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静 《今传媒》2014,(7):50-51
自《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电视节目的"选秀"时代以来,歌唱类选秀节目风风火火走过了近10年,其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节目案例。从早期盛行的"草根"选秀到新兴的明星真人秀,歌唱类选秀节目似乎有种独特的"魔力"总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本文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三档节目为例,从"祛魅"与"造神"的二元分立与融合来解析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期对该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地音乐类选秀节目走过十年风雨路,在摸索、效仿其他国家同类节目中诞生,在问题、争议声中成长,在跨文化、全媒体背景下突破。文章将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作为突破口,实证探究了中国内地音乐类选秀节目发展过程中瓶颈的突破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被称为"选秀已死"的当下,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堪称自《超级女声》以来的又一次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狂欢盛宴,再次创造了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神话"。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电视选秀类节目收视率逐年下降的原因,并且以《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运作为蓝本,研究《中国好声音》为何在众多选秀类节目中出奇制胜,从而为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视选秀节目在经过一段低迷期后,被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新型节目所唤醒,在看到其赢得受众好评的同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求受众心理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制作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5.
毛艳  徐思 《新闻前哨》2014,(1):31-32
总结近年来有代表意义的电视节目,主要如下: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引发相亲脱口秀节目热潮: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带领纪录片迈人公众时代;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启动模式类选秀大片竞争: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开启户外真人秀热播时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原因分析指出当前国内选秀节目行业依然存在诸多通病,应引起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卢婷婷  王永 《新闻世界》2012,(11):37-39
《中国好声音》无疑是今夏最火爆的电视节目之一。国外成熟节目形态与中国方式的合谋、“以声取人”的草根选秀、导师的名人效应、仪式化的场景设置以及整合营销传播方式的运用等,是《中国好声音》收视率屡创新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祝洁 《新闻世界》2013,(4):70-71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声音》,此后节目收视率一路小跑“破4”,广告收入成倍增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好声音》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给曾一度低迷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市场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冲 《青年记者》2012,(32):51-52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于2012年7月13日播出的选秀节目,首播一炮而红,之后收视率不断创出新高,逆转了低迷的选秀市场,成为里程碑式的力作。《中国好声音》带动历经繁华和低潮的选秀节目,在颓势中涅槃重生,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借由《中国好声音》,梳理出我国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并解析该节目的创新点。选秀节目的初次繁荣及理论援引(一)选秀节目的诞生与初次发展高峰选秀是指普通民众通过媒体,展示自己并赢得观众支持的带有目的性的活动。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在本地推出了《超级男声》,标志着内地的才艺类选秀节目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徐珍  项盼 《视听界》2012,(6):19-23
2012年夏天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当属《中国好声音》,它的巨大成功将已显疲态的选秀类节目,再一次推到了众人瞩目的位置。同期,全国电视频道中有超过10档同类型的音乐选秀类节目,网络流行语"这个夏天椅子很忙"生动反映了选秀节目残酷竞争的现状。电视媒体已经在着手准备明年电视节目的创新和改版,怎样才能避免电视节目同质化竞争?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如何在资源和覆盖不对等的情况下,开发出有自身特色又能创造收视率和影响力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视觉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电视选秀节目要想在扎堆出现的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不但要有好的内容作支撑,视觉上的美感也不容忽视.本文以《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最强音》两档同类型音乐选秀节目为例,从LOGO、片头、VCR、字幕、色彩、舞台场景几个方面,分析电视选秀节目中视觉样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中国电视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电视发展变化多多.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内容改革到评论员制度的建立,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造收视奇迹到广受好评的《中国好声音》,中国的电视节目从新闻类到选秀类均可圈可点.电视收视率风波,引发电视业界深度思考.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下降,让大家重新思考地方卫视如何以更科学、更合理的立台方针,打造真正的强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好声音》是当下最火爆的娱乐节目,它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着“选秀未死”.本文通过探究它的节目类型和特点,发掘其潜在价值和未来发展走向,为音乐类选秀节目开辟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2012年的选秀节目中,《中国好声音》无疑是个大赢家,由它所创造出的话题、收视率都标志着"好声音"的成功。"中国好声音"也成为了2012年新浪十大热词、百度十大移动搜索热词。笔者认为,该节目的成功与它的节目模式密不可分,本文对《中国好声音》的盲选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吴萍 《东南传播》2012,(10):133-135
今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横空出世,引爆了观众对选秀节目的新一轮疯狂与激情,这档靠"好声音"选拔为主打的音乐选秀节目,在国内收视火爆,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在互联网上也成为海内外观众追捧的对象。一花独放不是春,山东卫视、东方卫视、广西卫视、云南卫视的音乐选秀节目今夏也都办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些音乐选秀节目都不约而同打出了用"盲听"选拔"好声音"的旗号。以"盲听"方式进行音乐选秀的电视节目,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6.
覃晴  谭天 《新闻与写作》2012,(10):36-39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密诀。  相似文献   

17.
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都将这一节目形态引入高潮,可随之而来的大量复制和节目炒点的庸俗化使得电视选秀节目也难熬七年之痒,但2012年推出的《中国好声音》无疑是电视选秀节目史上的一次扭转点,这一成功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分析的,本文便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去分析《中国好声音》是如何成功的。本文借鉴大众传播心理学与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受者的心理,并总结出传者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传播心理学层面对《中国好声音》进行分析与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所有电视选秀节目来说,它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每一档节目的性质和定义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其受者的心理原型与情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边吟 《新闻实践》2014,(4):105-106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于2012年7月13日播出的选秀节目,首播一炮打响,之后收视率不断创出新高,成为里程碑式的力作.本文借由《中国好声音》,梳理我国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并解析该节目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9.
谭天  赵娜 《声屏世界》2012,(12):27-28
在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在我国电视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档节目不仅仅是一个收视率极佳的优秀选秀节目。更是树立了我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对它的科学解码分析对我国综艺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期刊发一组文章,以资镜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电视歌舞类选秀节目演绎得十分火爆,2013年更是再掀高潮。《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我为歌狂》《中国梦之声》《中国梦想秀》《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放歌中国》《我爱记歌词》《男声学院》和新一季《快乐男声》《中国好歌曲》《中国好声音》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