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方法抽取不同年级328名高职高专护生,并采用护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高专护生整体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护生在职业成熟度问卷7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护生在职业认同、职业挫折应对、职业价值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生职业指导工作,重视男护生职业认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及不同年级间护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专业承诺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追踪调查方法,便利抽取湖南省3所本科院校407名大四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前测量其专业承诺水平,10个月实习结束后测量其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结果护生专业承诺总分为(88.58±12.55)分,总均分为(3.28±0.46)分;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总分为(156.27±17.06)分,总均分为(3.63±0.39)分,两个评价量表的得分在1~5的评分标准中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学院等级、性别的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9,t=5.824;P<0.05),而不同实习医院级别的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547,P>0.05)。学院等级和专业承诺中的3个维度对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决定系数达0.326,其中专业承诺对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决定系数达0.280。结论专业承诺水平能够有效预测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对正式入职以后工作结果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的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惠州市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广东省惠州市2级以上的15家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的252名儿科注册护士,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护龄、职称的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240、5.012;t=7.876、5.410;t=10.557、8.765;F=7.521、10.017;F=7.401、8.230,均P<0.05)。其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与国内常模相比,除人际关系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儿科护士压力总均分和SCL-90总均分具有显著相关性( r=0.352,P<0.01)。结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护龄、职称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且工作压力大小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护理管理人员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护士入职初期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120名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入职初期的SAS总分均值(42.61±7.68)分,与中国常模SAS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296, P<0.01)。影响新护士入职初期的焦虑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离职意愿、自我效能感、家庭所在地、家人支持、科室关系是否融洽、实习期间是否发生过差错、心中有无榜样护士、性格特征等。结论新护士入职初期焦虑情况严重,应为新护士减轻心理负担,帮助其尽快适应临床岗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在高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10月在上海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大专护生63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1人,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对照组32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前后核心能力。结果培训前对照组护生核心能力为(142.95±20.987)分,培训后为(155.84±22.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4,P=0.000);培训前研究组护生核心能力为(148.32±24.370)分,培训后核心能力为(178.00±22.5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20, P=0.000);培训后研究组护生的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91,P=0.000)。结论在整体护理教学中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高职护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前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和实习单位情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4所护理学院402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10分-7.36分(5.18分±1.21分);女护生职业态度评分高于男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者,专业课成绩优秀者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其他层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个人认知、他人态度和学校态度是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F=55.189,P〈0.01)。[结论]实习前护生职业态度仍待提高,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护生的椿威教育,注舌培兼职业兴趣,稳定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理人员接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口腔护理知识培训前后对口腔护理认知度情况,以增强其对预防VAP的口腔护理认知度。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职108名护理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培训前后其对预防VAP口腔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后预防VAP口腔护理目标认知率分别为31.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63,P<0.01);培训前口腔相关护理、吸痰护理、气管插管护理重要性评分分别为(5.9±2.7),(7.9±2.0),(7.6±2.8)分,培训后分别为(9.5±0.4),(8.4±1.5),(8.9±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438,32.165,11.147;P<0.01);培训前后0.12%氯己定使用频率分别为(53.8±3.1)%,(97.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3,P<0.01)。结论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口腔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可提高其对预防VAP口腔护理知识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1-2月按照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某医院135名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调查内容包括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认知及影响因素,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基本定义认识不清。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P〉0.05)。(2)非独生子女对基础护理的态度比独生子女的态度积极(t=2.98,P〈0.05)。实习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影响她们对基础护理的态度,依次从个人兴趣、他人影响、就业原因到不得已选择护理专业逐级递减(F=4.04,P〈0.01)。(3)实习护生对床上擦浴、铺床、口腔护理等生活护理不感兴趣。(4)各影响因素对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临床护生实习需求、带教老师影响、基础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对待基础护理重视程度、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及护生的专业思想。结论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不足,须提高护士长对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和监控力度,重视护生心理需求调试,完善岗前培训,强化基础护理安全教育,重视带教影响,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态度培养,从而提高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老龄化知识,并分析影响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某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共112名本科护生,采用人口学调查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 KAOP)和Palmore老年知识问卷( FAQ1)进行调查。结果85.7%的本科护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老龄化知识,75.0%表示对老年人感兴趣,65.2%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12名(100.0%)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积极态度(KAOP得分>102分),一年级护生得分(145.5±11.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32.9±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P<0.05)。一年级护生对老龄化知识得分(12.0±2.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2.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P<0.05)。本科护生的年龄和老龄化知识得分与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呈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1,-0.374;P<0.05),对老年人的兴趣与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呈正相关(r=0.314,P<0.01)。结论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正向态度,知识正确率较低,提示应该转变老年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兴趣,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对三甲医院新入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公平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对三甲医院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集中发放的形式,调查前由研究者对问卷填写的注意事项进行统一说明,然后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并遵循保密原则。结果最终共发放问卷368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有效率为95.11%。350名新入职护士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总均分分别为(25.82±5.18),(100.30±19.57)和(140.04±21.37)分;本科护士的组织支持感高于专科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43,P〈0.01),工作满意度专科护士高于本科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4,P〈0.05),护龄1—2年的新护士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入职1年内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82,-26.342;P均〈0.01);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系数分别为0.236和0.183(P〈0.01)。