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Planning》2014,(4)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在常规胰腺炎基础上给予血液滤过治疗,另外9例患者采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淀粉酶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血肌酐值、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结果联合使用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患者的血淀粉酶值、血肌酐值、TNF-α、IL-6、IL-1β、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在治疗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连续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患者血清IL-18、TNF-α及IL-10的变化,探讨早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的治疗效果.方法 20例患者采取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组),同期22例患者未行血液灌流治疗(常规治疗组).测定和比较治疗后第1、3、7天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 两组IL-18、TNF-α、IL-1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灌流组住院天数比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血液灌流组死亡2例,常规治疗组死亡5例.结论 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SAP患者的血清IL-18和TNF-α,促进IL-10生成,提高早期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胰腺炎的护理。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间10例妊娠合并胰腺炎患者资料。结果: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和重症,是因胆道疾病、高脂饮食、高脂血症等诱发。10例患者中轻症患者8例,重症患者2例。经治疗和护理后有8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经治疗后情况转好。结论: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腹部体征的观察,并同时对胎儿密切监护及心理护理,是影响孕产妇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患者行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循证护理)与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对于改善预后有着显著效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5):60-62
目的:探讨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40例于本院ICU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化验结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系统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动脉血气pH值、尿素氮、HCO3-、血肌酐、电解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3):78-85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1年6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通过对结合临床检查设施对患者病情确诊后全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各方面护理,并随时观察和记录患者各方面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结果:本文选取的36例SAP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和密切护理后,均达到了预期效果,无1例发生胰周感染及腹腔感染。结论:积极的治疗配合周密的护理使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9):88-90
目的:研究早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接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39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19例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20例进行早期腹腔灌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CRP、APACHEII改善情况较好,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可迅速缓解症状体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
急性胰腺炎是累及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可引起器官衰竭,病死率较高。入院后最初24 h内的早期干预对改善SAP预后至关重要。有证据提示,早期预测SAP疾病严重程度、充分补液及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临床转归。不加选择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早期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SAP患者无效。但现有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证据级别较低,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阐明SAP患者早期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56例急性胰腺炎(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轻中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2例,动态监测患者入院当时、入院后24 h、入院后第7天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及评分。结果 3个不同时间点所检测的SAP组患者血清PCT均明显高于MAP组患者(P<0.01),而CRP以及白细胞数量和APACHE-Ⅱ评分与MAP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用于早期辅助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度,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以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两组均给予同样的西医治疗,另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0):71-72
目的:探讨对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动机访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治疗被确诊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每周给予两次心理干预,包括20 min的动机访谈和20 min健康指导,为期4周。对比两组患者症状自评(SCL-90)得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SCL-90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访谈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79%;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满意度较高,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5):120-12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重度胰腺炎发生率、症状、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AMY、MCTS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1例患者因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其余3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降脂治疗,均获得较好预后。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与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比较,不具有特殊性,除常规的治疗外,及时降低血浆中高浓度的甘油三酯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缓解,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7):1061-1063
目的:观察早期导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全程治疗给予全胃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导泻联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导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较早地缓解腹部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7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及改善微循环(丹参注射液)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12和24h后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6、12和24h后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2组治疗6、12h后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24h后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较常规治疗更能改善SAP患者早期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的易位,对SAP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3)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医学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6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85例,对照组75例,应用手术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临床有效率: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并发症:实验组出现肠瘘、胰瘘、胰腺假性囊肿、真菌感染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及失活性胰液,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1):90-9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肠麻痹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措施的优势。方法:将本院外科ICU 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肠麻痹者98例分为两组,A组为试验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加肠麻痹个体化护理;B组为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的优势。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8%,优于对照组的4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4.35,P=0.000),且试验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腹胀痛持续时间及腰围缩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肠麻痹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措施能更有效缓解肠麻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6)
目的探讨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及微生态制剂的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9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待肠功能恢复后均给予EN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添加ω-3 PUFA及微生态制剂的EN。经治疗1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ALB,PAB)、免疫指标(TLC,IgA,IgG,IgM)及炎症反应指标(TNF-α,IL-6,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ω-3 PUFA及微生态制剂的EN辅助治疗SAP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减轻患者急性反应期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22):82-83
目的:分析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急性胰腺炎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路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8)
目的:分析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肠内营养前的评估、营养液的配置、营养液的输注、空肠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营养功能指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后,患者总蛋白、肝功能及体重等指标明显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