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体内多种细胞可以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由膜蛋白组成的脂质双分子层包绕蛋白质和核酸形成,其直径大小为30~100 nm不等.其内含有microRNAs(miRNAs)和mRNAs等遗传物质,在细胞之间具有物质交换及信息传递等功能,在体内很多生理与病理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外泌体中的miRNAs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发现它们可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血管生成等相关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泌体中的miRNAs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中的miRNAs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代谢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在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脂质膜结构的纳米级小囊泡,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携带核酸和蛋白质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内容物,不但在细胞间信息交流和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人体内各种病理生理过程.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肿瘤的生长发展和侵袭转移等过程.外泌体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作为治疗工具方面的探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对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以及在肿瘤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外泌体作为一种分泌囊泡,由于携带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能够介导细胞间通讯,从而参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与近端的肿瘤微环境和远端的组织器官相互作用,这些携带肿瘤生物活性分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就近年来乳腺癌来源外泌体在参与构建肿瘤微环境、免疫应答、药物抵抗、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通过细胞旁分泌作用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膜结构的纳米级小囊泡体,其内含物中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mRNA等物质.外泌体能够通过特定信号分子的转移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促进细胞生成和血管新生.外泌体对运动性心脏损伤、骨骼肌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再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已经成为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方向.文章就外泌体的研究背景,外泌体对运动型心脏损伤、骨骼肌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再生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其损伤修复的机理机制,为运动损伤修复和延长运动寿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分离表达SIRPα受体的外泌体,探讨SIRPα外泌体的结构特性、细胞相容性、细胞内分布及对CD47/SIRPα信号轴的阻断作用.方法 通过差异超速离心法从稳定表达SIRPα的HEK293T细胞中分离外泌体;通过动态光散射法(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分析外泌体的尺寸和形貌特征;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中SIRPα-GFP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MTT法检测外泌体与NIH3T3细胞的相容性;应用荧光成像技术研究外泌体的肿瘤细胞内吞;通过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孵育实验研究外泌体阻断CD47/SIRPα信号轴带来的肿瘤吞噬效果.结果 利用差异超速离心法分离得到尺寸约80 nm的SIRPα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现为尺寸均一的圆球形结构;免疫印迹证实了外泌体上SIRPα的表达;MTT法结果显示SIRPα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荧光成像结果显示SIRPα外泌体被B16F10细胞内吞后分散在细胞质中;共孵育实验表明SIRPα外泌体与CD47单抗均能促进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吞噬黑色素瘤细胞.结论 成功分离了表面表达SIRPα受体的外泌体;SIRPα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SIRPα外泌体可以成功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激活了巨噬细胞对肿瘤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6.
综述外泌体调控各类型肿瘤生物学行为特性,介绍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外泌体在肿瘤精准诊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泌体广泛分布于肿瘤患者的血浆、尿液、唾液等各种体液中,来源于外泌体的核酸、蛋白质可介导不同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人体内的表达异常或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对外泌体进行加工修饰后,产物可用于肿瘤疫苗制备和靶向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机体代谢外源因素的主要功能性器官,其具有独特的血窦结构和丰富的细胞组成,而细胞的功能改变是造成肝毒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外囊泡(EVs)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纳米级球形囊泡,几乎源自各类细胞,用于负载特定的内容物,并可作为载体介导相邻或远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该文综述了外源因素暴露下,EVs介导肝毒性损伤进程中的细胞间通信,并探讨靶向干预EVs的具体途径,为预防和控制肝毒性损伤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齿蕊十大功劳茎端分生组织细胞中的前片层体为立体的规则菱形网状拟晶格结构。黄化质体内的前片层体同白色体内的前片层体相比较,在质体的发育转变过程中略有差别。黄化质体内扁平囊泡是由前片层体四周向外伸展,而白色体中扁平囊泡形成则受到淀粉粒的限制,穿行于淀粉复合体的间隙中。对白色体内前片层体的超微结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泌体包裹的miR-19b对EV71病毒复制的影响,为EV71病毒的miRNA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将游离的miR-19b-cy3.5分子和转染miR-19b-cy3.5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分别处理T98G细胞,观察进入细胞的效率;分别提取未处理的、转染mimic-n.c.和转染miR-19b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给予T98G细胞孵育后,检测细胞内miR-19b的表达;分别以60 mg/L转染mimic-n.c.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60 mg/L和40 mg/L转染miR-19b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孵育T98G细胞并感染EV71病毒,检测病毒RNA载量;将携带包裹的miR-19b-cy3.5的HT2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尾静脉注射小鼠检测miR-19b在小鼠各个器官中的表达.[结果] miR-19b-cy3.5能够通过外泌体的形式进入T98G细胞中,而游离的miR-19b-cy3.5无法进入细胞;转染miR-19b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处理T98G细胞后,胞内miR-19b高表达,同时,外泌体处理后的T98G细胞中EV71病毒R...  相似文献   

