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
目的了解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该市15家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单位基本情况、水源情况及水处理工艺,同时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共180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微生物和消毒指标。结果该市供水单位以水库水为主要水源,水质处理工艺根据水源情况合理配置,消毒方式以二氧化氯消毒为主。180份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98.3%,消毒指标合格率为93.3%。结论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高,城乡供水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微生物卫生安全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葛顺明 《城乡建设》2013,(11):72-73
一、大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大丰市坚持以进城乡规划、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为抓手,加快城乡一体化,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工作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对饮用水安全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供水行业的首要政治任务。近年来,滕州市委、市政府、滕州市城乡供水中心始终把保障全市饮水安全,让全市人民喝上“放心水”、“满意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论文通过分析总建设费用的组成与农村供水特点,并以山东临邑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例,得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设计的经济流速计算方法,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经济流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于此,论文从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入手,总结了项目经验,对工程技术路线和要点进行了研究,并以霞浦县为例,分析了供水现状、水量平衡、总体布局、建设方案、项目实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智慧水务能够有效保证供水工程的管理决策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总结了智慧水务在濮阳市清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中的设计和应用,以期为智慧水务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针对农村经济现状,对农村经济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一、农村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杭州市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跟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事业必然先行。下面以杭州市上泗地区供水一体化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一、上泗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背景随着杭州市市委、市政府把旅游西进作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
目的了解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水样采集、检测和评价,对2009—2013年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城乡各类水质平均合格率分别为:城市出厂水79.78%、城市管网末梢水65.82%、农村出厂水32.70%、农村管网末梢水28.47%;城市集中式供水水质明显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细菌学和消毒指标是影响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结论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应加强对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重庆建筑》2013,(8):47
统筹城乡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形成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一是以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为重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完善"三农"投入机制,用好用足国家扶持政策,加强对农业发展的财政配套。着眼城乡要素流动,建立完善城乡资源要素平等流动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创新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深化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河南省最年轻的省辖市,济源在城乡一体化道路上历经8年的探索和实践,经验难能可贵。自从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以来,济源市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统揽发展全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互动发展、共同繁荣,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率先完成并得以实践的江苏省系列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规划为例,重点分析城乡安全供水、流域污水治理的理念、方法、布局、措施等核心问题。贯彻环保优先理念,提倡人水和谐发展,保护水生态环境;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鼓励污水资源化利用,安全处置尾水与污泥,防止污染转移。采用区域统筹方法,优化区域水厂、污水厂布局,协调取水与排污口空间关系;采用城乡统筹方法,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合理处置农村污水。依托长江、太湖、京杭运河等主要水源,建设区域水厂,改善供水水质;区域供水为主、集中供水为辅,提高城乡供水安全性。集中和相对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处理污水,建设城镇污水厂;强化污水深度处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3.
总结描述云南省会泽县统筹发展城乡供水,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做法、成效,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出思考,为水务一体化、供水一体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魏轩 《城镇供水》2024,(1):94-97+55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三亚市自2017年启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改革,从“建管分离”转变为“建管一体”,解决了改革前农村供水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均等化,明显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民生情况,并且有效配合了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实践意义和分析总结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行业动态     
《小城镇建设》2014,(3):11-12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试点为全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住建部近日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按照城乡一体、全域管控、部门协作的要求,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住房和城乡建设  相似文献   

16.
向春玲 《城乡建设》2006,(11):59-61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城乡一体化包含有以下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福清市具有城镇密集度高、组团式发展及地形地势起伏小的明显特征,从城镇供水系统角度,可作为福建省沿海平原区城镇的典型代表。福清市现状城镇给水系统纷繁凌乱、格局分立,此外,水源系统呈枝状布局造成原水系统安全的脆弱性及存在着水库水利用的不充分性。如何打破现有格局分立的供水系统,使城乡供水系统形成有机的整体的统一系统,是供水一体化的核心所在;如何优化水资源配置,并形成备用保障体系,是福清市供水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规划提出了原水系统大联网及"高速公路模式"主干管构建的净水系统小联网理念,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并为福清市城乡供水构筑了上、下两个层面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城镇化概念被明确提出以来,一直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未来中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初衷。报告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昌邑市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深耕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减量化等措施,创造性地将城市环卫成功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乡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把环卫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地惠及广大村民,走出了一条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文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江苏在全国率先推进区域供水通村入户工程,苏北地区要在2020年前实现全覆盖。泗洪县作为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水更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泗洪县按照城乡"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推进、高标准建设、高强度融资、高效率管理,在苏北较快实现了区域供水通村率100%,入户率达90%目标,为苏北地区推进区域供水一体化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