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预防化疗所致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6例接受EOF方案化疗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18例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照组18例给予格拉司琼注射液。观察其在接受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接受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第1天,格拉司琼3mg/d对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72.2%,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44.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为头痛及便秘。结论:通过多方位、多方向的治疗,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子止吐仪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接受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应用电子止吐仪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60例应用帕洛诺司琼。观察和记录2组自化疗开始到化疗结束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呕吐反应完全控制率分别为40%,35%,2组大致相当(P0.05);有效率分别为95%,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恶心反应在完全控制率分别为37%,30%,2组大致相当(P0.05);有效率分别为9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止吐仪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胃肠道反应优于单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可作为防治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急性期呕吐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观察健脾和胃补肾方对肠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4例肠癌手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脾和胃补肾方联合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后呕吐;对照组予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呕吐。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呕吐总有效控制率为93.75%,与对照组(78.13%)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补肾方联合帕洛诺司琼可有效减轻化疗后呕吐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不同给药频次预防大剂量顺铂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2010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化疗第1天治疗前30 min静脉点滴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0.25 mg/次;治疗组于化疗第1、3、5天治疗前30 min静脉点滴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0.25 mg/次。所有患者仅观察1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呕吐、恶心、食欲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急性期呕吐有效控制率为78.57%,治疗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延迟期对照组呕吐有效控制率为52.38%,治疗组为6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急性期对照组恶心有效率为61.90%;治疗组有效率为76.19%;延迟期对照组恶心有效率为52.38%,治疗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对照组食欲减退有效控制率为88.10%,治疗组为92.86%;延迟期对照组有效控制率为85.71%,治疗组为90.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剂量顺铂化疗致胃肠道反应可适当增加盐酸帕洛诺司琼用药频次进行预防,但应警惕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帕洛诺司琼与其他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等系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行化疗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患者第一天行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对照组在患者每天行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注射盐酸恩丹西酮8mg或盐酸格拉司琼3mg。根据WHO消化道反应分级标准,观察0度(无恶心)、I度(轻度)、II度(中度)、III~IV度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未出现III度以上恶心呕吐,少数出现I~II度恶心呕吐;对照组少数出现III度以上恶心呕吐。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可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1],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利于整个化疗过程的顺利完成,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补肾方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卵巢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与单用帕洛诺司琼对比。方法:将6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化疗前予帕洛诺司琼静脉滴注,每次0.25mg,1次/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和胃补肾方口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急性恶心控制的有效率分别为86.7%、80.0%,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性呕吐控制率实验组(90.0%)高于对照组(76.7%)(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43.3%)。结论:健脾和胃补肾方联合帕洛诺司琼能有效预防卵巢癌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能提高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控制率,降低便秘及疲倦乏力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点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前30 min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治疗组在和对照组使用相同药物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针刺及电针双侧耳迷走神经点的治疗方法,每日2次,连续3 d。结果化疗后第1日和第2日两组病例控制恶心的有效率相当(P>0.05),在化疗后第3日治疗组病例控制恶心的有效率为74.07%,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化疗后第1日两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相当(P>0.05),在化疗后第2日治疗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在化疗后第3日治疗组病例控制呕吐的有效率为8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耳迷走神经点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调和营卫1号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中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为TEC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前半小时常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调和营卫1号方,观察两组骨髓抑制情况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化疗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3天、第7天,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调和营卫1号方能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中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15-419
目的 :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前30 min一次性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针刺及电针双侧耳迷走神经点,比较两组对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率;采用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NCI-CTCAE)参考评分表评定两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测定和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的变化。结果:化疗第3天治疗组治疗恶心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26.32%,治疗组治疗呕吐的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为31.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后血清5-HT浓度与化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1),而对照组有所增加(P0.01)。结论:电针耳迷走神经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血中5-HT的浓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中脘、关元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盐酸胃复安)防治铂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恶性肿瘤住院铂类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化疗前30min盐酸帕洛诺司琼静滴;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中脘、关元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胃复安。对比两组治疗后CINV发生情况,持续时间与观察恶心呕吐消化道分级。结果:两组化疗后CINV发生率(P0.05);治疗后2组持续时间、有效率情况比较(P0.05)。结论:艾灸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降低CINV程度,缩短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耳穴埋豆治疗对胃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抽取胃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胃癌患者60例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胃癌患者以帕洛诺司琼配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30例胃癌患者单纯帕洛诺司琼治疗。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对恶心、呕吐、干呕的影响。结果配合耳穴埋豆治疗较单纯使用帕洛诺司琼明显降低了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干呕等反应,减少了发生频率,降低了严重程度,减少了经历时间(P0.01)。结论耳穴埋豆可明显缓解胃癌化疗后引起的恶性、呕吐、干呕等胃肠道反应,是防治胃癌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所致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六君子汤合旋复代赭汤结合昂丹司琼治疗对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及复发需化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六君子汤合旋复代赭汤配合昂丹司琼预防及治疗恶心呕吐,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昂丹司琼。结果治疗组中患者恶心呕吐控制率即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六君子汤合旋复代赭汤结合昂丹司琼能很好控制乳腺癌化疗后急性及迟发性呕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雷莫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前15 min,治疗组给予双侧足三里、内关穴贴揿针配合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 mg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侧相同穴位放置假治疗贴配合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 m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第2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并发症。结论揿针配合雷莫司琼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单用雷莫司琼,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以及用药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观察。方法:将60例进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为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对照组为格拉司琼组。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注射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5mg,对照组注射格拉司琼3mg。对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为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5例。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PONV,对于患者手术的尽快恢复有一定的临床作用,而且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董虹  潘丽萍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1):805-805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联合格拉司琼治疗LC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随机将LC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7例仅用格拉司琼针静脉注射,观察组25例加用艾灸神阙穴,并在施行治疗后的30分钟~60分钟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格拉司琼治疗LC术后恶心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联合阿扎司琼对开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缝合硬脑膜时给予阿扎司琼,观察组待患者清醒后行TAES,对照组在对应穴位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流穴位刺激。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及手术前后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记录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术后2~24 h 2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麻醉前比较,观察组术后12 h及对照组术后12、24 h血浆MTL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术后12、24 h血浆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 h及对照组术后48 h血浆MTL水平均恢复至麻醉前状态(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联合阿扎司琼对开颅术患者血浆MTL水平影响较小,可有效降低PONV的发生率,改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扎司琼。  相似文献   

17.
夏青  陈军 《吉林中医药》2014,(2):164-165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对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2组均给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注射(在顺铂给药前15 min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1剂/d),化疗前1天开始服用,连服6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优于对照组的59.4%(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能升脾气、降胃气、化痰浊,配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可有效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扎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5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术前1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g,B组25例术前10 min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C组25例术前10 min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地塞米松10 mg,观察术后24 h 3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0%,32%和12%,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阿扎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疗效优于单用阿扎司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超声治疗联合阿扎司琼注射液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43例,随机分组,观察组80例,予以足三里穴位超声治疗联合阿扎司琼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阿扎司琼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化疗时、化疗后防治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3.72%和86.05%(P0.01)。观察组化疗时、化疗后防治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91.25%,对照组有效率均为86.05%(P0.05)。观察组KPS评分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下降(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超声治疗联合阿扎司琼治疗与单用阿扎司琼相比,能有效降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电针足三里穴联合静脉滴注格拉司琼与单纯静脉滴注格拉司琼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组(127例)采用电针足三里穴加静脉滴注格拉司琼,对照组(119例)单纯采用静脉滴注格拉司琼,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优于对照组的84.0%(P<0.01);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积分均明显降低(均P<0.001),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后,可明显减轻患者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