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顾维青 《世界电信》2006,19(11):62-63
IMS提供了基于全IP固定和无线宽带接入应用的理想FMC架构,是网络融合的发展方向。中兴固网3G提供搭建令IP的IMS架构完善的设计方案,随着多媒体业务应用普及,同网3G将通过标准化网络框架,演进形成基于SIP协议的全IP的IMS架构。  相似文献   

2.
顾维青 《世界电信》2006,19(11):62-63
IMS提供了基于全IP固定和无线宽带接入应用的理想FMC架构,是网络融合的发展方向.中兴固网3G提供搭建全IP的IMS架构完善的设计方案,随着多媒体业务应用普及,固网3G将通过标准化网络框架,演进形成基于SIP协议的全IP的IMS架构.  相似文献   

3.
IMS提供了基于全IP固定和无线宽带接入应用的理想FMC架构,是网络融合的发展方向.中兴固网3G提供搭建全IP的IMS架构完善的设计方案,随着多媒体业务应用的普及,固网3G将通过标准化网络框架,演进形成基于SIP的全IP的IMS架构.  相似文献   

4.
薛立宏  刘镓  杨平 《电信科学》2006,22(12):33-35
本文讨论FMC(固网移动融合)中语音业务融合的技术方案.根据电信运营商3G网络和业务的规划和开展策略,结合无线接入网络现状,考虑到未来网络演进的现实要求,提出了FMC中语音业务融合的网络架构、网元要求和基本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5.
王文剑 《现代通信》2005,(11):11-13
固网智能化是挖掘PSTN潜力的技术,更是所有固网运营商实现现网增值,将PSTN与PHS、IP网络等有机融合以及向NGN、3G平滑演进的关键战略,其根本目的是帮助运营商在开展全业务前成功实现转型。全网智能化将用户属性与交换设备分离的组网思路,使得PSTN和PHS乃至NGN/3G网络在业务层面上的融合成为可能,因此,固网智能化是实现网络融合的重要手段,是构建新一代综合智能业务平台的第一步。综合智能业务平台构建步骤综合智能业务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其构建将遵循分步改造、充分保护已有投资的总体策略,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进行PSTN…  相似文献   

6.
FMC产生的技术背景 固网移动网融合(FMC)是当前电信业最热门的话题,其产生背景源于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全网的IP化浪潮.目前,TISPAN、ITU-T、3GPP等多个标准组织均已在网络融合与演进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其中3GPP的演进思路是在R5中引入IMS子系统,逐步在IMS中定义了对PLMN/PSTN的支持、QoS保障、用户的漫游管理、离/在线和基于流的计费模型、不同电信网间互连的支持以及CS/IMS融合等问题,并计划最终在R7基本实现基于IMS的FMC架构.同时,TISPAN的R1及后续版本的思路都是以3GPPR5的IMS架构为模型,从固网逐步演进到以IMS为单一核心、能够提供丰富多媒体业务、实现快速及低成本业务部署的全FMC架构网.  相似文献   

7.
VoLTE即Voice over LTE,它是一种IP数据传输技术,无需2G/3G网,全部业务承载于4G网络上,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VoLTE是基于IMS的语音业务。IMS由于支持多种接入和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成为全IP时代的核心网标准架构。  相似文献   

8.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技术中,WCDMA已逐渐成为全球广泛采用的3G标准。WCDMA系统由GSM/GPRS网络演进而来,无线网络(UTRAN)基于ATM技术,统一处理语音和分组业务,在核心网保持与GSM/GPRS的兼容性,并向全IP的网络结构演进。GSM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2G移动通信技术,从GSM演化为基于WC—DMA的3G,可以保护GSM投资,充分利用已有GSM资源。  相似文献   

9.
紧跟TISPAN的网络融合研究成果,着眼于FMC场景中接入网的改造,从演进技术、演进步骤、网改策略、TCO/ROI分析等方面给出了整网综合改造的实践报告和理解总结,并致力于演进方案的优化与价值分析.主要研究:①探讨整网IMS-based NGN演进方案,承载融合、控制融合、接入融合.②探讨了具备业务保障能力的IMS-based固网改造割接方案,实现向FMC融合网络的平稳过渡.③介绍传统PSTN网络向IP为核心的IMS-based改造方案.④有线接入网改造模型,TCO分析,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兴通讯固定NGN和移动NGN融合的观点 FMC是NGN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网络转型步伐的加快,运营商正采用全新的固网3G软交换方案实现PSTN向固定软交换网的演进.与此同时,GSM/CDMA网络也在向移动软交换网(R4/LMSD)演进,固定NGN和移动NGN的融合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移动网络IP化和宽带化的发展需求,移动Backhual向IPRAN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应不同的移动业务发展模式、发展进度和应用场景,目前业界最看好两种主流转型方案:一种是新建IPRAN,统一承载2G/3G/HSPA/LTE;另一种是对SDH网络进行逐步的IP化改造。这两种转型方案实际上殊途同归,最终的目标——网络是一致的。是一张具有分组交换的心脏和SDH大脑的电信级分组传送网,由此实现高效的网络传送与电信级业务保障、网络管理的有机结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崔江所撰《移动Backhual向IPRAN转型和向FMC演进之路》一文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探讨了在移动化、宽带化和ALLIP的业务发展大方向和全业务运营的竞争形势下,移动运营商城域网演进的最佳策略,即首先进行移动Backhual向电信级IPRAN的转型,重点关注IP网络对电信业务的承载性能,同时充分考虑网络带宽/容量扩展性,以及对固网宽带业务综合承载要求的满足度;然后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城域网FMC转型,启动全业务运营。  相似文献   

