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程蓬  张剑  刘福平  刘爱卿 《煤炭技术》2014,(10):113-115
以屯兰煤矿南二采区18208工作面底抽巷为工程背景,通过围岩地质力学基础参数测定,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不同布置方式条件下底抽巷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变形特征,确定了底抽巷的合理空间位置。通过高预应力、强力一次支护锚杆支护技术对原有底抽巷进行优化,提高支护系统的刚度,优化支护构件,有效地控制住了围岩变形,取得理想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8714工作面回风巷受采掘作业以及矿山开采深度逐步增加和大面积连续开采的影响,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蠕变特性,巷道围岩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巷道支护问题非常突出。本文针对8714工作面回风巷的地质条件,设计了相应的支护技术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为同类受采动影响下巷道支护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康城煤矿127采区沿空留巷煤层地质条件,基于应力集中区向深部转移、应力分布均匀、提高巷道围岩支护的强度思想,优化了巷内支护、巷旁支护及煤帮加固支护结构和支护参数,提出了锚网索加木柱联合支护技术加强巷旁支护和巷内支护,并进行了支护试验和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应用锚网索加密集木柱联合支护技术,巷道在留巷及复用期间,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能够逐渐趋于稳定,能够有效地控制巷道变形,提高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可供类似条件沿空留巷支护借鉴.  相似文献   

4.
深部岩巷二次锚喷耦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孙村煤矿埋深1 300 m的东大巷应用为例,系统分析了深部岩巷锚喷二次支护技术.结合深部岩巷的实测数据,采用FLAC2D.数值分析软件,从顶底板和两帮收敛变形、塑性区、围岩最大主应力、锚杆内力等方面比较了二次支护技术优于传统的一次锚喷支护技术,表明二次锚喷支护技术能有效地解决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难支护的技术问题,使不同位置锚杆的荷栽和围岩应力场均匀化,实现了支护结构与围岩的动态耦合.通过比较第2次锚杆支护不同实施时间的顶底板和两帮收敛变形,得出了与实测结果相吻合的东大巷二次支护第2次锚喷最佳时间为30~40 d.  相似文献   

5.
以孙村煤矿埋深1300m的东大巷应用为例,系统分析了深部岩巷锚喷二次支护技术.结合深部岩巷的实测数据,采用FLAC^2D数值分析软件,从顶底板和两帮收敛变形、塑性区、围岩最大主应力、锚杆内力等方面比较了二次支护技术优于传统的一次锚喷支护技术,表明二次锚喷支护技术能有效地解决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难支护的技术问题,使不同位置锚杆的荷载和围岩应力场均匀化,实现了支护结构与围岩的动态耦合.通过比较第2次锚杆支护不同实施时间的顶底板和两帮收敛变形,得出了与实测结果相吻合的东大巷二次支护第2次锚喷最佳时间为30~40d.  相似文献   

