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园建筑的绿色生态化发展是贯彻实施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展示中心设计为例,对校园绿色建筑进行了一次设计探索。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校园绿色建筑的相关背景。提出发展校园绿色建筑的意义。其次结合对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针对性的阐述了方案的绿色设计策略,并模拟分析绿色策略的实施效果。最后结合方案简要总结了校园建筑的绿色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使用感性工学语义差异法对使用者进行测试,并通过量化分析探讨导向设施造型与其所在大型建筑造型之间的形态相关性设计策略。首先将立地式导向设施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划分为7大类型及29种关键要素。并以大型高铁站为例,依据时间维度划分了7种差异的大型公共建筑风格类型,进而以其中"当代风格"子类型建筑风格为例,使用感性工学语义差异法对用户测试,采集导向牌形态要素与该类型建筑方案图片之间的形象关联与匹配度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平均值和要素分布的统计分析及使用皮尔森关系数算法进行要素类型影响度的排序,明确导向设施形式中与当代风格建筑关联最为密切的关联性设计特征,并为此类量化研究提出相关技术路线和方法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百度热力图为基础,获取百度热力图并对其赋值量化分析,观测校园空间的人口活力值,对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的校园建筑与绿地的人口活跃度进行分析、评价与研究,并论述其原因。通过分析广州大学教学区空间的使用强度规律和使用者行为特点,提出关于岭南地区高校建筑与绿地高效结合的设计策略,为高等学校教学区的规划或更新改造,绿化、基础设施的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办学规模和开放性的不断扩大,校园使用者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校园已渐渐成为能源消耗聚集区。同时,绿色能源技术从单项发展到系统集成;建筑实践也从单体转向整体群落。以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为例,优先考虑区域的气候特点,运用被动式设计与主动式技术相结合的节能策略。从体验低碳建筑开始,延伸至绿色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实践,并通过对近3年建筑能耗部分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分析,提出校园绿色系统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垂直校园与校园建筑综合体的发展已促使校园空间布局模式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本文基于笔者一系列南方校园建筑综合体创作实践,归纳并提出"三重式"设计策略,通过结合实际案例从功能空间重组、场所形态塑造等方面解析这一策略的具体应用,以说明该策略有助于达成南方校园建筑空间与功能机制、景观要素、气候特征的有机统一,实现校园空间秩序、场所活力、地域形态的关联契合。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建筑在使用者和建筑形式上都与其他建筑存在较大差别,结合中小学生的生理、行为特点,针对上海中小学建筑的节能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提出了中小学建筑控制夏季得热的节能设计策略和控制冬季散热的节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丁家信 《安徽建筑》2024,(2):26-27+79
对当代学校的设计,不应仅限于关注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注重校园内部空间营造,同时应当以城市设计的视野重新审视高品质校园在城市中的角色。新时代的校园建筑,不再是单一的学习空间,而是一个更适合青少年探索知识与未来的成长基地。文章以岳西县城西义务教育学校项目为例,设计合理高效的整体规划顺应教学理念发展的同时,协调校园周边城市景观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在城市与校园的相互塑造中,最终形成一座园中之校、校中之园。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对深圳8栋办公建筑使用者进行调研,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办公室使用者行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模型,来验证推行绿色建筑发展与培养使用者环保意识及行为的潜在相关性。总结使用者偏好的设计策略,并辅以针对绿色建筑从业者的访谈,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优化方向,为中国绿色办公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维度是从具有关联性的整体层面对当前复杂建筑、规划与景观现象的一种认识与解读手段。在区域维度下,设计的视角从客体内部的系统建构转移到区域系统的关联建构上,诸条件要素由离散状态演变为区域维度内的关联状态,提取结构性特征,塑造主导秩序;区域维度从观念上来说是建筑、规划、景观一体化的共生视野,从实践角度来说是"淡化个体、循序演进、内外协同"的设计路径,以期为设计创作和专业教育提供一种理论补充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LEED白金级认证绿色建筑——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体验式学习大楼的绿色设计策略及其用户使用体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建筑评价及设计过程的着眼点应从单一的绿色技术层面转向关注建筑使用者主体,注重绿色技术设计的整体性和适应性策略,从而在环保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用户的环境体验与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CoDesign》2013,9(3-4):171-190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usability-related decision-making in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 to prevent usability problems in the final product. Those decisions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knowledge those teams have of future use situations and expected usability issues. Our previous research showed that design team members often implicitly hold this type of knowledge, but do not share it within the team. This lack of a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product use negatively influences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iterative development of a set of guidelines to support design teams in sharing knowledge of product use through the generation of flexible, explicit and evolving frames of reference. A series of studies in which the guidelines were evaluated suggest that particularly the activity of collaboratively creating the explicit frame of reference contributes to a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product use.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建筑设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结构的创新,那么在新的世纪里,结构设计会着眼于哪些方面呢?笔者用五个"化字"来概括。它们是结构设计性能化、构件形式艺术化、加工制作零件化、材料选择功能化、抗弯应力最优化。本文结合郑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对这几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城市设计思潮备忘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城市设计的多种概念和主要特征 ,探讨了成果设计与过程设计、场所设计与项目设计、规划控制的设计等城市设计中的前沿课题。对随城市认知变化的日本城市设计思潮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苏磊  曹毅 《山西建筑》2008,34(4):330-331
从交通部自然生态保护理念、施工方便、安全以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养护、维修等各方面论证了施工图设计阶段较初步设计阶段方案进行了调整是合理的,可供桥梁设计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居住区的理解出发,并结合实例,笔者认为从住宅区规划阶段就应该开始进行积极地生态化设计,以整合住宅区单体和规划两个方面的各种技术措施.根据实践提出了从交通体系的优化、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最大化等方面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具体策略以及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从设计背景到概念解、再到空间转化的设计过程,并结合竞赛获奖方案,阐述了具体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要点,指出源于生活的设计观在学生设计竞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马立东 《建筑科学》2003,19(6):20-23
北京盛福大厦为地下三层,地上25层,建筑高度为82.35m,以写字办公为主要功能的高层建筑。文中阐述了该大厦的规划设计构思以及建筑设计特点。在规划设计方面,介绍了如何协调用地相对狭小与极高的建设规模,以及区域城市景观与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这两个难题,成功地处理好了与亮马河、燕莎中心建筑群的环境协调问题。在建筑设计方面,介绍了该大厦独特的外观造型,采用的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从而达到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高度融合。北京盛福大厦成功的设计经验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蒋超英 《华中建筑》2005,23(6):77-78
该文分别从建筑布局、户型设计、建筑风格及园林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佛山“月亮湾”高层住宅群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陈骏  许甘芸 《山西建筑》2006,32(15):305-306
根据老城区的具体情况以及人民巷的现状,介绍了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从分幅设计、绿化及节点设计论述了人民巷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效益分析,提出了有关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设计导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城市设计由设计语言转译为管理语言的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导控作用得以发挥的媒介,它将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本文从释义、本质与作用、编制与表达等方面对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述,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