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福利机构中岗前培训对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增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保证护理安全,提高职业认同感,更好适应岗位服务于孤残儿童。方法:对新聘护理人员进行不少于15d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进入岗位。结果:考核后发现考核结果显著优于考核前评分。结论:对新聘用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不但能够增强适应临床工作能力,而且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蔡均  贺小维 《吉林医学》2010,31(14):2052-2053
目的: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新聘聘用制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5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1周的规范化岗前培训。结果:新护士焦虑感减少,责任感增强,操作技能提高,更快适应临床环境,进入临床角色。结论:实施规范化岗前培训有利于新聘护士适应临床角色,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邓泽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17-2718
目的:探讨精神科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方法:我院对新护士的岗前培训进行了改革,在传统培训方法的基础增加了情境模拟、发放培训手册等手段;内容上着重精神科安全护理、基础护理,均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并以调查的形式了解培训效果。结果:运用改进后的岗前培训方法,新护士对精神病的基础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较传统的培训方法有明显的提高,面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自信心增强。结论:有效的开展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护士岗前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36名精神科新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工作1年的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培训的需求程度,根据个体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的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 精神科新护士对培训的需求程度达100%,对培训内容需求提高的是专科知识、专科护理技能、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等.对培训方法满意度达100%.培训前新护士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科新护士核心能力岗前培训能明显提高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尽快适应环境,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胜任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5.
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佩丽 《当代医学》2007,(15):137-139
目的 通过对急诊科轮转护士PDCA循环培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制订岗前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由科室培训考核小组成员对新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对培训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下一轮的循环中.结果 新护士很快适应急诊科的工作,两年多来没有因新护士而导致纠纷.结论 通过PDCA循环法使新护士熟练掌握常见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技能,提高了新护士的动手能力和急诊护理的质量,保证了安全医疗.  相似文献   

6.
叶佩丽 《当代医学》2007,(8):137-139
目的 通过对急诊科轮转护士PDCA循环培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制订岗前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由科室培训考核小组成员对新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对培训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下一轮的循环中.结果 新护士很快适应急诊科的工作,两年多来没有因新护士而导致纠纷.结论 通过PDCA循环法使新护士熟练掌握常见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技能,提高了新护士的动手能力和急诊护理的质量,保证了安全医疗.  相似文献   

7.
新毕业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创新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毕业护士岗前培训的方法。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我院79名2005~2008年新毕业护士进行分组岗前培训方法探讨。传统组是2005~2006年未经系统培训组,创新组2007~2008年系统培训组。通过对两组新毕业护士临床操作、适应工作能力等各项指标的考核进行跟踪调查,对两组护士实际工作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士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完善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毕业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创新组护士通过岗前培训方法后,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工作优势,提高了新毕业护士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141-144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运用PDCA循环法在大批新到岗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229名新到岗护士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岗前培训。结果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运用PDCA循环法培训后,新到岗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成绩均得到提高,考核成绩与岗前培训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改进后第二批培训成绩比第一批成绩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运用PDCA法进行岗前培训比传统培训方案对于新到岗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更为有效,能够有效地增强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临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由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岗前培训对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新护士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水平,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护士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配置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2008年我院护理部改变传统的新护士集中培训方法,实施分级培训和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如何通过培训提高新护士的氧气吸入操作技能。方法:对新招聘进院三批共50名护士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并考核。结果:新护士氧气吸入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抢救意识增加。结论:新护士岗前进行氧气吸入操作等培训可提高护士的相关意识和临床护理操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护士岗前培训是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新护士缩短适应期,增强自信心,为尽早安全而独立地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我院新护士岗前培训主要针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侧重培养护士的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临床对护士独立工作的迫切需求,但由于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时间短.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下对护士多方面的高素质要求。为此,我们针对岗前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拓宽.并适时延长培训时间.对新护士实施岗前整体培训,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沈锦萌  符智蓉 《吉林医学》2010,31(23):3999-4000
目的:探讨岗前培训对大、中专护生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以《实习护生行为规范及技能操作管理办法》为标准,对大、中专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岗前培训。结果:与未实行岗前培训进行比较,各项行为规范,理论、技术操作、行为规范、护士礼仪考核有较大的提高,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41%升高到97.96%,发生护理缺陷投诉逐年下降;深受科室医务人员的好评。结论:执行岗前培训,对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前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生转变成护士角色的适应,为其在护理工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新护士在岗前培训、下科室培训、病区管理培训、细节教育、召开安全分析会、规范工作流程与环节管理和审美教育等方面进行环节监控。结果通过对新护士进行环节监控,医疗安全、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论环节监控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彩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123-124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的方法.方法:本院从2008年起对精神科护士采取规范化的培训方案进行岗前培训.结果:通过规范化培训,有效的降低了精神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精神科的护理安全.结论:对即将进入精神科工作的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使之尽快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层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培训中医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必要性。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新入职的26名护士岗前规范培训中医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方式、方法及考核。结果经岗前规范培训后,新入职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岗前系统、规范的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有效的促进了新入职护士向专业化护士的角色转变;促进了新入职护士能更快的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90后新聘护士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48名新聘护士进行常规岗前培训加设置情景模拟场景,由新聘护士扮演各种角色,分别对她们进行的培训和考核。结果:与2011年新聘护士的综合成绩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90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对她们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大胆的策划,多元化的岗前培训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方法,使新护士尽快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岗前集中培训,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业务知识、制度、礼仪、技能、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结果: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临床适应能力全面提高,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减轻了临床带教压力,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结论:新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的实施和管理,不但可以提高新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同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护士队伍的成长和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杜姗菱  蔡小芳 《海南医学》2014,(16):2484-2486
目的 通过对新护士礼仪培训,塑造护士的职业形象,使护士更加主动、自觉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对2012年新聘入医院的167名护士进行3 d的礼仪培训,并按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对20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后,患者对新护士的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由87%提升至97%,新护士礼仪理论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优良率由培训前的79.7%提高至99.4%。新护士掌握了规范的礼仪,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激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结论 系统化的护士礼仪培训与考核,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陈明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36-1137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培训,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结果岗前培训使新护士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岗前培训是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选用多元化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4月—2019年8月,共选取我院新入职护士60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比组30例为2018年4月—2018年12月,研究组30例为2019年1月—2019年8月,对比组进行传统岗前培训,研究组进行多元化岗前培训,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考核评分、护士对岗前培训的满意度数据.结果 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股护理考核评分均较高,护士的岗前培训满意度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采用多元化培训方式,能够较好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考核评分,提升护士对岗前培训的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应该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