻合+T管引流1例,行肝胆管修补+T管引流1例。术后并发胆漏1例,经腹腔引流10 d痊愈;胆总管结石1例经胆道镜取石;胆管炎1例经抗感染痊愈;无胆道狭窄。结论:提高对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是有效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根据病理类型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可取的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