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天津滨海新区某区域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次氯酸钠(NaClO)代替液氯消毒后引起的出厂水水质变化和供水管网余氯变化进行了分析,以实现对NaClO消毒工艺运行参数的优化控制。结果表明,NaClO代替液氯消毒仅导致出厂水的p H值略有增加;当NaClO平均投加量达到20 mg/L左右时,出厂水余氯范围可保持在0. 70~0. 90 mg/L,管网末梢余氯均满足≥0. 05 mg/L的国家标准要求;对长距离供水区域可采取单独补氯消毒,补氯后出厂水余氯范围应保持在0. 90~1. 10 mg/L,可有效提高该区域的管网末梢余氯。  相似文献   

2.
针对氯胺消毒的给水管网中发生硝化作用造成末梢水总余氯不达标等水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根据实验室烧杯试验结果,提出了对给水管网进行纯氯气消毒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定期对氯胺消毒的给水管网进行纯氯消毒,能有效提升管网末梢水水质,同时减少了净水生产消毒药剂的消耗。据统计,在控制出厂水总余氯保持1.0~1.2 mg/L的条件下,定期对给水管网实施纯氯消毒,可使管网末梢水总余氯平均值由0.06 mg/L提升至0.42 mg/L,另一方面生产氯耗下降约4%,生产氨耗下降约12%。  相似文献   

3.
以郑州市现状水力模型为基础,对软件水力追踪和水质模拟功能进行开发及应用,可实现管网水龄计算、余氯衰减模拟、供水区域追踪等功能。建立管网余氯模型,可模拟管网中余氯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情况,可为南水北调通水后管网"黄水"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模拟以及结合研究成果预测水质风险区,可提高应对水质风险能力。同时,可根据管网水中余氯衰减情况和管网末梢的余氯水平,指导水厂加氯量。  相似文献   

4.
黄强 《城镇供水》2021,(6):28-34
21世纪初,许多大型城市开始全面推进郊区集约化供水以对水资源进行高效配置,但由于部分配水管网过长易造成管网末梢总氯衰减幅度过大的问题.氯胺消毒因可有效减缓总氯的衰减,同时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从而逐渐成为代替氯进行二次消毒的选择,但氯胺消毒易导致管网硝化和含氮类消毒副产物生成的风险增加,从而影响管网水水质.本研究通过模拟计算配水管网中总氯衰减动力学对奉贤区增压泵站补氯补氨量进行优化,同时监测出水亚硝酸盐和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确定该地区增压泵站补氯方式优化方案,实现对氯的精准补加.  相似文献   

5.
《供水技术》2021,15(1)
针对氯胺消毒供水系统,分析了氯胺消毒工艺的产生背景、应用情况。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发现管网发生硝化反应与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产生是氯胺消毒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一步针对管网水余氯浓度合理管控,从水厂控制手段与管网控制手段两方面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管网水余氯衰减控制策略,并结合美国派内拉斯县实践经验,论述了管网水余氯浓度维持的成套处理措施。最后,指出未来需要对消毒剂调整的影响作用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以天津某水厂为例,针对管网余氯偏低的情况,分析了水厂近3年加药量,出厂水和管网水余氯、氨氮、氯氨比,以及管网水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对管网余氯和氨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在只增加出厂水余氯含量的情况下,由于管网中硝化反应的发生,使氨氮含量降低,从而导致管网余氯偏低。  相似文献   

7.
以某市第二水源工程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余氯和茵落总数,考察了氨、氯质量比和出厂水余氯浓度对长距离给水管网氯胺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氯质量比为1:4.5时,通过适当提高出厂水余氯浓度,可以有效改善长距离输水管网中的水质,避免增加中途加氯设备,以及便于水厂管理。  相似文献   