结论三甲医院新入职护士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满意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某综合性大学护理学院46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总均分为(3.12±0.29)分,其中职业参照得分最高(3.74±0.45)分,职业价值得分最低(2.53±0.61)分。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成熟度较好,但成熟水平偏低。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成熟度与年级、生源地、父亲文化程度、参与并组织社团活动的情况及专业承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专科实习护生的防御机制和应付方式的特点,探讨防御机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防御方式问卷( DSQ )、应付方式问卷对江苏省3所三甲医院的24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对护理专业不喜爱的护生不成熟防御机制中躯体化得分为(10.34±2.29)分,高于喜爱者的(9.02±3.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14);不喜爱护理专业的护生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理想化得分为(10.62±3.18),高于喜爱者的(9.03±2.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11)。无学习热情护生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投射、潜意显现两项因子得分分别为(38.96±13.92)与(25.83±6.85)分,有学习热情者得分分别为(33.53±14.46)与(22.67±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2.52;P<0.05);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隔离、同一化两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有热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2.62;P<0.05)。实习护生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消极应付方式呈正相关(r=0.203~0.321,P<0.05),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与消极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亦呈正相关(r=0.215~0.255,P<0.05)。结论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特征实习护生防御机制的特点,采取多种手段增加护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对护理专业的热爱、提高学习热情、树立奋斗目标是降低实习护生消极应付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骨科护理工作量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和骨科护理工作量评估量表对132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职称、护龄的护士护理工作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26.988,23.654;P<0.05);不同职称、护龄的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56.988,47.081;P<0.05)。护士工作量同工作满意度的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292,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称、护龄、工作量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预测系数分别为0.351,0.275和-0.356( P<0.05)。结论护理工作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提高其业务水平,合理排班是提高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本科实习护生职业生涯指导及入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及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对某院校护理本科专业248名临床实习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3.20±0.26)分、(3.17±0.53)分,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学生干部经历、与护理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职业辅导以及职业生命质量的工作控制维度等因素对职业成熟度有影响(P0.01或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及职业生命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二者呈正相关,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以提高其职成熟度及职业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实习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应届护理大专/本科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实习生共21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正性问题定向条目汉族护生得分为(9.4±3.2)分,回族护生为(9.6±0.7)分,均高于维吾尔族护生的(8.6±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10,P=0.019)。理性问题解决条目维吾尔族护生得分为(21.5±5.6)分,高于回族护生的(19.0±4.1)分和汉族护生的(20.2±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4, P=0.003)。冲动/疏忽风格条目汉族护生得分(13.1±3.2)分,回族护生得分为(13.4±4.1)分,均高于维吾尔族护生的(12.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991,P=0.004)。回避风格条目维吾尔族护生得分为(11.2±2.8)分,回族护生得分为(10.0±4.0)分,汉族护生为(10.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765,P=0.001)。影响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实习护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有学历、喜欢本专业程度、有无评判性思维培训经历、有无自主学习培训经历及对临床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论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结合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实习护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护生的爱岗培训,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满意度,同时增加自主学习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来提高实习护生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8月分别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职业价值观测评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南京市第二医院新入职护士80名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新入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结果 80名新入职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103.46±6.2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8.94±9.11)分;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12.38±10.12)分。新入职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职业价值观(r=0.305)、职业认同感(r=0.314)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可以从人文执业能力的角度加强新入职护士的培养,进而提高其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队伍新生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职业生涯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358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87.02±20.04)分,职业成熟度总分为(108.05±11.38)分。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中的适合自己、自己兴趣;选择职业的标准中的发展因素、学生干部经历、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及是否自己联系过实习单位是本科实习护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学校与医院应当有效结合,针对本科实习护生的现状及需求对其开展专门性、针对性、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辅导。  相似文献   

18.
实习护生职业情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实习过程对护生职业情感的影响作用,分析其与职业成熟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所护理学院本科毕业实习护生165名,采用自制实习护生职业情感影响因素问卷及护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环境中各外部因素与护生职业成熟度存在相关性(P〈0.01);2所学校在毕业实习计划及护生职业成熟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态度是对护生影响最明显的外部因素。结论教育者要注重实习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建设,使其围绕护生积极职业情感培养与完善;规范实习管理,能提高护生职业成熟度;重视护生心理调控能力培养,以增强护生抵御外部不良因素对职业成熟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191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职业态度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总体的职业态度得分2.66-7.49(6.03,1.01)分;排序前3位的条目为护士需要智慧、力量和爱心的统一,护理需要高层次人才来不断充实,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护理工作;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职业态度分数高于家人意愿和服从学校分配者(P〈0.05)。结论护生的职业态度总体是健康的,护生认为护理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同时存在工作繁重、法律保障低等问题,在心理应对能力、专业价值和发展等方面需要专业老师加强指导。有关部门应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护理教育者也应根据护生的需求进行引导,稳定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2名实习的本科护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名,两组护生执行同一教学大纲,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反思性教学法,实习6个月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试,比较分析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认为提高学习主动性者占64.29%(36/56),高于对照组的28.57%(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59, P=0.000);研究组认为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者占55.36%(31/56),高于对照组的21.43%(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7,P=0.000);研究组认为培养沟通能力者占66.07%(37/56),高于对照组的23.21%(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10, P=0.000);研究组认为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者占51.79%(29/56),高于对照组的19.64%(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00, P=0.000);研究组增强团结协作精神者占76.69%(43/56),高于对照组的26.79%(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6, P=0.000);研究组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者占69.64%(39/56),高于对照组的48.21%(2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2, P=0.021)。研究组护生理论知识得分(93.56±4.11)分,高于对照组的(83.12±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3,P=0.000);研究组护生实践技能考核得分为(94.37±4.08)分,高于对照组的(85.72±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3,P=0.000)。结论反思性教学法应用于普外科护理教学中,能够适应普外科的临床特点,发挥其优势,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