10.
利用检测胰腺腺泡蛋白分泌量表征胰酶分泌 ,研究柴胡总皂甙及柴胡皂甙单体 促胰腺腺泡酶分泌的量效特征和时效特征 ,并探讨胞外 Ca2 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柴胡总皂甙及柴胡皂甙单体 促酶分泌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且趋向饱和 .柴胡总皂甙促泌作用动力学呈现早期的高促分泌相和随后的低促分泌相 ;而 1 0 - 5 mol/L柴胡皂甙单体 的促泌动力学则出现了前期的低促分泌相 .胞外 Ca2 浓度为零 ,降低了柴胡总皂甙低促泌相的作用 ,并致使腺泡分泌趋向停止 .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人红细胞在体外老化(37℃.48h)过程中会自然形成并释放的囊泡为不均一的群体,经Dextran-T7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可明显分成三种组分.囊泡主要集中在组分Ⅱ和Ⅲ中,而组分Ⅰ除了囊泡外还含有膜和膜碎片.这三种囊泡组分在流动性、封闭度等性质上有明显差异.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囊泡的荧光光谱与正常红细胞膜相比变化较大,红移22nm左右,这提示了囊泡膜脂的结构和组分与红细胞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焦锑酸钙沉淀方法对中华绒螯蟹复眼感光细胞的钙离子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细胞的膜下储泡囊、线粒体、多囊体和色素颗粒等细胞器都有焦锑酸钙的沉淀,当感光细胞处于暗适应时细胞器中焦锑酸钙沉淀的量明显多于光适应时细胞中的量,改变细胞外的钙离子浓度也会影响到这些细胞器中钙离子储存量.实验表明,膜下储泡囊、线粒体、多囊体,色素颗粒等储存的钙离子一起参与造成了感光细胞的光适应.  相似文献   

13.
Rab家族蛋白是小G蛋白Ras超家族最大的亚家族,不同Rab家族蛋白定位在特定的细胞内膜上.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各细胞器之间囊泡运输的分子开关,Rab蛋白通过其上游的调节子蛋白和下游的效应子蛋白调控着细胞内囊泡的形成和运输,调节生物体内各种蛋白在细胞内外的运输和分配,在真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精子发生过程内质网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中国对虾精子发生过程及纳精囊中的精子内质网变化特征,精原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多,内质网较少,初级精母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多,在细胞核一侧有1-3个内质网囊泡团,粗面内质网折叠于细胞核的一侧,环状片层体2个,次级精母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少,早期的精细胞细胞核周期出现与核膜平行的环核内质网,中期的精细粗面内质网形成光滑内质网。后期精细胞光滑内质网折叠或盘曲,雄虾体内的精子主体部上方内质网发达。而雌性纳精囊中精子的内质网浓缩为团块状或颗粒状。  相似文献   

15.
利用检测胰腺腺泡蛋白分泌量表征胰酶泌,研究柴胡总皂甙单体Ⅰ促胰腺腺泡酶分泌的量效特征和时效特征,并探讨胞外C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总皂甙单体Ⅰ促酶分泌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趋向饱和。柴胡总皂甙促泌作用动力学呈现早期的高促分泌相和随后的低促分泌相;而10^-5mol/L柴胡皂甙本Ⅰ的促泌动力学则出现了前期的低促分泌相。胞外Ca^2+浓度为零,降低了柴胡总皂甙低促泌相的作用,并致使腺泡分泌趋向  相似文献   