8.
对海宁市第三水厂的加氯系统进行了改进,在清水池进口处增设余氯监测点,并将控制加氯量的比例控制器和PID控制器替换为自适应控制器。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器可根据流量、余氯值、滞后时间等参数的变化来自动控制清水池前加氯量和出厂水补氯量,确保清水池出口余氯值和出厂水余氯值稳定在设定范围内,并减少了氯耗和加氯次数,延长了加氯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市供水管网建模系统,通过控制出厂水余氯、二次加氯点、二次加氯浓度3个因素,模拟分析了R市供水管网余氯浓度分布特点与变化规律。管网余氯实测结果表明,低余氯区域与模拟系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模拟系统中,通过降低出厂水余氯浓度,同时在低余氯区域上游进行二次加氯,有效缓解了管网余氯分布过高或过低问题,降低了10. 0%~34. 0%的消毒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4台BAR反应器串联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形成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实际管网中的水质变化加以比较.测定显示,BAR4中首先出现氨氧化菌(AOB)生长、氨氮降解和硝酸盐氮浓度升高现象;当AOB数量稳定后,模拟管网中的氨氮浓度沿程降低,生物膜及悬浮态AOB数量、亚硝酸盐氮浓度沿程升高到一定值后降低.发生严重硝化的实际管网末梢pH值较出厂水的降低了0.7,出厂水余氯(3.0 mg/L)已不能控制管网中的硝化作用.由于受AOB检测手段的限制,应综合考虑氨氮、余氯、pH值及不同管网点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来判断管网中是否发生了硝化现象.研究表明,4台BAR反应器串联可以模拟发生硝化作用的实际管网中水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地研究多水源供水管网中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运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对某大城市局部供水管网进行供水区域划分,并结合MFC开发系统将每个供水区域以界面形式显示出来。运用EPANET 2计算管网节点水龄值和余氯值,并用实测余氯值进行参数率定。以每一个供水水源为起点、其供水区域内的管网末梢为终点,将每个节点余氯值和水龄值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这为进一步应用节点水龄评价管网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水质安全保障及供水系统的调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供水管网水质评价体系中,节点水龄和余氯浓度是评价供水管网水质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某区供水管网为例进行分析,在建立水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Water GEMS建模软件构建水龄分析模型和余氯浓度分析模型,对管网进行水力和水质的动态模拟。通过对管网不同点的水龄和余氯浓度模拟结果变化的分析,总结出了管网节点水龄突变型、周期性、线性递增的变化规律和管网整体余氯浓度呈衰减变化的规律;并归纳出了某一节点水龄与余氯的负相关关系,为评价管网水质情况及管网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消毒过程中氨氮对氯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水厂将地下水与管网水混合作为原水,直接加氯后进入清水池,运行中发现清水池出水中的余氯值变化不规律,有时会出现加氯量越多,出水余氯反而越少的现象.通过静态加氯试验验证了氯耗波动的事实,并与氨氮配水试验作对照,发现原水水样与氨氮配水的加氯曲线存在相似性;通过对折点加氯曲线的分析以及与原水加氯曲线的比较,认为原水加氯符合折点加氯特性,氨氮和管网来水中余氯的变化是造成氯耗不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
目的分析2006—2016年常州市政供水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的p H、浑浊度及余氯检测结果,为开展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6年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常州市区3家市政供水水厂的出厂水以及21个管网末梢水监测点进行每月1次的p H、浑浊度及余氯的实验室检测数据收集,并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家市政供水水厂出厂水的p H、浑浊度及余氯均值分别为7.57±0.22、0.28±0.18(NTU)及0.59±0.14(mg/L),合格率均为100%,p H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108),浑浊度及余氯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1个市政供水末梢水检测点的p H、浑浊度及余氯均值分别为7.59±0.23、0.35±0.18(NTU)及0.32±0.21(mg/L),合格率均为100%,p H、浑浊度及余氯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家市政供水出厂水、末梢水的p H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96),而浑浊度均值出厂水显著低于末梢水(P<0.05),余氯均值出厂水显著高于末梢水(P<0.05)。此外,出厂水以及末梢水的p H、浑浊度及余氯各月份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掌握市政供水水厂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的p H、浑浊度及余氯均值及其变化规律可为设置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预警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温T、总有机碳TOC及初始氯浓度C0对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kb的影响;通过管网水质模拟中试装置探究初始氯浓度、流速对管网总余氯衰减的影响;推算管壁余氯衰减系数kw,并分析余氯、细菌总数、浊度及UV(254)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一级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管网总余氯衰减变化,在主体水中仅水温较高时一级模型相关系数较高,而平行一级模型拟合度不易受水温影响,相关系数>0.96;各因素对kb影响的主次关系为T>TOC>C0;总余氯衰减系数k、kw与管网初始氯浓度及流速均呈正相关,kw与雷诺数之间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细菌总数(HPC)与初始氯浓度呈负相关、与浊度无明显相关性、与UV(254)呈正相关,浊度与UV(254)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地下供水管网较长,为保持管网末梢余氯,多年来使用氯胺消毒。采用氯瓶、氨瓶直接投加的传统方式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近年来国内很多自来水公司利用负压方式,即采用加氯机、加氨机与水射器完成投加。由于原水中存在硬度,氨水射器极易被CaCO3和MgCO3沉淀堵塞。天津新开河水厂二期工程中引进的加氨设备,在调试的24h内因加氨水射器堵塞而停止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余氯是净水工艺流程中反应水质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投氯以后,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会消耗一部分氯,剩下来的含氯量,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管网末梢不能0.05mg/L。所以,正确选择应用余氯仪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测量余氯的仪表CL17,可用于检测自来水中余氯和总氯,其测量范围是0~5mg/L,余氯或总氯的分析精度由其内部的缓冲液和指示剂混合进水之后来决定。采用的原理是比色法,将缓冲液和指示剂引入取样中,产生红颜色后,颜色深浅会和余氯浓度成正比,然后再通过光测量把余氯浓度显示在面板上。  相似文献   

18.
张格维  魏琪 《供水技术》2015,9(2):17-19,31
通过模拟水厂消毒工艺,比较了氯气与氯胺两种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生产量。结果表明,氯胺消毒能有效灭活水中的细菌和致病微生物,氯胺消毒较氯气产生THMs等致癌致突变的化合物明显降低;氯胺的稳定性好,在管网水中持续时间长,可以有效控制管网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物膜的形成,杀菌持久性强,可以更好地满足管网余氯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EPANET2.0管网计算软件为平台,在准确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供水管网水质余氯模型,确定管网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和管壁余氯衰减系数。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校核余氯模型,通过调整管网主体水衰减系数和管壁余氯衰减系数来提高管网余氯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20.
如何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经济实用的技术来保障甚至提高供水水质,已经成为中小规模城市供水系统共同面临的问题。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多年来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水质和工艺情况,选用合适的助凝剂,有效地提高了对藻类的去除并显著降低了出厂水浊度。另外,较高的管网余氯有效地控制了管网水水质。多年运行实践表明,出厂水浊度可以稳定地控制在0.1NTU左右,管网末梢细菌总数基本低于10个/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