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检测p2 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4例良性卵巢肿瘤以及 5 2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2 7kip1和Cyc linE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相比 ,卵巢癌组织中p2 7kip1的表达显著降低 ,CyclinE的表达则明显增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p2 7kip1阴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低组织分化 ,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CyclinE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p2 7kip1和CyclinE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估计卵巢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 7kip1、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 ,检测 12例正常脑组织、6 0例脑胶质瘤中 p2 7kip1、PCNA表达及其特征。 结果 p2 7kip1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 ,阳性表达强度逐渐下降 ;p2 7kip1在正常脑组织、胶质瘤Ⅰ~Ⅱ级、胶质瘤Ⅲ~Ⅳ级的标记指数 (LI)分别为 (72 .2± 17.3) %、(5 2 .3± 11.4 ) %、(7.4± 1.5 ) % ,而PCNA的表达则相反 ;两者在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2 7kip1、PC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可预测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p27~(kip1)和Cyclin E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 p2 7kip1和 Cyclin E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p2 7kip1和 Cyclin E在正常子宫内膜 ( 8例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8例 )和子宫内膜癌 ( 5 2例 )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 p2 7kip1和Cyclin E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 ,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 ,p2 7kip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明显下降 ,Cyclin E明显上升 ,差异具有显著性 ,在内膜癌中 p2 7kip1与 Cyclin E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 r=- 0 .30 2 6,P<0 .0 5 )。 2 p2 7kip1和 Cyclin E蛋白表达与内膜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和肿瘤肌层浸润程度或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与病理类型无关 ;Cyclin E表达高低也与临床分期和 5年生存率有关。结论 :p2 7kip1表达降低和 (或 ) Cyclin E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Cyclin E可作为判定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 p5 3、p2 1和bcl 2基因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4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p5 3、p2 1和bcl 2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 3、p2 1和bcl 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46 %、6 1%、46 % ;p5 3和 p2 1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与 p2 1蛋白表达有关 (P <0 0 5 ) ,bcl 2基因蛋白表达与 p5 3或p2 1基因蛋白表达无关 (P >0 0 5 )。【结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 p5 3、p2 1和bcl 2癌基因蛋白表达 ;p5 3和 /或p2 1蛋白阳性病例恶性程度高 ,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5 3和 /或 p2 1蛋白可作为舌鳞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肾癌组织中p27kip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生物学特征的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肾癌及6例正常肾组织中p27kip1和cyclinD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在正常肾组织中p27kip1均呈阳性表达,p27kip1阳性表达率在肾癌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中差异显著(G1~G2:70.00%,G3~G4:27.27%,P<0.05;T1~T2:70.83%,T3~T4:20.69%,P<0.05)。cyclin D1在正常肾组织呈阴性表达,cyclinD1阳性表达率在肾癌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中差异显著(G1~G2:51.35%,G3~G4:27.27%,P<0.05;T1~T2:58.33%,T3~T4:20.69%,P<0.05)。结论:p27kip1和cyclinD1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27kip1和cyclinD1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G1 →S调控点中细胞周期数D1(cyclinD1)、p16及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 pRB)基因在胶质瘤中表达情况 ,分析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探讨肿瘤发生的原因。方法 :37例人脑胶质瘤标本按WHO分类标准 ( 1990 )分为 :星形细胞瘤 2 5例 (纤维型 7例 ,原浆型 6例 ,间变型 12例 ) ,胶质母细胞瘤 12例 (包括GBM 4例 )。正常对照脑组织 10例。cyclinD1 、p16、pRB和Ki 6 7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凋亡细胞通过TUNEL进行检测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评估分别用Ki 6 7LI和凋亡指数 (AI)。结果 :三种因子在胶质瘤中都存在着异常 ,其中cyclinD1表现为过度表达 ( 2 9 37,78.4%) ,p16、pRB表现为缺失 ( 2 1 37,5 6 .8%和 13 37,35 .1%) ,且都与肿瘤分型有关 ,在恶性肿瘤中更加明显 ;pRB路径的异常在胶质瘤中更为频发 ,与肿瘤恶化有关 ;pRB路径异常时 ,Ki 6 7LI和AI均明显增高 ;在星形细胞的肿瘤中 ,凋亡发生比较少见 (星形细胞瘤 :0 .0 10± 0 .0 0 2 ;胶质母细胞瘤 :0 .0 5 7± 0 .0 16 ) ,与肿瘤分型有关。结论 :cyclinD1 p16 pRB路径的异常与胶质瘤的发生和生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T1-MMP、MMP-2 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MT1 MMP、MMP 2mRNA的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4 2例人脑胶质瘤和 8例正常脑组织中MT1 MMP、MMP 2mRNA的表达。结果 :MT1 MMP、MMP 2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级别呈正相关 (r=0 .875、0 .86 5 ,P <0 .0 1 ) ;Ⅲ~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Ⅰ~Ⅱ级脑胶质瘤组织之间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且MT1 MMPmRNA表达与MMP 2mRNA表达呈正相关 (r=0 .882 ,P <0 .0 1 )。结论 :MT1 MMP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有明显的关系 ;MT1 MMP与MMP 2在脑胶质瘤的侵袭过程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p2 7ki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0例HCC、15例肝硬化组织和 5例正常肝组织石蜡标本中 p2 7kip1的表达。 结果 p2 7kip1蛋白在 4 0例HCC中表达阳性率为 32 .5 % (13/40 ) ,在 15例肝硬化组织中为 6 0 % (9/15 ) ,在 5例正常肝组织中为 80 % (4/5 )。p2 7kip1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其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2 7kip1蛋白与HCC的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生存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p2 7kip1与HCC的发生、发展可能均有密切联系 ,p2 7kip1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2 7在儿童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其发生、发展和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48例儿童脑胶质瘤和 9例正常脑组织中P2 7蛋白的表达 ,并结合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2 7在儿童脑胶质瘤阳性表达 (58.3 % )明显低于正常组 (1 0 0 % ) (P <0 .0 5) ;P2 7表达与儿童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 (r=0 .51 5 ,P <0 .0 1 )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 ,P2 7表达呈降低态势 ;P2 7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表达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2 7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预后呈正相关 ,P2 7高表达组 ,患儿生存率高 ,反之则下降。结论 P2 7表达水平的降低在儿童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儿童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D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中cyclinD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2例人脑胶质瘤和 8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中cyclinD2和PCNA的表达水平 ,计算两者标记指数 ,统计分析两者之间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无cyclinD2或PCNA表达 .随着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 ,cyclinD2平均标记指数明显升高 .在WHO分级Ⅰ~Ⅳ级胶质瘤中 ,Ⅰ ,Ⅱ ,Ⅲ级与Ⅳ级、Ⅰ级与Ⅲ级以及低度恶性胶质瘤 (Ⅰ~Ⅱ )与高度恶性胶质瘤 (Ⅲ~Ⅳ )之间标记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类似cyclinD2 ,PCNA标记指数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 .cyclinD2与PCNA的平均标记指数呈明显正相关 (r =0 .6 5 4 ,P <0 .0 1 ) .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D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病理学分级密切相关 ,很可能参与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转化 .  相似文献   

