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介绍日本建设本土高水平学术期刊体系的经验,为我国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循环赠予”理论,分析图书馆、出版社和研究者的相互关系,阐明日本成功建设本土高水平学术期刊体系的策略。 【结果】 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对学术信息流通的垄断是引发世界性学术期刊危机的主因。日本通过资助国内学术组织的出版,鼓励本国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投稿,提高本土学术期刊的吸引力;通过改革,建立全国性图书馆联盟和学术机构知识库,提高国际被发现力;改善研究者评价体系,增强研究者在学术期刊建设中的主导性。 【结论】 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出版社和研究者间均衡的信息流通平台,支撑我国高水平期刊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一评价模型和组合评价模型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以引起科技期刊对组合评价模型的重视。【方法】运用均方根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18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endall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对样本进行再评价。【结果】单一评价模型通过了Kendall检验,但从方法适用性上看,因子分析法最佳,主成分分析法次之,熵值法适用性较差,均方根法不太适合用来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其评价结果与国际通用的复合影响因子评价指标较为接近。【结论】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运用组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能够确保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信,提高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期刊数和Web即年下载率是扩大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丰富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f(x)指数。【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期刊目录中的34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通过CNKI获取各期刊2012年的载文量、篇被引频次,利用excel、c++计算相应评价指标的得分,并根据f(x)指数的得分对期刊进行排名。【结果】 与当年遴选出的CSSCI核心期刊相比,评价结果准确率达94.12%;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f(x)指数与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多种期刊评价指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结论】 f(x)指数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考虑了期刊的载文量、总被引、篇均被引等因素,考虑了低被引和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性,可作为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英语国家本民族语言期刊与英文期刊学术影响力差异程度及非英文期刊影响因子的结构特征。【方法】 以10个非英语国家SCI收录的英文期刊和非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以WoS数据库和JCR为数据来源,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影响因子百分位和期刊PR8指数为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统计分析英文期刊和非英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差异。【结果】 非英文期刊(荷兰语期刊除外)学术影响力指标明显低于英文期刊;10个非英语国家中,有9个国家本民族语言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明显低于英文期刊,而且本民族语言期刊影响因子很大程度上由国内学者贡献(中文期刊尤其明显)。【结论】 非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十分有限,因此,中文科技期刊不宜提倡国际化;我国优秀科技期刊可以考虑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步出版。  相似文献   

5.
檀旦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1):111-15
【目的】分析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文献的相关性。【方法】以医学信息学和糖尿病为主题,检索2010年发表文献的F1000总分以及文章发表至今的总被引频次和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IF),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新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方式下文章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的相关性。【结果】2010年发表并被F1000推荐的医学信息学主题的文献共259篇,糖尿病主题的文献共169篇。2个主题文献的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均呈显著低度正相关(P <0.01)。【结论】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应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近年发展状况。【方法】依据2008—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研究了中国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均值的变化,并与前人研究核心期刊2008—2013年主要计量指标均值变化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扩刊版刊均海外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和机构分布数增幅较大,而影响因子、他引率、作者数和地区分布数总体变化不大。部分指标增长趋势不稳定,如影响因子、海外论文比、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在2010年达到次高后有较大幅度下降。与核心期刊主要均值指标变化相比,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两者增速相差不大,而扩刊来源文献量增长速度要远高于核心期刊,中国新增发表的科技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结论】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在向前发展,对于海外作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其发展的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进行分类评估,为提升委管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分学科评价学术质量的原则,采用专家调查法遴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7项指标,采取不同的加权赋值的方法,实现总体排序。【结果】委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均值等4项指标均高于1062种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平均值;按总分为25分计算,对182种期刊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结论】委管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中计量学指标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两极分化显著;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委管期刊学术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特征,为地理学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稿源筛选、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6家地理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09—2010年零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作者、基金资助、页数、摘要、学科和类型等的特征。【结果】所统计期刊论文零被引率较低,仅为1.79%;作者中学生占比较大,以博士为主,高等院校占比大于研究所;基金资助论文占比大于无基金资助;论文页数大部分<6页;摘要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科分布上以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农业科学等为主。【结论】减少或者避免零被引论文需要期刊主办者、科研工作者、科研评价机构等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两期A、B、C三类项目的中科院英文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升计划”实施7年来的资助成效,并提出期刊的影响力提升策略。【方法】 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2—2018版)发布的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辅以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和国际他引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表征中科院属80种英文科技期刊中入选“提升计划”的61种期刊和未入选的19种期刊评价指标变化的差异,并讨论这些差异与入选“提升计划”的相关性。【结果】 在CI、TC和IF值较高的情况下,入选两期项目的61种期刊与连续入选两期项目的34种期刊在2012—2018年各指标的增幅明显优于未入选的19种期刊,CI值增幅分别高出30.2%、23.8%,TC值增幅分别高出72.1%、81.8%,IF值增幅分别高出16.1%、-4.1%。通过考察CI值较高、TC和IF值增幅明显的7种增长型期刊提升影响力的5个主要途径,总结分析其具体办刊举措以供其他期刊参考。【结论】 “提升计划”结合恰当的办刊举措对中科院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表现出较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数字化办刊经验,为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物理B》数字化办刊的具体实践为例,从内容数字化、采编系统、出版发行模式、期刊宣传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数字化手段。分析说明数字化办刊的重要性和成效。【结果】发现提高数字化办刊水平可以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服务水平和审稿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力。