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蒋平平  赵倩宇  王迎芝 《妇幼护理》2023,3(11):2537-2539
目的 探讨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妇科收治并予手术的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留 置导尿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膀 胱刺激征及尿路感染,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妇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助于降低尿 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吕婕  张金梅  薄其美 《妇幼护理》2023,3(5):1042-1044
目的 观察间歇清洁导尿术联合凯格尔运动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早期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 至 2022 年 8 月于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 80 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干预,观察组给予间歇清洁导尿术联合凯格尔运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膀胱功能、尿流动力学以及尿路感染。结果 观 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情况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间歇导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 施间歇清洁导尿术联合凯格尔运动,可以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的间 歇导尿次数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1 h内尿潴留改善情况、导尿率、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 h内尿潴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产妇尿潴留症状,减少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膀胱压力、最大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饮水计划、间歇性导尿、膀胱训练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及膀胱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解海艳 《妇幼护理》2022,2(5):1062-1064
目的 探究对无痛分娩产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妇产科中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80 例无痛分娩的产妇,采用随机数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观察和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排尿情况、住院时间和导尿管留置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 排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管留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无痛分娩的 产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尿潴留发生率,有利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40例SCI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及护理,治疗组采用无菌间歇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综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膀胱功能均较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合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对SCI患者膀胱功能具有显著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平产及助产后发生尿潴留的11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行导尿术,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尿路感染的发生及尿潴留解除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尿潴留解除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后尿潴留,降低其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个体化饮水计划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1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基础干预+间歇导尿干预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应用基础干预+间歇导尿+个体化饮水计划干预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8 d的残余尿量、并发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28 d,两组残余尿量均少于干预前,观察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联合个体化饮水计划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膀胱功能锻炼、监测尿量和护患共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产后尿潴留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2组患者均采用产后常规护理并行诱导排尿,治疗组在此护理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泌尿系B超测定2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并参照《实用理疗手册》中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治愈52例(81.2%),总有效率达93.8%,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与治疗组的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产后常规护理和诱导排尿的基础上增加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产后尿潴留可进一步改善膀胱排尿功能,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间歇导尿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分娩镇痛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4月于医院进行分娩镇痛的10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分娩后对孕妇实施间歇性导尿为核心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住院时间、产后排尿情况(自行排尿、留置尿管、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产妇对于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3.24±1.52 h)短于对照组(5.35±1.2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与尿潴留的发生率(0.00%、3.92%)均低于对照组(11.76%、17.65%),自行排尿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3.14±0.52 d)短于对照组(4.55±0.5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间歇导尿为...  相似文献   

12.
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等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行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针刺及心理护理等综合疗法;对照组进行留置导尿及常规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与45.7%,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排尿障碍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通过改进的间歇导尿等综合疗法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促进SCI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碧来 《妇幼护理》2021,1(1):71-73
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接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 抽签法将 100 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选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 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出血情况。结果 对 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2%和 10%(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4%)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 产后出血患者接受综合护理 干预后,改善出血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刘中华 《当代护士》2023,(6):125-127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在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盆底功能训练,观察组采取雷火灸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共干预7 d。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尿道口疼痛程度及尿路感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膀胱初感容积、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大于对照组,尿道口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道感染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产后尿潴留产妇膀胱功能恢复,减轻尿道口疼痛程度,降低尿路感染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我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于入选时、导尿2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80.6±16.7)ml]、尿路结石发生率(2.1%)及尿路感染发生率(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膀胱最大排尿量[(313.8±0.4)m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2组患者入选时均不能自主排尿,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例数(4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有助于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性尿潴留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神经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性导尿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热敏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主排尿恢复时间、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间歇性导尿能有效改善神经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膀胱功能,促进患者自主排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魏玲玲  尚培莲  董华 《妇幼护理》2022,2(13):2968-297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妊高症产 后出血产妇 4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登记身份证信息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疼痛情况和宫缩恢复时间、血压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 果 观察组各时段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情况和宫缩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 血压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 减轻患者疼痛情况,加快子宫收缩恢复,改善患者血压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解除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科行腰椎手术术后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患者76例,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间歇性导尿联合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留置导尿的措施解除患者尿潴留,分别统计2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平均导尿费用、平均导尿护理时间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平均导尿费用、平均导尿护理时间和患者的舒适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腰椎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采取间歇性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利于患者尽早建立自主排尿,降低了泌尿系统的感染率,减少了患者因导尿产生的住院费用及医护人员导尿护理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结束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产后治疗方法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指导,观察组采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产妇子宫复旧恢复情况、产后感染、产后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子宫入骨盆的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 EPDS评分、SD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社会支持度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综合护理干预使产后护理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子宫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剖宫产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且留置导尿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短、首次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肌锻炼联合提肛运动对剖宫产产妇留置导尿期间进行主动性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降低术后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