16.
新型组装基元的构筑和组装体的功能是自组装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该研究分别在这两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各向异性组装基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自组装的研究内容,并为制备高度有序和复杂的组装体提供了新工具,但目前已报道的各向异性组装基元一般限于微观和亚微观尺寸。该研究制备了分子水平的各向异性粒子,并发现其具有独特的自组装行为。比如:合成了分别具有一个环糊精基团和一个偶氮苯基团的超支化聚合物,然后通过环糊精和偶氮苯之间的主客体复合,偶联得到了Janus型超支化聚合物,且该各向异性聚合物可以进一步自组装形成均一的纳米囊泡,而且所制备的囊泡可以进一步组装形成类似胶子晶体的多级结构。这种高度均一的囊泡组装体是十分罕见的。该课题还在组装体的功能化方面开展研究。例如:长期以来仿细胞模型体系一般只限于对细胞膜结构的仿生,但实际上细胞在发生结构转变时往往伴随着功能的表达。最近,我们制备了具有p H响应的聚合物囊泡,该囊泡可以在p H触发下实现可逆的收缩和膨胀,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形变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囊泡荧光的增强和淬灭。整个过程和绿色荧光水母的呼吸过程有些相似。这是目前已报道的为数不多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表达的一个人工模型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个体发育看,甘薯绒毡层细胞的结构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小子孢母细胞时期,除细胞具有丰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外,最明显的特征是细胞质积累大量的电子致密的淀粉粒.到减数分裂后期,淀粉粒全部分解,而脂质体的数量和体积随淀粉粒的分解而增加,这表明脂质体的形成与淀粉粒密切相关.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状结构增加,线粒体内沉积电子致密物质.在这个时期,内质网和线粒体分别参与孢粉素颗粒和原乌氏体的形成.③小孢子发育至成熟花粉粒时期,除线粒体继续形成原乌氏体外,脂质体首先分解形成与孢粉素颗粒和原乌氏体大小相似的囊泡或小脂质体,然后分别沉积嗜锇物质而形成孢粉素颗粒和原乌氏体.孢粉素颗粒、原乌氏体和乌氏体的数量随脂质体的退化而迅速增加,表明质质体与孢粉素颗粒和原乌氏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肝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容易复发、耐药性强且常在晚期确诊的原发性肝癌.肝癌肿瘤微环境对于肝癌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肿瘤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是肝癌肿瘤微环境中最重要的基质细胞类型之一.理解肝癌细胞与肿瘤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寻找阻断两者相互作用的策略至关重要.肿瘤来源的胞外囊泡是肿瘤微环境中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然而,肝癌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在介导肝癌细胞与肿瘤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间通讯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肝癌进程的影响尚不明确.2020年6月18日,吴乔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急性胰腺炎血清外泌体对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首先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5名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II)评分分为轻症组45例和重症组40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NLRP3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记检验,IL-1β和IL-18浓度采用ELISA检验,表面分子CD63和TSG101的水平采用流式法检验.结果表明: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显著升高,外周血NLRP3蛋白表达、IL-1β和IL-18浓度、CD63和TSG101水平均上升,且NLRP3蛋白表达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在细胞层面,以AR42J细胞作为对照组,取急性胰腺炎重症组患者外周血分离后的外泌体与AR42J细胞共培育作为外泌体共培育组,比较两组细胞的NLRP3、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leaved-Caspase11、GSDMD-FL和GSDMD-N表达、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18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共培育组细胞的N...  相似文献   

20.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 3种体系的水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自发形成囊泡. 结果表明, 虽然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相似, 但在与同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囊泡时的复配比例及囊泡的稳定性却有很大区别. 考察了3种体系囊泡自发形成时的复配比例, 并探讨了囊泡的形成机理及其时间稳定性,利用负染TEM技术观察了囊泡的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