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占40例。对照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以及恶性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BUN、Scr、GF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性事件发生率(7.50%)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更为可观,可预防对比剂肾病,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水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70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的ACS 拟行PCI 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水化治疗组(实验组,n=35)和水化治疗组(对照组,n=35),实验组于PCI 术前3 d 及术后3 d 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在PCI 术前12 h 及术后24 h 给予0.9%氯化钠(1.0~1.5 mL·kg-1·h-1)静脉滴注;心血管内科基础治疗常规抗血小板、抗凝、抗心绞痛、调脂和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及72 h测定血清肌酐(Scr),并根据Cockcroft -Gault 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两组患者 CIN 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共发生 CIN 9例(12.86%),其中实验组3例(4.29%),对照组6例(8.58%),两组CIN 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能更有效的预防ACS 患者PCI 术后CIN 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组(治疗组,100例)和前列地尔组(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96 h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ACS患者经PCI术后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96 h,治疗组C反应蛋白、IL-6、血清尿酸、血浆Hcy、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酐清除率、e GR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I术后发生12例CIN(12%),对照组25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浆Hcy水平过高、前列地尔单独使用、有糖尿病病史的ACS患者PCI术后易发生CIN(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对ACS患者PCI术后CIN的发生有一定益处,临床医师应密切注意ACS患者术前血浆Hcy水平和有无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4年7月朝阳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初次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临床前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前列地尔组(39例)和前列地尔序贯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前列地尔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第1、2周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2 mL/次,1次/d,第3、4周继续常规治疗。前列地尔序贯组第1、2周治疗方法同前列地尔组,第3、4周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贝前列素钠片,1片/次,3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总蛋白、24 h尿6-酮前列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和肾动脉血管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TC、TG、LDL-C、24 h UMA、尿总蛋白、Cr、BUN、血栓素B2、肾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HDL-C、24 h尿6-keto-PGF1α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后,前列地尔组、前列地尔序贯组这些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而前列地尔序贯组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肾功能,同时还可升高24 h尿6-keto-PGF1α,降低血栓素B2和肾动脉阻力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和黄芪,对照组仅加用黄芪,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UAER及U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BUN、Scr、UAER及Uβ2-MG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减轻肾损害,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邹振强  郭军 《北方药学》2018,15(6):41-4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单用前列地尔组、单用厄贝沙坦组及联合用药组,比较血糖、BUN、sCr、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6w后,各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及sCr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联合用药组患者的sCr、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UAER与单用前列地尔组、单用厄贝沙坦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可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王燕华  张帅  郑毅敏  周巍  吴峰  俞峰  孙俊波  冯金忠 《安徽医药》2017,21(12):2288-2290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与金水宝胶囊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常规治疗组(A组,52例)、肾康注射液组(B组,50例)和肾康注射液联合金水宝胶囊组(C组,50例).A组常规给予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水化等治疗;B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于PCI术前当天及术后72 h每日给予肾康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C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与PCI术前当天及术后3d连续给予肾康注射液40 mL+ 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联合金水宝胶囊,口服3粒,3次/天.检测三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72 h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观察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 Cr、BUN及GFR等三项指标,术前三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此外发生CIN者A组11例、B组3例、C组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金水宝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肾康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UA患者9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优化药物治疗,前列地尔组在此基础上术前3天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 μg 溶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 mL稀释后静脉推注,术后连用4 d。术前、术后24 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白细胞介素(IL-6)、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有75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前列地尔组37例,对照组38例,术后24 h 2组患者CK-MB、cTnI、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又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前列地尔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冠脉微循环灌注,调控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减少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80 mg)联合水化对老年(年龄≥60岁)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强化治疗组、常规剂量治疗组、空白对照组,3组患者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大剂量强化治疗组:入院后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急诊PCI术后3 d内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1;常规剂量治疗组:入院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急诊PCI术后3 d内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1;空白对照组:术前未给予他汀类药物。分别测定3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术后24 h与PCI术前相比,大剂量强化治疗组BUN,Scr的增加值较常规剂量治疗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术后72 h与PCI术前相比,大剂量强化治疗组BUN,Scr的增加值以及Ccr的下降值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治疗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对老年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均严格控制血脂及血糖,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疗效并检测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和24h尿蛋白(24h U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Cr和24h UP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Cr和24h UP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降低尿蛋白的产生,对肾功能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住院拟行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患者24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各120例。