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子宫肌瘤、输卵管妊娠、不孕和胎儿畸形妇女风疹病毒(RV)近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80例子宫肌瘤、312例输卵管妊娠、85例不孕、35例胎儿畸形和110名孕前检查的健康妇女的静脉血标本进行了RV-IgM检测。结果在子宫肌瘤、输卵管妊娠、不孕、胎儿畸形妇女中,分别检测出RV-IgM阳性标本,5例、6例、2例和4例,阳性率分别为1.32%(5/380)、1.92%(6/312)、2.35%(2/85)和11.43(4/35);在110例健康妇女中未检测出RV-IgM阳性标本。结论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畸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孕妇风疹病毒(RV)近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382名孕妇和 125名孕前检查的健康妇女静脉血标本进行了RV-IgM检测。结果在9382名上述孕妇中检测出RV-IgM阳性标本50例, 阳性率为0.53%,在125例健康妇女中未检测到RV-IgM阳性标本。结论在孕妇中风疹病毒有一定的近期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自然流产妇女风疹病毒近期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自然流产妇女风疹病毒(RV)近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20名自然流产妇女和128名孕前检查的健康育龄妇女静脉血标本进行了RV-IgM检测。结果在1820名上述自然流产妇女中检测出RV-IgM阳性标本41例,阳性率为1.65%,在128例健康育龄妇女中未检测到RV-IgM阳性标本。结论在自然流产妇女中风疹病毒有较高的近期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孕前及孕早期育龄妇女进行风疹病毒定量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孕前及孕早期妇女风疹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孕前及孕早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5月~2018年4月来我院进行孕前检查和孕早期建卡的1052例育龄妇女进行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中RV-IgM总阳性率为0.86%,RV-IgG总阳性率为80.13%。曾经感染过风疹病毒或接种疫苗有保护性抗体(IgM-/IgG+)总体比例为79.46%(836/1052),对风疹病毒易感的妇女(IgM-/IgG-)总体比例为19.68%(207/1052)。孕前组及孕早期组(IgM-/IgG-)比例分别为9.20%、27.07%,总体比例为19.68%;(IgM-/IgG+)比例分别为89.43%、72.45%,总体比例为79.46%;(IgM+/IgG-)比例分别为0.46%、0,总体比例为0.19%;(IgM+/IgG+)比例分别为0.92%、0.49%,总体比例为0.67%。孕前组RV-IgM及RV-IgG阳性率高于孕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IA法对风疹病毒IgM 抗体和IgG抗体的准确检测,为诊断和随访风疹病毒急性感染,评估孕前及孕早期育龄妇女的免疫状态,以及为可疑育龄妇女选择适当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和依据。RV-IgG 阳性率较高,对育龄妇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治重点可放于RV-IgG阴性的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5.
风疹病毒感染与出生缺陷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疹病毒(RV)感染与孕妇流产、死(畸)胎的关系。对160例RV感染孕妇和861例对照者进行了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胶体金标法检测RV-IgM特异性抗体。结果RV-IgM阳性组出生缺陷、胎死宫内、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明显高于RV-IgM阴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V感染与孕妇死(畸)胎和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来本院遗传门诊就诊的孕前妇女359例TORCH(TOX、RV、CMV、HSV)感染的情况,探讨孕前筛查TORCH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怀孕提供必要的临床资料。方法用意大利LIAISON全自动定量化学发光仪对359例孕前妇女同时进行TORCH-IgM及IgG抗体的检测。结果TOX-IgM、RV-IgM、CMV-IgM及HS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5.8%、1.5%及8.9%;TOX-IgG、RV-IgG、CMV-IgG及HS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0.5%、76.9%、81.5%及81.0%。结论孕前妇女存在一定的TORCH病原体感染,应加强各病原体的检测与预防,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370例孕前检查女性TORCH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目前孕前检查女性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感染状况,为孕前优生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前妇女血清RV、CMV、TOX的IgG、IgM抗体.结果 370例孕前妇女RV-IgG阳性率为91.62%,CMV-IgG阳性率为88.64%,CMV-IgM阳性率为1.08%,TOX-IgG阳性率为4.59%,TOX-IgM阳性率为1.35%.TORCH感染与籍贯及文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风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人数超过检测人群的88%,应早期接种疫苗,避免感染的发生.弓形虫的感染率超过检测人群的4.5%,建议孕前妇女远离宠物.孕前进行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IgG、IgM的检查意义重大.提前检测,避免感染期怀孕,有助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的概率,降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生四项(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包括弓形虫病毒(TOX)、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对该项目的检测不仅可用于了解妇女对这几种病毒的免疫状况,从而指导孕前妇女怀孕的时间及注意事项,达到优生的目的。