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是桑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癌等药理学作用。对近年来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分离纯化方法、含量检测及药理学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具有来源广泛、绿色无污染、可再生和低廉易得等优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对生物质资源多元化利用和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木醋液是生物质热解制炭工艺中的高价值酸性副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工业和医药业等多个领域,均显现出正面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木醋液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分离方法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从生物质组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的角度阐述了木醋液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木醋液颜色呈浅黄色或红褐色,密度为1.00~1.13g/cm3,pH为2.27~3.32,有机酸含量为2.07%~13.82%,热解温度170~350°C下制得的木醋液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满足日本农用木醋液标准。文章指出木醋液富含酸类、酚类、酮类、呋喃类、醛类、醇类、酯类和醚类有机物,酸类化合物(主要是乙酸)和酚类化合物(主要是愈创木酚)使木醋液具备优良的抗微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并且酚类化合物使其具有烟熏气味的独特性质。联合不同单一分离法精制木醋液的效果最佳,可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多种用途。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游离水、吸附水和结合水随着温度升高依次析出,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再分解成挥发性有机物质与水,共同冷凝后形成木醋液。但是,传统热解工艺制备得到木醋液的产率低及温度对成分含量的影响显著是限制木醋液发展的主要瓶颈。水热法是一种新兴的木醋液制备技术,其产率高,焦油成分少,包含的有机化合物种类更多。此外,从生物油中直接萃取也可快速制备含有相同有机组分的木醋液。因此,本文提出未来研究应着重于开发和研究高效且便捷的木醋液制备技术、分离技术及其机理,同时结合先进的催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以便利于制备高品质木醋液和直接地应用于不同领域,早日实现木醋液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统计木醋液有机酸类成分组成的基础上,从木醋液酚类成分、木醋液多酚的提取和生物活性等角度综述木醋液多酚的研究现状。热解温度对木醋液总酚浓度有影响。采用pH值梯度萃取分离法可以获得木醋液多酚。木醋液多酚主要为儿茶酚、甲基儿茶酚、根皮酚等多酚类化合物。木醋液多酚具有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统计木醋液有机酸类成分组成的基础上,从木醋液酚类成分、木醋液多酚的提取和生物活性等角度综述木醋液多酚的研究现状。热解温度对木醋液总酚浓度有影响。采用pH值梯度萃取分离法可以获得木醋液多酚。木醋液多酚主要为儿茶酚、甲基儿茶酚、根皮酚等多酚类化合物。木醋液多酚具有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糖是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用价值。本文从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桑叶多糖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茴香果实精油、松木屑木醋液为原料,研究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剂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剂、松木屑木醋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效果优于其它两种细菌。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剂、松木屑木醋液对·OH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茴香果实精油与松木屑木醋液混配溶液体积分数1∶19对·O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合成了共计10个5-甲基异黄酮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表征,其中6个化合物是新化合物,采用DPPH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体外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3-9)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EC50值为1.8±0.14 m M。  相似文献   

8.
以湘西土家药黄桑叶为原料,评价黄桑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法、·OH自由基清除法、O_2~-·自由基清除法分别测定黄桑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黄桑叶多糖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对O-2·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黄桑叶多糖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和临床应用的潜力,为黄桑叶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精制蒙古栎和杂木木醋液的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精制木醋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精制蒙古栎和杂木木醋液共有成分为愈创木酚、苯酚、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2-甲基苯酚、丙酸和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愈创木酚、苯酚、精制蒙古栎和杂木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精制木醋液具有抑菌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抑菌活性成分初步确定为愈创木酚和苯酚。愈创木酚和2,6-二甲氧基苯酚是使木醋液具有烟熏味的芳香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6,(9)
[目的]研究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籽中生物碱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化合物结构。使用ABTS和FRAP法检测抗氧化能力,并考察其对甘蓝链格孢菌、葡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分离得到1种化合物,鉴定为洋蜡梅碱(calycanthine)。其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强,IC_(50)值为(3.24±0.08)mg/L;抑菌结果显示其对3种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洋蜡梅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桑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叶中含N 糖化合物、芸香苷、槲皮素、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菌和抗病毒多种药理活性。桑叶资源丰富 ,在药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研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石婧婧 《生物化工》2023,(1):179-183
桑叶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酚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氨基酸类及挥发性成分,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1-DNJ)、黄酮类、酚酸和多糖类的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本文从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两个方面介绍了桑叶的药用价值,为桑叶的质量控制及品种开发利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桑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桑叶中含N-糖化合物、芸香苷、槲皮素、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菌和抗病毒多种药理活性。桑叶资源丰富,在药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研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半枝莲是一种传统抗癌中药,从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对人鼻咽癌、人口腔表皮样癌、人直肠癌等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氧化等活性。本文对半枝莲中二萜类化合物,尤其是“同物异名”、“同名异物”进行了梳理,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对半枝莲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更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药食同源桑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芸香苷(芦丁)是有效成分。生物活性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γ-氨基丁酸等的提取、分离和结构修饰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药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大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黄芪中的4个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获得4个化合物及其相应自由基的最优几何结构。根据量子化学参数酚羟基键长、NBO电荷、酚羟基解离能(BDE)和绝热电离势(IP)等分析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4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与实验结论十分吻合,其中毛蕊异黄酮的C3′-OH的抗氧化活性大于C7-OH。在抽氢反应机制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抗氧化活性减弱;而在单电子转移机制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抗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以桑叶为原料,95%乙醇为溶剂,制备桑叶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了桑叶提取物的挥发性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桑叶提取物的挥发性组分,主要由酸类(52.52%)、醚类(15.98%)、烷烃类(14.10%)、酯类(9.95%)、酮类(4.03%)、醛类(2.72%)、醇类(0.69%)等化合物组成。桑叶提取物中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n-十六酸(52.52%),其次是八甘醇单十二烷基醚(15.98%)。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干桑叶进行提取,得到乙醇提取物,并对提取物的组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桑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有机物,主要包括酯类(82.85%)、烷烃类(6.31%)、芳烃类(1.62%)和醇类(0.21%)。桑叶乙醇提取物总还原力与浓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都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3.07和104.52 mg/L。桑叶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IC50分别为4.824、6.806和14.382 g/L。桑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随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木醋液制环保型融雪剂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醋液的应用研究主要围绕农业、林业、养殖业、新型环保型融雪剂等方面。重点论述了木醋液制备醋酸钙镁盐(CMA)环保型融雪剂技术。醋酸钙镁盐类融雪剂是替代高速公路除冰剂(氯化钠)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环保型产品,对公路基础设施中的混凝土与金属的腐蚀性小,基本上对土壤和水源不造成污染,同时具有水溶性好,熔点低,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以木醋液为原料,可制得低成本的醋酸钙镁盐类融雪剂,使木醋液变废为宝,既达到了生物质资源的二次利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木醋液的制备及精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干馏法制备粗木醋液。探讨了木醋液的内涵和外延。综述了生物质热解机制、粗木醋液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及精制方法。以液体为主要产物的热解温度一般在700℃以下。静置法和木炭或活性炭吸附法及过滤法的联用,是常见的粗木醋液精制生产方法。脱色脱味精制木醋液的研发,在医药等领域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