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两者不可偏废。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对我国当前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经验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积极的吸取。   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纵观历史,凡是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大都是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把法治和德治结合得较好并确能贯彻实行的时期。西周初年的周公创制的“周礼”和“敬德”也好,春秋时期的管仲…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 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 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这是以江泽民同志 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在我们这样的社会 主义国家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在“治国”中处于领导地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国 家机构依据人民的…  相似文献   

3.
李任生 《理论导刊》2001,(11):60-62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讲话,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治国方略的新思考。这一讲话,第一次把“以德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去认识,表明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定位问题;这一讲话,以比较的方法,科学地界定了法治与德治的内涵,揭示了…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 德治国”的思想是 对以法治国的补充,是实现中国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正确理解“以德治国”方略,防止认识上和实践中的任何片面性,就必须准确把握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的“德治”观强调“以德治国”,但又不能过分地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领会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既给道德建设在国家治理中以应有的地位,又使它与“法治”并行不悖。这是因为,一方面,道德建设必须要有法制的…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并强调:“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这表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法治与德治并举具有深厚的哲…  相似文献   

6.
刘翔 《求知》2001,(8):33-34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在理论上是对社会主义关于政治、道德、法律的一个重大发展;在实践上,它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程,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但是,当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人把德治简单地等同于人治,或者认为德治是与封建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德治的结果必然导致人治。要真正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治国方略,就必须廓清这些模糊认识,正确理解以德治国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郭毅 《理论探索》2001,(5):29-30
“以德治国”的提出 ,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有了新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法治经济 ,更是道德经济。“以德治国” ,事实上是“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以德治国” ,必须从严治政 ,尤其要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10日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 ,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随后又进一步指出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这说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策略。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法…  相似文献   

9.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就是严格限制个体的生物属性,肯定和培植其社会属性,使个体行为与群体规则保持一致,以利于个体生存和群体发展。纵观人类的文明史,这种群体规则主要表现为道德和法律,道德是人类自我约束的思想意识规范,法律是国家强制执行的社会行为规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了经邦济世的方略体系。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在扬弃历代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法治”和“德治”并重,确立了“务德尚法,以德为本”的治国思想。一、正确探析道德建设的价值。1、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道德的价值是指道德的效用及其满足…  相似文献   

10.
江 泽民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部长会议上 ,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在对我国国情和全球环境的冷静分析下提出的治国方略。德治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 ,我们应从中汲取精华 ,古为今用。一、“仁智统一”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儒家主张德治 ,非常重视道德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求遵礼行仁 ,道德教化在德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教化的目标就是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因此仁智统一就成为德治思想的内在根据。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1.
道德和法是一对辩证的矛盾 ,它们虽有相互区别的一面 ,又有彼此同一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道德和法的相互渗透影响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论述道德和法的这种具体的同一性 ,是阐明德治与法治之间密切关系的基础性工作 ,并有助于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一、道德和法对社会的作用具有同向性同一性是指事物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 ,它是一个事物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道德和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也构成一对矛盾 ,既有同一性 ,又有差异性。在一…  相似文献   

12.
于丽红  陈军波 《行政论坛》2003,(1):44-45,78
在我国,法治实践与德治实践历史悠久,现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所提的法治与德治在内容上是对传统法治与德活的继承和发展,但在本质、目的和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的法治和德治存在根本的区别。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时期德法兼治不仅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但是,社会主义时期法治与德治仍然不是等同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法治不能代替德治,德活也不能代替法治。新世纪,在我国加入WTO,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据和处理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否则,既会影响法治进程,也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加强道德体系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德治经济 ,它不仅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 ,同时也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历史都昭示:法治与德治并举是治国方略之真谛。现实国情和历史使命都要求社会主义中国必须走法治与德治并举之治国之路,其立足点是现时代的中国国情、重心是治权、关键是创设强有力且互动的“并举”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既是一种现代治国理念,也是一种现代政治文明,它在现代世界各国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秩序、规范和保障作用。但同时,法治也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己的缺陷和治理边界。以德治国强调国家治理中道德的约束、感化和自醒作用,是现代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法治和德治各有自己的局限和治理范围。而法治和德治结合,不仅是治国方略上的“两手抓”,体现了治国哲学中的“两点论”和辩证法,也是对现实人类治理困境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治及其制度安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思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方式的制度设计与安排问题时,关于德治与法治建设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实,德治与法治是与特定的社会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客观上有着德治的要求,但是,由于这种社会治理是在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所以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德治。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属于法治的范畴,却在突出法治的同时排斥了德治。只有公共管理所预示着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才是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社会治理。在德治建设中,关键是着力于制度安排上的德治,而不是寄希望于教育,可以通过德治化的制度建设来为人们的道德信念的生成提供客观保障。  相似文献   

17.
儒家德治思想再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治国方略的角度 ,概述了儒家“德治”治国方略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 ,介绍了孔丘、孟轲、朱熹对儒家德治思想的贡献 ,论述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实践。本文认为 ,封建国家的统治者长期运用的是“儒表法里” ,即表面上着重讲儒家的德治 ,而实际上仍然采用了部分法家的“法治”思想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某种程度上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对儒家“以德治国”这个概念必须具体分析 ,不可简单地肯定 ,也不可一概否定。分析治国方略的是非 ,当然必须联系国家的本质、类型。但各种国家有其共同的基本特征 ,因而治理国家也就有某些共同的规律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应是治理国家规律的一个方面的体现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这一理论的提出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策略 ,是我党对治国理论的创新。通过阐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着重分析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考察了历史上法治与德治的经验和教训 ,并进一步提出了二者结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德”治国方略。我们倡导德治,并非排斥法治。德治与法治可以一起为我们所用,以建立一种“有张有弛”的治国风范。行政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以“德”治国在行政工作中实施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行政工作中的以“德”教化,提高公务员的道德水准,改进实际工作方式,进而达到一种既有法制又符合传统道德观念的行政观。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德治的相互结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与德治的创新体系,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法治德治要依法行宪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国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法治与德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