还可用于新生儿是否被感染的筛查。本文对新生儿以上4项感染进行了检测,观察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80例可疑感染的新生儿抽取静脉血进行TOX,HSV-2,RV,CMV的抗体IgM、IgG检测。结果共检出TOX-IgG阳性0例(0%);HSV-2-IgG阳性0例(0%);RV-IgG阳性251例(89.64%);CMV-IgG阳性211例(75.36%);TOX-IgM阳性0例(0%);HSV-2-IgM阳性0例(0%);RV-IgM阳性3例(1.07%);CMV-IgM阳性8例(2.85%);以IgM阳性视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早期感染以RV和CMV为主,临床特点: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早产儿。结论新生儿早期感染危害性大,对可疑患儿进行筛查是必要的可获得早期诊断预防此类感染应该从母亲孕期就开始重视。新生儿优生4项的血清学抗体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重庆市孕前育龄妇女风疹病毒和弓形虫IgM和IgG抗体感染阳性率,为计划生育孕前门诊、遗传和优生咨询门诊指导优生,降低先天畸形儿出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重庆地区1509例16-49岁孕前育龄妇女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风疹病毒和弓形虫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检测。结果风疹病毒IgM阳性率0.46%,风疹病毒IgG阳性率75.21%,弓形虫IgG阳性率14.78%,弓形虫IgM阳性率0.27%。结论风疹病毒和弓形虫是造成胎儿先天畸形的原因之一,建议每一位妇女在孕前都应检测风疹病毒抗体和弓形虫抗体,以降低宫内感染率和先天畸形儿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2万例育龄妇女孕前TORCH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孕前妇女TORCH感染情况,对筛查出的风疹病毒抗体阴性者,通过注射风疹疫苗,获得主动免疫后再怀孕,对弓形虫抗体阳性,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者,转诊到相关医疗单位进行治疗,以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方法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对20000例孕前妇女的血清进行TORCH病原体IgM检测。结果TORCH-IgM总阳性1784例、阳性率8.92%,单项病原体感染1395例、阳性率6.98%,合并感染(两种以上病原体)389例、阳性率1.95%。总Tox-IgM阳性419例、阳性率2.09%,RuV-IgM阳性825例、阳性率4.13%,CMV-IgM阳性423例、阳性率2.12%,HSV-Ⅰ-IgM阳性422例、阳性率2.11%,HSV-Ⅱ-IgM阳性233例、阳性率1.17%。结论孕前妇女TORCH检测对预防宫内感染和畸形胎儿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将TORCH检测作为孕前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风疹易感水平和近期感染状况,为预防先天风疹感染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生物蛋白芯片技术对2986例孕前妇女及863例孕期妇女(包括725例正常妊娠和138例异常妊娠)进行风疹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结果80.27%的孕前妇女具有免疫力,4.99%孕前妇女为风疹近期感染,14.03%妇女对风疹易感。89.00%的孕期妇女具有免疫力,1.96%孕期妇女为风疹近期感染,7.76%妇女对风疹易感。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的风疹近期感染率和易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797、23.846,P〈0.001);不良妊娠与正常妊娠之间风疹近期感染率和易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30.635、4.174,P〈0.05);市区与农村的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在风疹近期感染率和易感率比较无明显不同;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风疹近期感染月份分布均以5月最高。结论本地区孕前妇女风疹感染率高;风疹感染与不良妊娠密切相关:市区与农村妇女的风疹易感水平和近期感染状况相当。对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同时检测风疹特异性抗体IgM、IgG可以正确判定妇女的免疫状况,有效预防、主动发现并合理处理孕妇感染,从而降低风疹感染率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梅州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为孕妇保健和计划生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4538例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结果弓形体(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U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0%、1.70%、1.15%、8.14%,梅州地区孕妇HSVⅡ感染率最高,TOX次之。结论孕妇TORCH感染的筛查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建议在妇女孕前进行TORCH感染筛查,重视高发病原体感染的预防,计划受孕,以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开封市鼓楼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降低本地区出生缺陷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抽取近三年鼓楼区申请生育指标的孕妇及优生门诊要求生育指导的孕前妇女静脉血2ml,检测TOX,CMV,HSV-Ⅱ,RV-IgM及部分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结果 TOX-IgM阳性率为0.39%,RV-IgM阳性率为0.72%,CMV-IgM阳性率为2.33%,HSV-Ⅱ-IgM阳性率为0.62%,HBV表面抗原阳性率为5.04%。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除了巨细胞病毒的IgM阳性率与国内报道接近,其它病毒的IgM阳性率均低于国内报道。孕妇的感染率较孕前妇女为低。  相似文献   

14.