6.
以孙村煤矿埋深1300m的东大巷应用为例,系统分析了深部岩巷锚喷二次支护技术.结合深部岩巷的实测数据,采用FLAC^2D数值分析软件,从顸底板和两帮收敛变形、塑性区、围岩最大主应力、锚杆内力等方面比较了二次支护技术优于传统的一次锚喷支护技术,表明二次锚喷支护技术能有效地解决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难支护的技术问题,使不同位置锚杆的荷载和围岩应力场均匀化,实现了支护结构与围岩的动态耦合.通过比较第2次锚杆支护不同实施时间的顶底板和两帮收敛变形,得出了与实测结果相吻合的东大巷二次支护第2次锚喷最佳时间为30~40d.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某矿采区专用回风巷围岩合理的支护体系,对矿井采区专用回风巷围岩具体的地质情况和巷道所处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巷道支护形式和参数。工程实践表明,设计的锚杆、锚索支护方案在采区专用回风巷支护效果较好,能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2319工作面底抽巷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确定巷道支护效果。研究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小的位置不同及垂直应力分布的情况是影响底抽巷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方式后,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破坏,提高了巷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康城煤矿采用锚网技术进行沿空留巷的试验情况 ,确定了合理的支护参数 ,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 ,满足了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沿空留巷高预紧力锚杆支护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青煤矿E1403沿空留巷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用高预紧力锚杆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留巷围岩变形,满足了留巷支护强度需要,在沿空留巷支护技术上取得成功,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降低巷道的掘进率,为沿空留巷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倾斜高抽巷瓦斯抽采在阳泉五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阳泉五矿8108工作面煤矿瓦斯超限的问题,对该矿的抽采技术及通风方式进行研究。采用安全学基本原理及方法,对倾斜高抽巷的布置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倾斜高抽巷的合理参数,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该技术在其它高瓦斯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应用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进行围岩松动圈范围测试,确定松动圈厚度值LP并进行松动圈分类。由测试结果可知,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在1.3~1.5m之间,属于中松动圈Ⅲ类一般围岩,应按照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参数,从而确定适用于巷道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案。通过对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并监测巷道表面位移量,证明巷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小于26mm,两帮最大移近量小于36mm,围岩保持稳定。这表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为屯兰矿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次采动煤巷围岩稳定控制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复杂困难条件下多次采动煤巷的维护及围岩稳定控制机理,提出了解决二次采动高应力困难煤巷支护与修复问题的技术途径。即应用"卸压"原理以及"高强预应力锚杆整体支护"和"关键部位加强支护"策略。并结合某矿区具体实例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仲明  李功  李卫东 《煤》2009,18(6):16-18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是煤矿开采等地下工程支护中的一项技术难题,而巷道底鼓又是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一种主要形式,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在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中约有2/3-3/4是由底鼓造成的,强烈的巷道底鼓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维修工作,增加了巷道的维护费用,同时,底板的稳定性显著影响着巷道两帮及顶板的变形与破坏,危及矿井安全生产。文章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及破坏特点,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对现场巷道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压巷道锚注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锚注支护将锚杆和注浆加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锚注一体化.通过注浆将破碎围岩胶结成整体,改善围岩的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提高了围岩的强度,真正实现了围岩本身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承栽能力.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动压巷道锚注支护前后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锚注支护前后围岩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锚注支护显著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承栽能力,有效的控制了动压巷道的损伤变形.  相似文献   

16.
沿空巷道在回采期间变形破坏严重,原有支护形式难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通过对某矿17218沿空巷道工作面的回采实践,观测研究了沿空巷道矿压显现及围岩变形规律,采取了分段控制巷道变形的技术对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对类似条件下沿空巷道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回采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部矿井软岩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的确定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岩支护是巷道支护的一大难题,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综放技术的应用,软岩回采巷道受采动压力和围岩压力的影响增大,围岩变形量大,控制十分困难。通过对围岩压力和松动圈分析,提出了松动圈厚度的确定方法和采用锚杆支护控制软岩回采巷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秦华煤矿位于库尔勒市焉耆盆地西南缘,其主采煤层群间距近、层间岩层松软破碎,受上行开采影响,上部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难度较大。建立FLAC3D数值模型,分析下伏煤层回采支承压力对上部煤层作用与影响区域,确定上行开采条件下回采巷道合理位置,优化巷道支护方案。研究表明,秦华煤矿上行开采条件下上覆煤层回采巷道应内错式布置,内错4-8m为宜。巷道顶部采用全锚索支护时,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系数、塑性破坏范围均较小,促使巷道拱顶区域巷周应力峰值向围岩深处转移,改善巷道浅部围岩应力环境。巷道拱部采用全锚索支护,与单纯锚杆-锚索支护结构相比,具有锚固岩层范围广、支护强度大、支护效果好的优点,在松散破碎围岩下巷道的支护体系内,巷道顶板岩层应建立全锚索支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岳鹏飞 《煤》2021,30(1):21-23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大,迎采对掘巷道经常出现,此类巷道因受动压影响,围岩控制较困难。文章以马堡煤矿大断面巷道为背景,结合现场观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提出了迎采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即:停掘避开掘采叠加扰动+煤柱帮锚索加强支护+顶板加强支护。研究成果对于改善大断面迎采巷道的围岩控制、缓解煤矿接替紧张、促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郝凯 《江西煤炭科技》2022,(1):14-15,18
本文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应力区域巷道受力进行分析.以1209材料斜巷为工程背景,对其受采动影响造成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改进支护方式,即巷道顶板采用锚杆锚索、两帮采用锚杆配合槽钢锚索支护,应用表明,巷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