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标本血糖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2-5月于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及体检者的末梢血及静脉血标本104例。比较罗氏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末梢血POCT组)、静脉全血(全血POCT组)、静脉血浆(血浆POCT组)、静脉血清(血清POCT组)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浆(血浆生化仪组)、静脉血清(血清生化仪组)的血糖水平;验证罗氏血糖仪的精密度及线性范围。结果3台罗氏血糖仪的批内CV和批间CV均小于7.5%,符合判定标准。罗氏血糖仪检测的静脉全血血糖水平在1.1~24.4 mmol/L呈线性,R 2>0.95;静脉血清血糖水平在0.6~25.3 mmol/L呈线性,R 2>0.95,均符合线性要求。血糖水平<6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糖水平为6~10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血浆POCT组、血清POCT组、血浆生化仪组及血清生化仪组(P<0.05)。各组检测的血糖水平两两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P<0.05)。结论罗氏血糖仪检测精密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末梢血、静脉血浆、静脉血清等标本在血糖仪上的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罗氏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时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血葡萄糖(简称“血糖”)、静脉全血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血糖仪检测的可靠性。方法用日本京都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进行血糖测定。结果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结果分别为(9.8±4.2)mmol/L、(10.2±4.0)mmol/L、(10.9±3.9)mmol/L,三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虽然有体积小、操作简便、读数快等优点,但检测结果低于实验室生化结果,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OCT血糖仪在不同疾病患者及健康者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贫血(Hb<90 g/L)患者40例、高脂血症(TG>1.83 mmol/L)患者40例及健康者200例,检测并比较POCT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结果 贫血、高脂血症患者和健康者POCT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25%或TG>2.8 mmol/L时,二者检测结果变异系数接近7%.结论 POCT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总体相关性较好;Hct<25%或TG>2.8 mmol/L时,应对POCT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OCT快速血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用5个浓度的质控品和患者标本在POCT血糖仪上进行检测,连续测试5 d,计算变异系数(CV).用POCT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4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浆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评价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与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5个浓度的质控品和患者标本在POCT血糖仪上所测结果的CV在2.6%~4.2%,低于厂家的声明,也符合国家对血糖检测系统的测量重复性要求(CV不超过7.5%).雅培Optium Xceed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74,相关性较好.结论 雅培Optium Xceed血糖仪在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方面均符合临床要求,其检测结果接近血浆葡萄糖检测结果.但是POCT血糖仪仅可用于患者空腹血糖的监测或血糖过筛实验,不能代替实验室血糖的检测结果作为确诊实验.  相似文献   

5.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进行比对,评估二者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定期监测全院POCT血糖仪。方法用覆盖血糖高中低浓度的标本7份分别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全血与血浆血糖;同时用POCT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结果 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比对,静脉血比较有16台偏倚在-4.1%~-14.8%范围,6台仪器分别有1-4个浓度的测定值偏倚不合要求,测定结果显示静脉血浆值大于毛细血管血大于静脉全血血糖。结论22台POCT血糖仪中16台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比对具有一致性,6台比对差异大,对其定期监测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末梢血及静脉法血糖检测与己糖生化分析仪血清血糖激酶法血糖检测的相关性,研究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血葡萄糖、静脉全血血糖与全自动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临床血糖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对250例成年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年龄性别不限,用美国强生公司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静脉血己糖激酶法(VG)分别进行血糖测定,结果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VC的结果分别为(9.6±4.0)mmoL/L、(9.4±3.9)mmol/L、(11.3±4.1)mmol/L.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这2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血糖仪结果和静脉血清(浆)在生化仪上血糖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P<0.001),存在着方法学误差[1].结论 快速血糖仪体积小、操作简便、血糖检测速度快,而且具有需血量少、痛苦小等优点,适合用于临床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 POCT 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监测 POCT 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空腹状态下,取患者指尖末梢全血用血糖仪进行检测,随后立即抽取静脉血2 mL,抗凝,15 min 内离心分离血浆,4℃保存,30 min 内用实验室参考分析仪进行血浆葡萄糖测试。将末梢全血血糖结果与参考分析仪测试的静脉血浆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31例检测标本中,血糖浓度<4.0 mmol/L 的6例标本,准确度误差均在±0.83 mmol/L 范围内,血糖浓度>4.2 mmol/L的25例标本,其余7例标本的准确度误差>±20%,不精密度测定超出 CLA′88对血糖个体间变异(CV)7.7%,个体内变异(CV)4.9%的要求。结论 POCT 血糖仪检测适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监测,不能替代生化分析仪血糖检验,使用时应按照管理办法建立血糖仪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8.
栾芳  张颖  尹贺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77-2578
目的评价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定的精确性及该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CBG)与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的静脉血浆血糖(VP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实验室生化分析仪和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定空腹和餐后2 h静脉血浆血糖和末梢毛细血管血糖。结果在空腹和餐后2 h,使用罗氏活力性血糖仪测定的末梢血糖与生化仪测定的静脉血浆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氏活力型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高,在空腹和餐后不同血糖浓度下均能较准确地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床边血糖测定及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自我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的差异。方法 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同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清血糖。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值高于快速血糖仪,血清血糖值比末梢血高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相关性好。结论 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最理想、最有效,但应严格规范操作,提高准确性,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诺金准血糖仪检测末梢毛细血管血糖(CBG)、静脉血糖(VPG)的准确性,其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VPG、拜安康血糖仪测定CBG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80例在空腹状态及餐后2h同时用三诺金准血糖仪测定CBG、VP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VPG;采用拜安康血糖仪测定CBG,对比结果相关性。结果三诺金准血糖仪测定的CBG、VPG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VPG、拜安康血糖仪测定CBG的结果均有良好相关性,r均大于0.95。三诺金准血糖仪测定CBG、VPG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对比偏倚率分别为-5.2%和-7.3%,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定的合格标准。结论采用三诺金准血糖仪测定CBG、VPG均有较高准确性,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生儿科床旁检测(POCT)血糖测定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集新生儿手指末梢血,在POCT血糖仪上测定3次,取均值;同时抽取静脉血在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CT血糖仪测定的新生儿血糖结果低于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8)。结论要正确对待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血糖结果通过校正和不断地以患者标本做验证,使不同检测系统间血糖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临床科室床旁检测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比对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临床科室使用的床旁检测(POCT)血糖仪与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探讨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可靠性.方法 同时用POCT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糖浓度范围1~22 mmol/L).POCT血糖仪测定全血葡萄糖浓度,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结果 4...  相似文献   