韶关地区胎儿风疹病毒感染PCR诊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风疹病毒-聚合酶性反应(RV-PCR)技术对503例孕10-20周无风疹症状的妊娠妇女及460例非孕妇女血液标本进行风疹病毒RV-RNA测定,对孕妇RV-RNA阳性者进而检测其羊水中的RV-RNA,对胎儿风疹病毒先天性感染作出产前诊断。结果:503例孕妇血液标本中RV-RNA阳性者26例,检出率为5.17%,460例对照组非孕妇女血液标本中RV-RNA阳性者5例,检出率为1.09%,两者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01)。揭示孕妇是风疹病毒的易感人群。对26例外周血RV-RNA阳性的孕妇,其中20例羊术检出RV-RNA占76.92%。另外6例羊水中未检出RV-RNA。对这20例孕妇引产后追踪检测的结果与产前诊断符合。该方法能预防RV母婴垂传播和由此引起的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庆地区孕前及孕早期妇女风疹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状况,为孕前门诊、遗传和优生咨询门诊指导优生,降低先天畸形儿出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700例孕前及孕早期女性开展风疹病毒lgG和IgM,巨病毒IgG和IgM抗体检测,分析孕前和孕早期女性巨细胞病毒与风疹病毒的感染率。结果巨细胞病毒不同年龄段间易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对象风疹的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在35岁~39岁易感率最高,为13.66%。结论应加强对高危年龄段孕妇的筛查。对于筛查结果IgM为阳性的孕妇应采取羊水、脐血或绒毛组织进行胎儿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孕前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8年9-12月进行孕前体检的1 254例孕前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检查,包括阴道炎、急性宫颈炎、盆腔炎、性传播性疾病,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孕前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达23.76%,年龄大、怀孕次数多、丈夫有性伴(≥2人)及有生殖道感染(RTI)自觉症状是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和卫生习惯好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RTI是孕前妇女的常见及多发病,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关系密切,应通过宣教提高孕前女性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善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洁性行为,从而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7.
沂南地区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沂南地区妊娠期妇女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了解TORCH-IgM感染对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通过对孕期发生不良妊娠的466例妇女来站做TORCH四项病原体血清学检测分析,随机抽取同期来站做围产期保健的正常妊娠的妇女46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不良妊娠孕妇的TOX-IgM、RV-IgM、CMV-IgM、HSVⅡ-IgM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妇女(P<0.01)。结论 TORCH感染是导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孕前进行TORCH-IgM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检测出TORCH阳性的高危人群采取积极治疗、跟踪随访、优生指导等综合管理措施,能明显降低宫内感染和胎、婴儿传播的机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乌鲁木齐正常妊娠妇女和不同自然流产次数妇女血清TORCH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420例正常妊娠组妇女、451例1~2次流产组妇女和430例≥3次流产组妇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TORCH系列,包括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gM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正常妊娠组TOX、CMV、RUV、HSV IgM阳性率分别为2.62%、5.24%、3.10%、6.67%,阳性率合计为17.62%;1~2次流产组妇女中上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0%、9.53%、7.76%、13.53%,阳性率合计为37.92%;≥3次流产组妇女上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9%、4.42%、3.95%、7.44%,阳性率合计为19.30%。1~2次流产组女性TORCH感染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而≥3次流产组妇女TORCH感染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1~2次自然流产的女性流产发生可能与TORCH感染有关,≥3次自然流产的女性流产发生与TORCH感染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建议在孕前进行TORCH感染筛查,尤其是对1~2次自然流产的女性,应重点筛查,做好孕期预防保健工作,以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弓形虫病毒(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的感染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90例可疑新生儿早期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TOX、CMV、RV抗体的检测,仪器为美国ABBORT公司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结果 TOX-IgG阳性18例(3.67%),TOX-IgM阳性0例(0%);CMV-IgG阳性242例(49.38%),CMV-IgM阳性16例(3.26%);RV-IgG阳性364例(74.28%),RV-IgM阳性2例(0.41%);以IgM阳性视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早期感染以CMV和RV为主,未见TOX感染;临床特点以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异常、新生儿肺炎、胎儿发育迟缓、贫血、先天畸形及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结论 CMV为新生儿早期先天性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特点多样化,可造成新生儿多系统损害,危害性大,对可疑新生儿早期患者应尽早进行检测,以获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和异常妊娠妇女血清TORCH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851例妊娠(包括3449例正常妊娠和402例异常妊娠)妇女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 3449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清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UV)及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2%、0.20%、1.88%,总阳性率为2.41%;402例异常妊娠妇女TOX、RUV、CM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8%、2.74%、9.20%,总阳性率为15.42%。异常妊娠妇女TOX、RUV、CMV的IgM阳性率以及TORCH感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密切相关,应重视TORCH感染的早期筛查和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