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 用光镜、电镜观察了 12例人皮肤癌不同病程癌组织中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 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主要分布于乳头层及网织层浅层。内皮细胞多数形态高大 ,细胞器丰富 ,胞质多见绒毛状突起 ,胞膜近基膜侧出现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少数内皮细胞低矮扁平 ;病变晚期 ,线粒体肿胀 ,W P小体增多 ,胞膜上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减少。部分血管壁不完整 ,基膜不连续。结论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细胞的活化 ,有利于淋巴细胞的穿越 ,随病程进展 ,内皮细胞发生损伤 ,淋巴细胞穿越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 用光镜、电镜观察了12例人皮肤癌不同病程癌组织中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 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主要分布于乳头层及网织层浅层。内皮细胞多数形态高大,细胞器丰富,胞质多见绒太突起,胞膜近基膜侧出现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少数内皮细胞低矮扁平;病变晚期,线粒体肿胀,W-P小体增多,胞膜上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减少,部分血管壁不完整,基膜不连续。结论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细胞的活化,有利于淋巴细胞的穿越,随病程进展,内皮细胞发生损伤,淋巴细胞穿越减少。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染色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种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染色法Animprovedstaningmethodformicronucleiofthehumanlymphocytes¥//杨录军,曹佳(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分子毒理实验室)630038关键词淋巴细胞;微核;染剂和染色法... 相似文献
4.
5.
蔡俊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990,(4)
用六胺银染色法与AFOG染色法联合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及其基底膜上的蛋白沉淀物。结果表明:该染色法较以前各种方法(如PAS、六胺银、AFOG等)为好。基底膜被染成清晰的黑蓝色,基底膜上的蛋白沉淀物被染成鲜红色,纤维结缔组织被染成蓝色。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人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在砷作用下受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砷的遗传毒性和砷对人细胞遗传物质作用的机理,方法:我们对不加受试物的对照组与3组经不同浓度NaAsO2处理的处理组的人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不同浓度的NaAsO2处理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其出现的微核率显著高于非处理组(P<0.05)。结论:NaAsO2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人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在砷作用下受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砷的遗传毒性和砷对人细胞遗传物质作用的机理。方法 我们对不加受试物的对照组与3组经不同浓度NaAsO2处理的处理组的人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有不同浓度的NaAsO2处理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其出现的微核率显著高于非处理组(P<0.05)。结论 NaAsO2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和人体的多种生物功能有关。当其缺乏时严重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功能。然而当补锌过量时是否会带来毒副作用,文中从细胞遗传学角度,以微核率为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淋巴细胞微核标本的制作及阅片质量.方法 对接触放射性工作的岗前、在岗及离岗人员抽静脉血接种于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收获、制片、染色、阅片.结果 按照平时积累的经验操作可提高制片及阅片质量.结论 注意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可提高制片及阅片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斑秃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1例斑秃患者和20例正常献血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测定。结果表明:斑秃患者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微核率也高于对照组。据此推测,引起斑秃发生的某些因素可能导致微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是近年常用的体外短期检测方法之一,可评价被检理化因子对人体细胞的遗传毒性,以及环境监测、职业接触等有害因子对人类的潜在致癌作用。不同地区的致癌剂、诱变剂的背景不同,微核率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探讨年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显示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的密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分泌期子宫内膜进行与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各种因子的标记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在同一组织、同一切面上,CLⅣ和CD34显示的毛细血管密度最高。提示CLⅣ和CD34是显示血管密度最好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18.
19.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为红细胞常用参数.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HCT)可计算出这些参数.通过这些数据可将贫血区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有助于贫血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20.
微波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改变王慧明(锦州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近年来,微核测定法被许多实验室证明是一种快速而敏感的测定染色体损伤的方法[1],除在放射领域的广泛应用外.在化学诱变方面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2],但在微波领域的应用报导尚少,现将本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