13.
张三平 《山西临床医药》2011,(12):917-917,953
目的:探讨用罗氏Glucotrend(乐康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CBG)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糖(VSG)之间有无差别和可比性,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血糖测定患者80例,全部测试采集空腹血,用罗氏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全血糖,采血后立即测试,血糖仪试纸为配套试纸条,仪器用质控液校正,用迈瑞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侧静脉血糖,采血后2h内测试,血清是静脉血抽取后立即离心分离获得。结果:通过对80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血糖结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糖仪的测定范围内,两种方法都是可靠的,但血糖仪测定范围受限,过高或过低时无数据显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弥补血糖仪之不足,因此用罗氏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血糖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疼痛少的特点,给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和急诊快速检测血糖带来方便,对临床用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床旁检验血糖仪(POCT)和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评价我院各病区血糖准确性和精密度。方法取全血标本,于3台同型号POCT血糖仪测定,计算仪器精密度;同时测定用卫生部POCT血糖室间质评标本,计算各仪器偏差;并对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POCT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OCT变异系数6.0%~6.5%(低浓度),2.1%~2.2%(中浓度),准确度偏差为±5.0%;POCT和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结论 POCT测定血糖方便快捷,但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3款20台POCT血糖仪的主要性能.方法 用质控液对20台血糖仪进行精密度试验,选取20例临床随机标本分别用血糖仪检测抗凝全血葡萄糖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并进行回归分析.同时选择5名住院患者(血糖浓度2.0~24.0 mmol/L),20台血糖仪分别检测抗凝全血血糖值3次,取其均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浆血糖,评估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的偏倚.结果 20台血糖仪精密度良好,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偏倚符合NCCLS应用准则.结论 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比对和校准,POCT血糖仪可以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及患者血糖的自我监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指尖毛细血管血及抗凝静脉全血在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取指尖血及静脉血22例,用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同时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浆葡萄糖,对两部位血样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偏倚程度进行比对。结果两部位血样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均为负偏倚,偏倚范围最低为-1.5%,最高为-13.9%,均未大于20%;静脉全血血糖偏倚比指尖血血糖偏倚程度高,两偏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论采用指尖血还是静脉全血,其POCT结果都可以接受,但采用指尖血样其检测结果更接近血浆葡萄糖。  相似文献   

17.
血糖仪末梢血与静脉血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T-1630血糖仪测定手指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与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查血糖的患者,用日本京都GT-1630血糖仪同时测定手指末梢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然后静脉全血1h内离心,在生化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简称GOD法)测定血清血糖。结果末梢血与静脉全血血糖以及静脉血清血糖(GOD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全血血糖仪法结果与GOD法静脉血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血糖结果比静脉血清血糖结果偏低,在使用GT-1630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时结果须乘以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静脉全血血糖与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清糖之间的差别及相关性,探讨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糖的可靠性。方法:用稳步倍加型血糖仪检测末梢血、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试静脉血清血糖值。结果: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血、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的结果分别为(5.74±2.27)mmol/L、(5.69±2.51)mmol/L、(4.87±1.82)mmol/L,统计学检测三组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强生公司稳步倍加型血糖仪检测末梢血、静脉血是可行的,医疗护理中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708-1709
分析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监测仪检测结果。采集患者手指末梢血,选择快速血糖仪及时进行血糖测定;并采集患者3ml空腹静脉血,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1h内测定血糖水平。快速血糖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04±3.23)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91±3.81)mmol/L,在血糖检测值方面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和生化分析仪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操作却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体积小,容易携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糖仪测定空腹末梢全血葡萄糖与生化仪测定空腹静脉血浆血糖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并将其用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监测。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标准分为正常组[n=40,空腹血浆血糖小于6.1 mmol/L 且餐后2 h 血糖(2hPG)<7.8 mmol/L]、糖尿病组(n=40,空腹血浆血糖不低于7.0 mmol/L且2hPG≥11.1 mmol/L)及糖调节受损组(n=40,空腹血浆血糖为6.1~6.9 mmol/L或2hPG为7.8~11.0 mmol/L)。上述受检者分别采用血糖仪(FAD葡萄糖脱氢酶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其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正常组、糖调节受损组患者分别采用血糖仪与生化仪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检测,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检者采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检测,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均大于0.90,相关性良好。血糖仪所测各组血糖经回归方程调整后,血浆血糖与实际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检测结果应定期与生化仪检测结果比对,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仪检测结果应采用回归方程调整,以更好反映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