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用3年时间解决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学科技难"的问题,云南省科技厅"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于近期先后派出8 相似文献
3.
4.
<正>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各项部署,2007年10月17—23日,厅党组书记、厅长龙江率有关处室负责人一行9人,深入部分边疆县市调研解决"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我国茶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茶叶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的必要性,通过对茶叶行业科技人才队伍、条件平台、企业实力、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茶叶产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条件基本具备,提出增强我国茶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保康县荆山锦茶业产业技术协会自2006年4月成立。队来,,积极引导全县茶农按照“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产业发展要求,采取“协会+公司+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大技术引进和科技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加强有机茶园和无公害茶园建设,培植了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的茶叶基地。为全县茶叶产业乃至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湖南省常宁市老科协发挥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2005年以来,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以翠冠为主的特早熟梨系列品种,在宜阳、宜潭等8个乡镇栽培,总面积达1200余亩。 相似文献
10.
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科技管理》2016,(5)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8年4月,地处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占地面积90公顷,现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是云南省唯一从事茶叶综合研究的省级科研单位。现设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茶树种植与保护研究中心、茶叶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中心、普洱茶科研工作站、茶经济与茶文化研究中心及云南省第165职业技能鉴定所等6个科研 相似文献
12.
云县是云南省西南部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支撑。近年来,云县在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林-药-畜-沼”一体化的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有效地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这得益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7,(12):F0004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4月,隶属于广西农业厅及广西科技厅,座落在桂林市美丽的尧山风景区内。占地32公顷,其中科研试验茶园、生产茶园、茶树品种资源圃(收集国内外茶树品种、品系达448个)、苗圃23公顷,建有设备功能齐全的大型专业良种繁育基地广西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年繁育茶树良种苗木6000万株以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贮苗基地;有涉外旅游景点、桂林市青少年科普基地茶叶科技园;配备有各种常规分析检测设备及多种类型茶叶加工机械。主要开展以茶树品种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为主,相应开展茶树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及技术服务工作。有着较强的技术力量,现有茶叶、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49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11人,初级24人。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前不久,广州市科协召开学会工作会议,各学会(协会、研究会)负责人,各区(县级市)科协负责人及区级学会代表、部分企业科协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科协副主席杨晓作了《近年来学会工作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广州医学会、市翻译协会,市法医学会作了经验交流,研究讨论了《关于加强科技类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是根本,关键在人才。多年来,中国农学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学会特点,发挥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优势,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大力开展农业人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编辑部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4):106-106
刘作喜教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系菌物专业,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张梦闻教授和细胞遗传学家王宗清教授的得力门生,得誉东北林业大学著名菌物分类学家周以良教授赐教。刘作喜教授,1987年晋升物理学科副教授,1997年晋升生物工程菌物学教授。现任黑龙江大学食用菌培训学院常务副校长、黑龙江大学食用茵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云南科技管理》2016,(5):84-85
正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十二五"期间,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应用与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科技含量,走出了以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测绘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以"3S"技术为支撑,以"4D"测绘成果为基础,拓展地理信息应用领域,努力推进地理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构建以综合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系列比例尺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