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连市201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下称"甲肝")病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治工作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3年甲肝病例上报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3年共报告甲肝305例,发病率为4.56/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冬春季发病较多;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病率最高,为14.03/10万;家务待业占发病总数的44.92%,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0∶1;40~44岁发病专率最高,为10.91/10万。结论需加强重点人群甲肝疫苗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大连市累计报告猩红热6839例,年均发病率为12.44/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24.49/10万)高于农村(5.5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5-7月(2251例,占32.91%)和11—12月(1721例,占25.16%)。男性4220例,女性2619例,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性发病率为15.21/10万,女性发病率为9.6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7岁年龄组,共报告4419例,占总病例数的64.61%;其中6—7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22.92/10万),其次为4~5岁(216.45/10万)。托幼儿童发病3432例,占50.18%;学生发病2779例,占40.63%。结论托幼儿童、学生是大连市猩红热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濮阳市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5~2004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肝炎年均发病率为78.59/10万。甲肝发病逐年下降,近2年有上升趋势;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例最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乙肝季节分布不明显;甲肝的年龄分布以0~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乙肝以20~45岁年龄组为主;甲肝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6.84/10万,女性为7.98/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2.62/10万,女性为44.76/10万;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呈现市区高于农村。[结论]乙肝是濮阳市肝炎的防治重点,甲肝发病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大连市1979-1994年的甲肝暴发疫情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可为肝炎防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1流行概况1.1流行强度:1979-1994年大连市共报告甲型肝炎103014例,年均发病率为130.02/10万;该期间有明确记载的甲肝暴发疫情17起,发病人数达50例,平均罹患率为2.if%;其中学校内发生7起,发病力3例,平均罹患率为3.92%,非学校内发生10起,发病W例,平均罹患率为1.刃%。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o.01)。1.2时间分布:17起暴发疫情,除9月份外,其余各月均有疫情报告,但以5月份及12月份报告较多,分别有4起暴发疫情,占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百色市2004~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百色市2004~2011年甲肝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百色市共报告甲肝病例1340例,从2008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从最高的2007年10.92/10万,下降到2011年0.73/10万。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发病季节。2004~2011年全市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乐业县、田林县和凌云县,以上3县发病占总病例数60.73%,发病有明显地区性。在1340例中,男性829例,女性511例。发病年龄以10~29岁为主,职业以学生、农民为主,分别是742例(占55.73%)、407例(占30.37%)。结论百色市控制甲肝效果明显,但仍须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1990~2004年甲肝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郑州市1990-2004年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历年甲肝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4年,全市甲肝发病占总发病报告总数的25.34%,总报告发病率为30.59/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8.24/10万~140.02/10万之间;男女性别比为1.56:1,发病年龄1997年以前以5岁以下为主,占45.17%,之后以20--39岁为主,占26.44%,发病职业构成顺位明显有变化,1997年后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30.55%、29.61%、13.14%,地区分布以上街区为多,目前登封发病率超过15年均水平;发病季节高峰提前1个月。结论:该市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及食品卫生督管力度,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预防控制甲肝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越秀区2009~2011年甲流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2009年5月29日越秀区报告我国首例因输入性甲流病例引起奉地续发感染病例,至2011年底,全区累计报告甲流病例911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2009年发病率为66.63/10万,2010年发病率为7.95/10万,2011年发病率为3.50/10万(P〈0.01);年均发病率(/10万):农林街最高达44.80.流花街最低,无病例报告(P〈0.01);男性为30.18,女性为21.75;10~14岁人群发病最高,达239.82。911例病人中,学生占72.12%,2009年9~11月发病的占总病例数的74.09%;2009年9~11月发生聚集性疫情39起,发病372例,38起在学校中,1起在医院。结论越秀区甲流的流行经历了由输入性到本土流行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和季节性特征,中小学校是越秀区甲流疫情的重点场所,学生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人群脑卒中发病规律和特征。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对脑卒中进行登记,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3—2011年脑卒中发病登记资料。结果深圳市宝安区2003—2011年脑卒中新发病例22268例,其中男性发病13177例,女性发病9091例,性别比为1.45:1,常住人口脑卒中发病率为77.54/10万,男性为95.86/10万,女性为60.72/10万;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2.2±16.5)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7.0±17.0)岁,男性发病年龄比女性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2,P〈0.01);2003—2011年脑卒中标化率呈上升趋势(x^=1018.423,P〈0.01);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X^2=289918.1,P〈0.01),40岁以前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快速升高,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宝安区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占68.38%。结论深圳市宝安区近9年脑卒中发病呈上升趋势,男性及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9.
