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罐头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安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罐头行业的发展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和美国四个国家和组织制定的有关罐头食品安全指标的相关标准及法规,从组胺、污染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指标分别进行综述与对比分析。结果 在组胺的安全限量要求方面,美国相关的法规中并未规定,而中国和CAC在鱼类罐头相关标准中规定了其限量;在污染物安全限量要求方面,中国的规定较为完善,对各类罐头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污染物限量规定比其他国家或组织更为全面;在生物毒素安全限量要求方面,仅中国、美国有明确要求;在罐头食品种类、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功能和使用要求方面,中国、CAC、欧盟类似,美国的规定完全不同。结论 过程控制是罐头食品安全控制的本质,为今后我国食品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思考,值得我国罐头食品生产行业学习和借鉴。我国应从原辅料、生产加工设备及食品接触材料等方面加强罐头食品中污染物的防控,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2.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保障体系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不仅是食品本身的安全,而且也包括食品被包装后的安全,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食品包装材料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要求,欧美关于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及器具的法令法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建立由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标准、法规及检测体系,食品包装材料及器具的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及包装全过程跟踪和追溯的安全管理系统RFID,食品及包装行政监管系统等4部分组成的食品包装材料安全保障体系,以应对当前频发的由包装材料引起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3.
牛肉是我国消费需求量逐渐增加的食品之一,食品安全是消费者始终关注的焦点,而法规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本文通过国内外法规标准发布官方网站、监管机构门户网站等渠道,收集、编译和综述了2015年来国内外牛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的进展,主要涉及牛肉产品规范、等级、限量、检验、标签、进出口等六方面,同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法规标准制定、修订特点,论述了我国牛肉法规标准体系现状、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牛肉法规标准、规范牛肉行业生产和保障进出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与卫生安全息息相关, 新版本食品安全标准发布后, 有关安全标准及其产品检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引起了人们关注。本文对比分析了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新旧版本食品安全标准的主要区别, 阐述了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和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主要技术要求及其检验项目, 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无汽饮料瓶、聚乙烯(polyethylene, PE)食品袋、密胺调料酱罐制品为例详细探讨了检验过程中迁移试验条件选择等问题, 以期为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的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对食品包装继续研究的过程中只局限在对塑料包装物的研究,而国外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会考虑到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的情况,不难发现国外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方面较为领先,所以我们国家要想更好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也需要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做出全方位的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我国食品包装行业物质质量检测提供较为科学的数据,从而保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1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解析  相似文献   

