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陈爱莲 《右江医学》1995,23(1):34-35
补中益气汤治疗妇科出血的探讨右江民族妇幼保健院陈爱莲补中益气汤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古今医家阐发颇多、临床运用也很广,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化栽治疗妇科出血疾病效果很好,现将情况介绍一下。一、临床运用补中益气汤是由黄芪、白术、陈皮、党参、当归...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的双重良性作用的应用袁法果(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421001)补中益气汤出于《脾胃论》,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临床各医家报导其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数十种[1,2]。笔者临床运用本方,从辨证的观点出发,抓住其补气升阳的功能,充分利用本方的双...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首见于《脾胃论》卷中,历代医家读东垣书者,鲜不奉为金科玉律,而后人对补中益气汤方也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加减化裁使得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当代运用补中益气汤更是渗透到各科各病,现追溯求源,进行简要归类,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为治劳倦内伤之名方,后世众多医家因忌"闭门留寇",外感疾病很少应用本方。刘立昌教授极为推崇东垣思想,明晰东垣名方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及运用思路,并联系《内经》《伤寒论》之精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考薛立斋、张景岳、王旭高等名家对本方的发展运用,形成了治病首重正气的临床思路。认为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均有肺气、元气之虚,补中益气汤培土生金,见效最速。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拓宽治疗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痉咳(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在老年虚证中的应用朱仁瑜(扬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25000)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老年虚证补中益气汤为我国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创制,方见《脾胃论》,由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甘草组成。为内伤脾胃、中气不足而设,是调补脾胃,...  相似文献   

6.
刘泽银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经验中,擅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辨证属肝虚证的内科杂病。本文通过研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肝虚"理论,分析历代医家对"肝虚"的诊断、治法及用药,从"补肝实脾"法角度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肝虚证的用法,得出补中益气汤是用"补肝实脾"法治疗肝虚的有效方剂,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肝虚证的认识,从而开阔临床思路,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对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的配伍及功效的分析,对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补中益气汤主治中上二焦疾病,功用助脾运化、充盛谷气、开发上焦、通利营卫;下焦肝肾不足之人,若用补中益气汤,升发太过,则有耗损阴精之虞.临床上阴血不足的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时应当审慎.结论:补中益气汤系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创制,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是临床常用的健脾益气方剂.但临证之际,应圆机活法,不可胶柱鼓瑟,执一而治.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该方以黄芪为君,人参、甘草为臣,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为佐使,诸药合用,兼顾补气与升提,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广泛用于治疗气虚发热证及脾虚气陷证。近年来,由于肿瘤疾病的高发病率,当代学者对于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趋于多元化,补中益气汤用于肿瘤治疗的病例时有报道。就补中益气汤治疗肿瘤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东垣所创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方剂 ,但又不是仅为治疗脾胃病而设。因其组方严谨 ,药简效宏 ,后世医家随证加减 ,灵活应用 ,执简驭繁 ,治愈多种疾病。笔者宗补中益气汤组方之意 ,在妇科临床异病同治中变通应用 ,很有收效 ,兹择其要 ,谨举验案如下 :1.产后遗尿症杜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2个~5个疗程后,42例痊愈,1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明代医家虞抟承丹溪心法之遗风,秉东垣内伤之秘录,潜心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进行归纳,从扩大治病范围,论证详脉求病机,证变出入方药中几方面加以探讨,旨在继承和发扬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作为益气升阳的代表方,具有补中益气升阳的作用,常常应用于脾胃疾病。辽宁著名中医王乐善教授在临床使用补中益气汤的过程中发现补中益气汤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近年来,补中益气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逐渐被重视起来,补中益气汤中包含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柴胡、升麻8味中药,随着中药的药理学的发展,中药中所含的中药单体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不断增加,归纳总结此方单体对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此方组成中药的君臣佐使为纲领,利用CNKI、《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1部)以及ChemicalBook平台了解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利用PubMed、CNKI检索,归类总结与心衰有关的单体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抗炎、抗凋亡、抗心肌纤维化、抗氧化、抗心肌肥厚、改善心肌代谢、促进血管生成、调节自噬8种药理作用,涉及若干信号通路,运用君臣佐使的中医理论探讨单体的作用机制,最后总结,为补中益气汤治疗心衰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癃闭的应用体会钟建岳(深圳市龙岗区南岭医院,广东518123)主题词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产褥期疾病/病因学癃闭/中医药疗法产后癃闭是指产妇分娩后小便不畅或点滴不下。笔者运用加味补中益气汤结合物理诱导治疗产后癃闭,效果较好,现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科临床的运用和疗效。方法:根据补中益气汤的主治和功效,凡属中气不足,脾虚胃弱的肛肠疾病,用本方加减治疗。结果:在治疗小儿脱肛、慢性泄泻、老年性便秘等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对危难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文君 《河北医学》2002,8(4):289-292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危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补中益气汤对危难症在出现脾胃虚弱,气虚下陷之证时采用异病同治。结果:治疗重症肌无力(全身型),尿毒症,功能性子宫出血,顽固性自汗.顽固性慢性湿疹、冷性荨麻疹,心源性水肿皆取得可靠疗效。结论:补中益气汤为治脾胃虚弱,气虚下陷的方剂,一些慢性病中见该证,一些危重症,难治症在其发展中也可出现该证,是以补中益气汤亦可参与危难症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学术特点是长于补脾胃而升发阳气,创“甘温除热”之说,对脾胃气虚之发热,有一定的作用。此法经历代医家临床验证与补充发展,已成为祖国医学中的独特疗法之一。补中益气汤,为李氏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不少文献已反复论述,而清暑益气汤则为补中益气汤之变方,临床运用恰当,每收立竿见影之效,惟有关文献对此方的论述尚少,故不惴谫陋,略抒己见,并附治验,以供参考。一、构方意义和适应症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在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文章通过补中益气汤在慢性乙肝、肺部感染伴尿失禁、左股骨粗隆下骨折术后伴失声等不同疾病的灵活运用,体现中医异病同治、辨证施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肝炎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肝炎31例王恒丰(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215003)关键词慢性肝炎补中益气汤肝脾同治慢性肝炎系由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而久治不愈迁延反复而致。笔者临床选用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味治疗慢性肝炎31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3,(7):1072-107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肛肠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补中益气汤的应用。结果:补中益气汤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诸证,具有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肛肠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行宽教授认为治疗难治性内伤发热,甘温除热当师其法且活其用,即甘温除热法“无须拘泥于补中益气汤”,因“补中益气汤”侧重脾气虚发热之证,难治性内伤发热病机复杂,常兼有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肝胆失疏等证,临床上运用当归补血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的复方治疗方可起到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