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璞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7):96-96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口腔颌面疾病中其发病率约占第四位,在人群中发病率为28%~88%[1]。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周围肌肉疼痛,下颌关节运动异常,关节运动时伴有杂音和弹响。本文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4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手法正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法正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30例,给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和下颌关节整复手法治疗,一周2次,共治疗12次。结果临床治愈18例(60.0%),显效5例(16.7%),好转3例(10.0%),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为86.7%。结论手法正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牙合创伤症的调磨的疗效。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理疗)30例和观察者(牙合创伤症的调磨加局部理疗)3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运动,患者满意率及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下颌关节运动好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却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病变的实质是退行性变。而退行性关节病与组织所受的负荷异常密切相关。颞下颌关节是负重关节,其负重主要来自于咬合功能相关咀嚼肌的收缩。渐进性咬合紊乱导致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改建异常的结果。牙合创伤症造成渐进性咬合关系紊乱,是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正确的调磨,恢复或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选择TMD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下颌运动分、肌肉压诊分、肌肉触压痛指数、颞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可明显缓解TMD的各种症状,尤其是在改善下颌运动和缓解肌肉疼痛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mandibular JointDusturbences Syndrome,TMJDS)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但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故治疗较为棘手。我科1997年至今收治TMJDS患者265例,现将  相似文献   

6.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传统疗法效果不佳,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银质针肌肉导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经1~1.5年以上观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利多卡因混悬液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26例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11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6.8%,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利多卡因混悬液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高,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系统,引起咀嚼肌群平衡失调等一系列改变。采用微波并中频电和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颞下颌关节紊乱与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疼痛特点,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急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56例、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5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量表使用包括模糊数字评分方法、McGill疼痛调查量表。结果模糊视觉评分方法:静息状态下急性与慢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功能状态下,急性组患者的疼痛感高于慢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Gill量表显示,两组患者均出现有胀痛、持续固定痛,在刺痛、牵扯痛等评价方面有一定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与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均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且对生活工作等有较大的影响,患者的疼痛描述词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赵仲和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14-1314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行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行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d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优于穴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又叫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来国际上广为接受的应用的名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多发生在2050岁的青壮年,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咀嚼肌肌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症状。可单独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群也可二者皆累及,但又不是指那些具有上述症状但病因清楚的疾病。TMD多数为功能紊乱性质,也可累及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器质性破坏。笔者自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本病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卫华  陈蔚  林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15-216
目的探讨在固定正畸治疗中采用玻璃离子垫打开咬比其他方法打开咬是否更易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方法选择39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在正畸前、正畸中、正畸结束时对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状况进行评分,从而比较二种不同打开咬的方法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正畸中及正畸结束时颞下颌关节状况评分分值比正畸前均有所升高,但两组之间的分值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中采用玻璃离子垫打开咬并不比其他方式打开咬更易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龋病、牙周病和牙颌畸形,居口腔疾病的第四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故其治疗方法多采用综合治疗。现将我教研室与中医研究室从1988—01~1989~12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不同诊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选择初次就诊的46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计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同诊断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并应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Ⅰ、Ⅱ、Ⅲ类诊断OHIP-14中文版总分分别为(55.25±8.13)、(34.48±10.71)及(43.54±9.27),各类诊断OHIP-14中文版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疼痛相关的诊断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8例,采用关节上腔注射方法,注入透明质酸钠,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结果36例患者张口度明显改善,仅有2例效果不理想,有效率95%。结论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能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病出现的临床症状,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 ,此病最为多见。好发于青壮年 ,以2 0~ 3 0岁患病率最高。开始发生在一侧 ,有的可逐渐累及到两侧。本病多属功能紊乱 ,但也可由结构紊乱或器质性破坏引起。功能紊乱的病员也可在后期发展成关节结构紊乱 ,甚至出现器质性破坏。临床主要表现为开口度异常 ;开口型异常 ;开闭运动出现关节绞锁等。有开口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 ,一般无自发痛。但是有的病员在症状发作时 ,也可有自发痛。本病包括在痹证范畴。笔者从1996年运用中医药外治方法治疗 3 5例 ,临…  相似文献   

17.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系统,具有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总称,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微波配合碘离子导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0例,并与单纯采用微波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口腔门诊常见疾病,讫今为止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疼痛门诊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磁场疗法联合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2000年9月至2007年3月我院门诊确诊的130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应用磁场疗法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65例单纯应用磁场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3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5)。结论磁场疗法联合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多属功能障碍性病变,但也可由结构紊乱或器质性破坏引起,功能紊乱的病员可在后期发展成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出现关节器质性破坏,自1989年一1992年,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了54例该病患者,疗效显著,现在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4例中,咀嚼肌痉挛20例,关节盘后区损伤20例,翼外肌功能亢进(颞下颌关节区弹响)14例,药物为:强的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