6.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质量管控和市场准入制度是该类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了解目标市场的质量管控和市场准入制度,是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前提。本文对美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阐述,将美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和标准与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对比,并阐述了我国技术食品接触材料技术法规和标准现状和问题,就如何借鉴美国法规和标准管控体系方面的经验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质量管控和市场准入制度提出了建议,为我国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技术法规和市场准入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韩国是我国食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近年来,韩国不断对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并引入了一些新的标准规则,以提高安全风险保护水平,对我输韩食品带来较大挑战。本文对韩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全面阐述,包括原料标准、生产加工过程标准、终产品安全限量标准、储藏及分销标准、以及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等,并对重点敏感标准具体指标要求、应用规则及其发展动态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输韩食品的安全生产、监管提供支持,并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现行的食品接触用涂料标准,对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标进行分析整理,解决标准中存在的交叉、重复和矛盾等问题。方法收集相关标准文本,采用行业调查的方式确定清理范围,分析比对标准中的食品安全相关指标,参考其他国家相关法规,对每项涉及食品安全的标准提出清理建议。结果共收集到8项涂料安全标准,经分析发现各标准中的食品安全相关指标主要集中在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游离酚和游离甲醛等指标上,各指标在限量值、实验条件及检验方法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标准还存在标龄较长及引用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建议将此8项标准整合修订成一项可以基本覆盖所有食品接触用涂料的大类产品安全标准,综合考虑各项食品安全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食品包装作为接触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以及管理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包装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机制。本文分别介绍了欧盟、美国和中国关于食品包装材料法律法规、标准的相关规定,并对于欧盟、美国和中国对于食品包装定义、相关规定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简单介绍了欧盟、美国和中国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不同的管理方法 ,重点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现状,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应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标准体系,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科学性标准制定程序,同时应该努力实现国际、国内、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制定食品包装标准。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食品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证婴幼儿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石。文中介绍了美国、中国等国家和欧盟、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婴幼儿食品法规和标准概况,着重对婴幼儿食品的营养指标、卫生要求、生产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促进我国婴幼儿食品法规标准的改进和完善,并与国外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接轨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限量的要求也日趋严苛。为了打破我国浆果及其果酱制品出口的贸易壁垒,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水平,亟需对国内外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将2种常见浆果及其果酱制品的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进行对比,发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欧盟标准在对2种浆果的农药残留限量以及果酱制品的添加剂限量上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参考,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炸食品作为我国传统主食之一,其安全标准影响着全民身体健康与营养水平。本文综述了油炸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建设进展。首先,在强调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油炸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油炸食品安全控制的科学性本质、标准体系、治理模式及法律规范框架等方面介绍了当前法治化研究与实践进展。最后,对如何推进油炸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建设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PE)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为食品接触材料。随着贸易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法规的差异给我国进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本文在对发达国家有关法规进行说明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国内外PE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标准的主要差异,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我国PE类塑料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以帮助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减少因国内外标准的不同而导致产品出口受阻。  相似文献   

14.
婴童用水杯(壶)作为一类食品相关产品,其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同等重要,但目前我国对婴童用水杯(壶)这一产品尚无明确的国家标准。因此该行业积极制定相应的团体标准,详细规定婴童用水杯(壶)的各项安全性指标,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对婴童用水杯(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着重对该婴童用水杯(壶)团体标准中重点技术性指标进行解读,以期为生产企业、检验机构更好地理解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作为执法文件,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国际标准,从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分类、标准制修订原则和流程、标准管理等多角度分析欧盟、美国、日本食品安全标准法规,总结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法规经验,针对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规问题,对比国外经验成果,提炼出值得借鉴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食品安全标准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佳维  李保忠 《食品科学》2014,35(9):334-338
食品安全标准对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政府食品监管能力,规范和引导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阐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现状,从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制定主体和当前的食品监管形势等方面出发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明确食品安全的制定主体,引进企业标准等手段来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主体包括标准化部门,卫生部门,农业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现行食品安全标准法律体系存在如下问题:标准的含义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标准的定义抵触;强制性标准的法律性质、效力来源与法律位阶不明;强制性标准范围与内容不合理;推荐性标准的合法性不明确;标准冲突问题严重。解决上述问题的适当方法是从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向企业自愿标准体系转化,将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转化为食品安全技术性法规。  相似文献   

18.
复合膜包装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 这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食品包装用复合膜作为人们日常接触的食品包装, 被广泛使用, 其质量状况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 复合膜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品种也非常的多, 但是复合膜产品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同时, 由于复合膜产品生产企业存在企业规模小、效益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等原因, 复合膜产品质量仍旧良莠不齐, 监督抽查工作需要被常抓不懈。本文从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质量现状、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国内外关注风险项目指标、新旧标准技术指标要求差异等方面, 分析食品包装用复合膜产品质量状况, 并从标准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情况的汇总分析和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爆发监测的数据显示,微生物性因素导致不合格问题以及食源性疾病一直居于首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从注重终产品检测转变为注重过程控制。食品微生物检测作为食品的卫生管理和安全性评价的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食品中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及标准体系的变化,并介绍了食源性微生物检测及鉴定技术的应用及相关产品的应用情况,包括:显色培养基、测试片、ATP荧光法、PCR技术、生物芯片、质谱、测序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我国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的应用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