12.
全球电信行业正在向IP化、宽带化方向发展,其驱动力来自IP技术的诸多特性:易于提供丰富灵活的新业务,保持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可简化网络结构,实现业务融合,提升网络的利用率,降低运营商TCO等。面对3G承载,一方面要考虑由核心层到RAN层的IP化,另一方面也要兼顾未来固网/移动全业务融合需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张润梅所撰《中兴通讯全球典型3G承载网案例分析》一文结合中兴通讯在国内外的典型3G承载网建设案例,介绍了其3G承载网的建设经验,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2005,29(10):86-86
2005年9月21日,中兴通讯在北京率先隆重发布了针对传统网络转型、面向新时期固网建设的固网3G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固网3G整体解决方案的网络体系架构基于IMS(IP多媒体子系统)框架设计,采用中兴通讯成熟商用的NGN技术,以分组网承载,采用软交换分层模型构建,提供智能终端和宽、窄带综合接入方式,可以实现用户数据集中管理,充分支持融合语音、数据、视频特征的多媒体增值业务。中兴通讯推出的固网3G整体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改造原有网络,实现快速、经济的网络转型。  相似文献   

14.
国内的主要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同时也是拥有固网、小灵通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商.如何打破多个专业网相对独立的纵向经营格局,发挥多种业务的综合优势,通过业务的融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需要固网运营商迫切考虑的问题.随着3G牌照发放的临近,多网络和业务融合的需求尤为迫切,FMC(Fixed-Mobile Covergence)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热点,现阶段可实施的固网和小灵通的融合(FPC,Fixed-PHS Covergence)则成为FMC实施的关键起步.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向软交换(SS)网络发展是电信网演进的第1阶段;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FMC)是电信网演进的第2阶段。目前电信网正处于演进的第1阶段,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演进中的核心技术。从软交换技术及应用谈起,接下来介绍FMC中的IMS技术;最后总结演进中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讯世界》2007,(3):58
3G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吸引了人们足够多的目光,因为它不仅带给人们语音通信服务,同时还可以带给人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正如VoIP越来越普及,IP与传统TDM技术的融合过程中,从2G到3G的演进,网络的结构从复杂的多个网络发展成融合的网络,全IP网络正在变成事实。下一代全IP的网络将用一个统一业务层来提供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全业务电信运营的背景,提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基本目标,分析固网NGN和移动3G的演进路线,阐述网络融合发展思路以及NGN体系下FMC和Triple Play的实现途径,最后指出建立NGN开放业务环境是增强NGN竞争力和推动NGN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成少飞 《通信世界》2007,(31):12-13
3G的发展需要更加优化的多业务承载平台 随着3G不断深入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各大运营商越来越关注未来基于3G的各类业务及承载网络的发展、演进.同时,就运营商本身而言,随着3G牌照的发放,传统的移动或固网运营商很可能以此为契机,逐步转化成为提供多种业务、多种接入方式、多种信息服务模式的全业务综合通信运营商.FMC/IMS等概念也正逐步为市场所接受.这一切都在客观上对承载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耿岩 《通信世界》2008,(30):I0003-I0005
随着电信行业的重组、三大国内运营商都将能够提供传统的移动/固定语音业务和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空前提高,这就对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此,运营商需要构建一个能够支持下一代网络多业务发展的融合计费系统,满足复杂的资费套餐以及多业务融合的需求。本期专题重点介绍传统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现有计费系统向全业务融合计费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3G业务的引入》一文为爱立信David Almstrom先生所撰关于建立移动因特网和3G专题中的第3篇文章,该文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GSM将如何演进到WCDMA以及两者共存的问题。第三代网络的实施和持续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其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和演进。本文分别对分层的网络结构、基于IP的业务网络、IP/ATM用户平台传输、IP多媒体呼叫控制、Mega-network IP支持和控制及多接入支持这些组成部分进行说明,并探讨了GSM与UMTS之间的切换和漫游等问题。这对于运营商及广大读者了解网络发展趋势,实施网络规划及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