1 乙脑发病概况 铜川市1960年开始实行乙脑病例报告,到2006年底累计报告乙脑病例628例,死亡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0/10万,死亡率为0.24/10万,病死率为8.60%。1960—1969年乙脑报告发病率为0.4/10万~3.16/10万,病死率为21.43%;1970—1979年发病率为2.72/10万~11.10/10万,病死率为11.11%;1980—1989年为7.15/10万~1.67/10万,病死率为7.69%;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大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巩固大连市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成果。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及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全年共报告AFP病例22例,报告发病率为2.68/10万,达到了卫生部要求的大于等于1/10万标准,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报告的AFP病例中,有2例经省级专家组确诊为“服苗后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所有病例均为脊灰野病毒阴性。报告的22例AFP病例中,城乡地区分布、年龄分布和季节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分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连市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分析大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新发病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治工作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大连市2010年新发急性乙肝病例上报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道517例乙肝新发病例,发病率为8.5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各月均有发病,季节性分布不明显:甘井子区发病率最高,为13.43/10万:家务待业占发病总数的32.11%,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92:1;30~34岁发病专率最高,为0.24/10万。结论需加强重点人群乙肝疫苗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甲型肝炎疫苗免疫前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比较沙县在甲型肝炎(甲肝)疫苗免疫前后甲肝的发病情况,对本站疫情定收集的1990~1997年报告的882例甲肝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疫苗免疫前甲肝发病率在63.36/10万~99.90/10万,免疫后为16.20/10万~21.87/10万,免疫前后平均发病率之比为422:1。按<15岁、15~44岁和≥45岁分组,发病率下降最明显的是<15岁,其次是15~44岁和≥45岁,依次下降了91.9%、70.1%和37.1%.工人、农民、学生(大、小、小学生)不同职业人群,以学生下降最明显,农民下降不明显,存在差别的原因可能是甲肝疫苗接种率的高低。甲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为1:95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东莞市1992—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东莞市1992—2007年流脑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2—2007年东莞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42例,死亡9例,发病率在0.04/10万~0.72/10万之间。流动人口流脑的发病率(0.24/10万)高于本地人口(0.09/10万)(P〈0.01);沿海片区发病率最高,为0.36/10万。2—4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65.49%。16~25岁组病例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9.86%。工人和民工发病较多,分别为67例和46例,占总病例数的47.18%和32.39%。结论东莞市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对流动人口进行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加强流脑监测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1~2010年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1~2010年大连市累计报告422015例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63.28/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981年为1253.25/10万,1991年为234.23/10万,2001年为254.54/10万,2010年为28.51/10万。422015例肠道传染病病例中,细菌性痢疾占66.80%,甲肝占32.29%,伤寒和副伤寒占0.79%,霍乱占0.11%,阿米巴痢疾占0.01%,脊髓灰质炎只有9例;7~10月发病的占55.52%,其中细菌性痢疾7~10月发病的占69.30%,甲肝1~6月发病的占59.06%;男性、女性分别占57.80%、42.20%;0~4、5~14、15~34、35~54岁分别占14.63%、14.36%、42.48%、19.29%。1981~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肠道传染病城区与郊县(市)分别为341.80、172.35(P〈0.01);其中细菌性痢疾城区、郊县(市)分别为243.70、97.34(P〈0.01),甲肝城区、郊县(市)分别为95.02、73.44(P〈0.01)。[结论]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与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5—2011年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1年镇海区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1年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29.79/10万,每年4~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以城乡结合部蛟川街道发病率最高,为49.40/10万,九龙湖镇最低,为12.11/10万。20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3.27%,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1.70%,流动人口占总病例数的59.32%。结论:为进一步做好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探索和完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症状监测工作,提高高危人群腮腺炎或麻腮风疫苗的常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8-2014年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西安市甲肝发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度值方法分析甲肝发病的季节特征,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8-2014年西安市共报告甲肝病例572例,年均发病率为1.00/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0.61/10万);2008-2014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48.13,P<0.001),2011-2014年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6.82,P=0.010)。各年份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中心城区(1.14/10万)及城乡结合区(1.19/10万)的年均发病率都明显高于郊县(0.7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且发病集中在东北方向。病例主要集中在20~69岁,占总病例数的71.68%;病例的发病高峰年龄有后移现象。男女性别比为1.60:1;病例以农民为主(30.24%),其次为离退人员(16.78%)、学生(10.50%)。西安市18月龄~6岁儿童甲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89.84%。2009年报告甲肝暴发疫情1起。结论 西安市甲肝处于低流行状态,但近3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应加强疾病监测、加大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并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充高坪区1999—2008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充市高坪区1999—2008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南充市高坪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18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6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5~10岁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6.78%,10岁组发病数最高,发病专率为39.06‰,10年间,2007年发病数最高(331例),年发病率为56.43/10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2008年发病数最低(9例),年发病率为1.5/10万。季节高峰分别在4~6月和12、1月,各占病例总数的58.35%。14.84%。结论南充市高坪区存在麻疹疫苗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高,发病率仍然居高的现象。为降低发病率,减少麻疹暴发或流行,进一步提高基础免疫质量,完善加强免疫措施,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是控制麻疹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控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对甲肝三间分布、疫苗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1996~2011年平顶山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3.43/10万~17.4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7.25/10万,2004~2011年共报告甲肝3 249例,年均发病率为8.20/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3.55/10万,2007年最高17.40/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7~9月份,农村高于城市,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46,P< 0.001).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共1 647例,占病例总数的50.69%,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学生发病最多,为1186例,占发病总数的36.50%;其次为儿童和农民,分别占36.23%和21.42%.结论 防治甲肝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许昌市水痘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1年许昌市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1年累计报告水痘528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82/]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为7.12/10万~32.06/10万,不同年份报告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O.0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鄢陵县最高,为53.57/10万;5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报告发病率比为1.57:1;3~8岁年龄段报告发病率较高,4岁最高;20~30岁报告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学生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7.16%。[结论]许昌市水痘报告发病率较高,应加强以预防接种为主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4--2010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2004--2010年甲肝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广东省共报告甲肝病例12116例,甲肝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从2004年的2.3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29/10万。全年均有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2004--2010年报告病例总数居前5位的市分别是广州、佛山、深圳、江门和东莞,合计报告6181例,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51.02%。男性报告8367例.女性报告4045例,男女发病数性别比为2.07:1。30~34岁午龄组病例数最多,报告1436例,占11.85%。2004—2010牟甲肝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工人、家政人员,分别报告3474例(占28.67%)、l863例(占15.38%)和1225例(占10.11%)。结论广东省甲肝进入低流行状态,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