【结论】国内期刊必须审时度势,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数字化办刊经验,不断摸索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创办国际数据期刊的重要意义与实践途径,以期为我国数据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Big Earth Data的创办和出版实践,阐述创办国际数据期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梳理数据期刊出版政策框架,分析数据期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 Big Earth Data顺应全球科学数据共享的大趋势创办国际化数据期刊。目前Big Earth Data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据论文投审稿流程,并在数据存储、数据论文标准与格式、同行评议和作者权益管理4个方面制定了数据论文出版政策。【结论】 建设国际数据期刊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有助于推动科学数据的共享与传播。相关政府部门、科研资助机构、国内科技期刊应重视数据共享与出版政策的研究与实践,加快推进我国数据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COVID-19疫情期间高质量儿科学期刊COVID-19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为引导我国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首批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儿科学领域T1级的10种期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5日发表的314篇COVID-19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第一作者为中国作者的论文所占比例及其在国内外SCI收录期刊、国内中文期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在314篇COVID-19论文中,我国学者对COVID-19患儿进行研究的论文为50篇,78.0%(39/50)发表在国内高质量儿科学期刊上。其中,13篇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29篇发表在SCI收录期刊。18篇(62.1%,18/29)发表在国内SCI收录期刊。 【结论】 我国高质量儿科学期刊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吸引高质量COVID-19研究成果的作用,而且这些研究论文发表较早,被引频次较高,这可能与疫情期间国内期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关。引导我国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策略包括:提高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加强选题策划;坚持高质量同行评议,保障论文质量;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缩短发表周期;构建数字化、集群化、市场化期刊出版运营模式,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吸引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期刊评审人危机的化解方法。【方法】 分析引起评审人危机的原因,并对认证、认定和激励评审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执行方案。【结果】 科技期刊可从以下方面化解评审人危机:提高评审过程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将评审报告标注DOI号,使其变成可被引用的文献,并与评审人的ORCID关联;借鉴新的社交媒体平台的认证、认定和激励机制,构建期刊同行评审工作认证平台,对评审工作进行认证和记录关联;对评审人工作的量和质进行评价和奖惩激励。【结论】 结合上述认证、认定和激励措施,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同行评审的弊端,避免学术欺诈和虚假评审问题;另一方面将允许有更多合格的研究人员自愿参与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再者,通过激励可以使评审人更快、更高效、更富信誉和建设性地进行评审,从而促进期刊和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出版单位编辑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从而探讨出版单位编辑学研究水平与其办刊质量的关系。【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2012—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的文章,对参与发文的期刊出版单位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和排序,得出发文量排名前10的单位,另外抽样只参与发表1篇论文的期刊出版单位,对二者办刊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拥有期刊数、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变化、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频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这两刊上参与发表编辑学论文较多、编辑学研究水平较高的单位大部分旗下拥有多种期刊,有较多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并且旗下大部分期刊近两年的影响因子处于上升趋势,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发文较少的单位。【结论】出版单位开展编辑学研究活动可以促进编辑水平提高,促进出版单位建设,促进期刊外部发展环境优化,最终共同促进办刊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相关引证指标数据库的情况。方法 对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CSCD-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万方数据的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知网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这5个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比较了其引证指标组成及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功能。结果 由于统计数据源不同,各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引证指标数据差距较大。结论 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期刊排名较单一指标排名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引证指标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期刊被引用和传播情况,但基于源期刊的CSCD-JCR和CJCR引证指标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享《中华血液学杂志》网络化出版的实践经验,为广大科技期刊提供一套可借鉴的期刊网络化解决方案。方法 结合本刊在网络化方面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实践,总结探讨科技期刊在网站建设、DOI标识、过刊回溯、与检索平台链接、新媒体应用等方面拓宽数字网络化应用的操作方法和经验。结果结果 全方位的网络化实践给期刊的DOI解析量、PubMed LinkOut点击量、全文下载量、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指标均带来明显增长。结论 网络化推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在扩大期刊传播范围、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网络平台在科技期刊出版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结合《菌物学报》有计划地将稿件分类出版、征集专题文章及主动宣传出版内容等工作实践,阐述在数字出版时期网络技术和平台在各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结果】《菌物学报》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期刊网络平台组织自由来稿出版专辑、利用网站和微信平台征集稿件、加强网站建设、主动推送、制作电子专辑、推动移动阅读,提高了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结论】科技期刊编辑要抓住机遇,善于运用网络技术、重视网络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期刊主动适应数字出版潮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国内科技期刊在优先数字出版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各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期刊官网、国外数据库、国内如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调查50种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情况,分析其特点及常见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 目前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正在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比例仅占18%,且绝大多数期刊选择国内外大型数据库进行优先数字出版,其中英文刊选择国外数据库,而中文刊则选择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的常见问题包括优先版本中编辑差错较多、版本更新不到位和DOI标注比例不高等。【结论】 国内科技期刊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进程尚须加快,一方面须努力提高优先出版内容的编辑质量,另一方面应不断探索各期刊最适合的优先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前绝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采取编、排、校一体的作坊式出版模式,出版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出版效率低下。为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将编辑加工外包的思路引入出版流程。方法 以中国激光杂志社为例,介绍了杂志社在编辑加工外包方面的新举措,以及培训和管理兼职编辑的经验。结果 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期刊的编校质量,控制出版成本的同时,缩短了刊期,并提升了社内编辑工作的附加值。结论 出版流程模块化运作经验的不断摸索,加快了期刊的集约化、规模化出版之路,为实现期刊集群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7年来专刊的策划和出版实践,一方面总结出版专刊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国内期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详述《生物工程学报》在专刊选题策划及组织形式方面的做法,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追踪比较了该刊2009—2011年间出版的专刊与普通发文的被引频次。【结果】结果表明,组织专刊既可以扩大稿源,又可以提升论文质量、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专刊的策划与出版是现阶段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