强化组在术前及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d,共30d;常规组术前及术后给予常规剂量10mg/d,共30d。CIN定义为:在使用对比剂后的72h内,血清中肌酐浓度升高〉0.5mg/dl(〉44μmol/L)或者较原基础值升高25%以上。结果强化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vs13%,X^2=0.458,P=0.002)。两组术后院内临床事件包括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死亡、需要IABP治疗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能够显著减少CIN的发生,同时减少院内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期、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行择期PCI的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41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21)和对照组(n=20).分别于入院时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或20 mg/d,连续使用3d.PCI术前,PCI术后第1、2、3d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肌酐( SCr).CIN定义为:使用对比剂后3d内SCr较基础水平升高≥25%,或绝对值升高≥0.5 mg/dl.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时间点间SC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中,共有2例发生CIN( 4.88%),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1例发生CIN,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对照组SCr峰值为227.6 μmol/L,研究组SCr峰值为232.4 μmol/L,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标准水化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并不能降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择期PCI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患有糖尿病行PCI的患者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病历383例,进行详细查阅,记录相关数据资料。根据术前后血清肌酐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即造影剂肾病组(CIN组)60例,非造影剂肾病组(非CIN组)323例。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383例患有糖尿病并行PCI患者中术后有60例发生CIN,CIN的发生率为15.67%。结论:肾功能不全,手术前后使用呋塞米和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行急诊PCI 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132)和强化组(n=136)。常规组及强化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及80 mg/d),术后连续使用7 d(20 mg/d及60 mg/d),之后以20 mg/d 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Ecr)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情况。结果强化组术后Scr、Ecr 水平及CIN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常规组,而eGFR显著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PCI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7.4%)显著性低于常规组(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43)。结论STEMI 患者急诊PCI术前强化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CIN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吕磊  罗义  潘宜智  曾冲 《河北医药》2012,34(19):2890-289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CD41水平,以及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对CD41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所有患者(包括25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非冠心病患者)的CD41水平。行PCI术者(235例)及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21例)术前及术后2h的CD41水平。结果冠心病者的CD41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CD41水平在PCI术后2h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在仅行CAG术的患者CD4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性高于非冠心病者,PCI术可促进血小板激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2)、辛伐他汀组(n=24)以及对照组(n=48)。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病人于使用造影剂碘海醇前24~48 h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不给予他汀类药物。观察病人术前、术后24和72 h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术前和术后12 h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含量。结果: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4 h和72 h的肌酐水平均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24 h肌酐较术前有所升高,术后72 h肌酐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上述各种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在术前和术后24 h、72 h的尿素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提示NGAL作为保护肾组织的小分子蛋白,其分泌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照组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6.98±2.24)vs(5.77±2.25)ng/ml,P<0.05],而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术后NGAL增高不明显。结论:预防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血中的NGAL水平,可能反映术后肾脏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对预防CIN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酸结合蛋白(sRBP)与冠状动脉造影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造影前24h内、造影后8h、24h和48h血视黄酸结合蛋白、血清肌酐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CIN组的sRBP在造影前24h内即出现升高,在冠状动脉造影后8h明显升高,24-48h仍持续升高;与非CIN组相应时间点相比,CIN组患者的sRBP显著增高(P<0.05)。造影前sRBP升高与CIN发生有相关性。结论 sRBP可能是预测和判断CIN发生的一个较好的血液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杨鲲  刘文娴  任伟 《中国医药》2012,7(6):702-705
目的 探讨不同水化方案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6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61例)、碳酸氢钠组(159例)、生理盐水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口服组(157例)和碳酸氢钠加NAC口服组(1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观察各组CIN的发生情况.结果 CIN总发生率为4.47% (28/627),生理盐水组、碳酸氢钠组、生理盐水+NAC口服组、碳酸氢钠+NAC口服组的CIN发生率分别为2.48%(4/161)、4.40% (7/159)、5.10% (8/157)、6.00% (9/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83);在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不同干预方式的4组CIN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6、3/5、2/7、2/10,P =0.493).结论 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及NAC对于降低CIN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在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中,碳酸氢钠联合NAC可能优于单独应用等渗晶体液水化,有降低CIN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水化对对比剂肾病(CIN)发病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水化在对比剂肾病预防中的地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水化组、一般水化组和延长水化组;口服水化组术前6h到术后6h给予饮水1500mL、一般水化组术前6h到术后6h以1mL/(kg·h)速度给予O.9%;延长水化组术前6h到术后24h以1mL/(kg·h)速度给予0.9%生理盐水维持静滴;三组患者测定术前和术后48-72h之间血肌酐值。结果三组患者的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不同,其中延长水化组发病率最低;一般水化组和延长水化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病率均较口服水化组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延长水化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与一般水化组相此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脉造影或PCI术前和术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的水化治疗较口服水化降低了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