11.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protei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were studied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by using SABC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specimens of 40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20 cases of liver cirrihosi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was 37.5% (15/4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benign lesion of liver 80.0% (16/20, P<0.01).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umor size, Edmonson histological grade, portal invas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TNM stage (P<0.05, for all), but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atient's age and histological types. Log rank test showed that the p27kip1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P<0.05),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p27kip1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marked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p27kip1 negative expres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27kip1 protein may be used as a novel tumor marker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在宫颈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Skp2、p27^kip1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宫颈腺癌组HPV16/18DNA与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和68.6%,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p27^kip1蛋白在宫颈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8%,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Skp2表达里正相关(P〈0.05),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P〈0.05)。Skp2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5)。Skp2和p27^kip1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宫颈康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及Skp2、p27^kip1蛋白的表达异常相关,三者协同作用导致宫颈腺癌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activityofcellproliferationisakeyindicatorforevaluatingthetumorcellinvasiveability.Inacellcycle,thetransitionofG1toSisthemostimportantphaseofcellproliferation.p27proteincanextensivelyinhibittheactivityofCDKs,andtherebypreventstheentryofcellstoG1phase,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yclinD1、p27在鼻咽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D1和p27在60例鼻咽鳞癌组织及20例鼻咽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cyclinD1在炎症组织、高、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加,p27则相反,逐渐减少;②cyclinD1和p27表达在炎症及不同分化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鳞癌中,p27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两者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p2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yclinD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cyclinD1和p27的联合检测在预测肿瘤预后及反应肿瘤恶性程度上较单一检测cyclinD1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病人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癌旁组织P27kip1高表达率为62.9%,与正常组织中的P27kip1基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而癌组织中P27kip1高表达率为37%;P27ki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分化无明显关联(P>0.05),但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P27kip1高表达的病人生存时间较长(P<0.05),然而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没能提示P27kip1的表达能作为独立预测生存的因素。结论:P27kip1蛋白的高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独立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宫颈腺癌中HPV感染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在宫颈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住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Skp2、p27^kip1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腺癌组HPV16/18DNA与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和68.6%,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O.01)。p27^kip1蛋白在宫颈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8%,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O.05)。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27单表达呈负相关(P〈O.05)。Skp2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组(P〈O.05)。Skp2和p27^kip1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l6/18感染及Skp2、p27^kip1蛋白的表达异常相关,三者协同作用导致宫颈腺癌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16蛋白、p27kip1(kinase inhibition protein 1,kip1)表达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CT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47例鼻咽癌患者CT表现,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与18例相应癌旁组织p16蛋白、p27kip1表达状况.结果 NPC中p16蛋白、p27kip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43%、34.04%,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89%、8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16蛋白、p27kip1表达缺失均与颅内转移、骨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均与咽旁间隙浸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p16蛋白与p27kip1表达缺失与NPC发生及颅内转移、骨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27ki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结果本组58例胃癌中,p27kip1 的阳性率为50%,12例胃良性病变中p27kip1 的阳性率为100%,p27kip1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p27kip1蛋白表达降低与肿瘤低分化和肿瘤进展有关,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发生过程中P27和cyclinD1异常表达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 p2 7和cyclinD1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肠癌手术切缘粘膜上皮、癌旁组织、腺瘤及癌组织中 p2 7和cyclinD1的表达。 结果 p2 7蛋白在大肠癌手术切缘粘膜上皮表达率最高 ,随病变进展表达率呈下降趋势 ,cyclinD1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呈增高趋势 ;p2 7和cyclinD1的表达均与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 ,cyclnD1还与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结论 p2 7失活和cyclinD1高表达致细胞增殖周期失调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