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展"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背景下货运动车组开行方案设计,需首先研究高铁货运节点等级划分问题。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确定高铁货运节点等级划分应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7个指标,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得到各指标2025年的预测值,据此进行样本聚类。同时考虑地理位置对高铁货运节点划分的影响,采用K-均值聚类进行区域划分。在综合分析2种聚类结果后将高铁货运节点划分为3个等级。根据高铁通道铁路平均货运分担率25.97%,推算出高铁货运分担率为5.19%,以节点等级划分结果中的第1、2层次所涉及节点城市为基础,计算"八纵八横"各高铁通道主要节点间的货运吸引力、OD预测量等,通过最小化列车虚糜得到货运动车组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发展方兴未艾,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特别是高速铁路列车开行停站方案设计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引入高速铁路客运节点等级划分的理念和方法,着重分析高速铁路客运节点等级划分的意义和方法,并建立基于节点分级的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设计策略,最后以京广高铁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得到设计策略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3.
货运动车组是我国面向高铁快捷货运市场研发的新型动车组。在分析货运动车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与既有高铁快运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货运动车组的优势以及运输需求量、货运作业过程、运用和检修计划等方面的特殊性。从目标市场、运用范围和开行方式等方面提出货运动车组的合理运用方式,为高铁正式开行货运动车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服务网络是在物理网的基础上依据客流需求特征而构建的供旅客出行选择的连通网络,是编制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的基础。我国高速铁路网规模大、构成复杂。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需求特征,提出了服务网络设计框架,依据分治策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高速铁路客运节点等级划分、列车运行路径规划、列车停站方案设计、换乘接续关系设计,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具体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归纳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从列车开行密度、周期化运行规律、列车运行区段确定、动车组选型等方面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列车开行特点;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后,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快件货运的发展需求,基于时速350km动车组技术和产品平台,以提高动车组经济性和实用性为目标,开发研制符合快件货运的低成本、大容积、大载质量、货物安全、满足一体化运输要求的时速350km速度等级货运动车组。阐述货运动车组研究背景及主要技术方案,为我国货运动车组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开通初期,合理估计客流量是科学制定动车组开行计划的基础.相对规划设计期的客流预测,运营期的客流分析与预测要求的精度更高.基于Logit模型,构建了高速铁路转移客流量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并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应用该方法计算了航空、公路、铁路既有线的相应客流转移量.运营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与方法所得客流量与实际客...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客运站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根据其地位与作用确定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功能等级,可为以高速铁路客运站为核心的站区布局、交通流线组织设计以及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影响高速铁路客运站级别划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构建了高速铁路客运站分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节点重要度法以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为例,尝试对22个高速铁路客运站进行了分级。5个等级的划分充分体现了京沪高速铁路22个车站之间的等级差。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分为高速客运专线、城际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和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快速通道3种类型。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全部采用高速动车组。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采用1个速度等级,最高运行速度为300~350 km.h-1,追踪间隔时间可以实现3 min;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快速通道的旅客列车采用1个速度等级,最高运行速度为250 km.h-1,追踪间隔时间可以实现4 min。跨线客流以采用开行跨线列车方式输送为主,跨线列车包括客运专线之间的、客运专线与既有线之间的跨线列车,跨线列车运行速度与所跨客运专线速度相适应,跨线列车运行距离满足1次运用检修周期和整备的要求。客运专线应进一步扩大"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范围。设置的4个客运专线调度所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工作,调度所的管辖范围宜按区域划分,以确保客运专线安全、高效的运营。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规划哈尔滨铁路枢纽基础设施及物流网络,促进哈尔滨铁路枢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基于哈尔滨铁路枢纽的定位与货运现状,在考虑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哈尔滨铁路枢纽货运量预测的灰色线性回归模型,通过计算平均偏差比率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灰色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平均偏差比率较小,介于灰色预测模型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之间,同时该模型结合了货运量与时间变化、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预测结果切合实际,可以为制定铁路货运枢纽规划及物流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铁路货运承运清算分析,结合铁路货运成本,通过测算铁路货物运输货运成本区间、变动成本区间及清算盈余区间,在实施竞争性一口价时,依据铁路货运线路的繁忙程度,得出相应的下浮区间。根据铁路货运绝对增量及相对增量的类型、货运增量比例或者货主要求下浮比例,合理计算另一比例的精确值,帮助铁路企业精准实施货运“竞争性一口价”,取得铁路货物运输竞争优势,实现货主获得实惠、铁路货运增量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的实施,畅通了铁路货运信息系统间数据交互,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货运服务效率与质量,在电子运单下如何开展铁路货运业务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立足于既有铁路货运业务服务流程现状,分析研究货运业务服务流程中存在的客户办理手续复杂、作业人员结构欠佳和业务操作环节冗杂等问题。在优化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对既有受理发送业务服务流程和交付业务服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货运业务服务流程的优化效果,为铁路货运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 《铁道货运》2021,(2):51-58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对我国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及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功能定位,分析货运量影响因素,从区域间货运量、对外贸易货运量、分流沿江通道货运量3个方面进行运量预测.针对每部分货运量,在分析历年货运量的基...  相似文献   

14.
快运货物班列作为铁路货运的新产品,自开行以来以其提高货运资源利用率,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快运货物班列的市场竞争力,以武汉局集团公司为例,在阐述快运货物班列运输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武汉局集团公司快运货运班列运营特色,针对目前武汉局集团公司快运货物班列存在的问题,探讨快运货物班列运营策略,为快运货物班列产品有效打入货运市场,提升铁路货运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顾客价值理论与铁路货物运输营销的密切关系,对铁路货运顾客价值重要性及感知评价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基于顾客价值的铁路局货运营销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雄麟 《铁道货运》2021,(2):35-38,58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影响的波及,导致全社会货运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析疫情对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基础上,针对货运总体需求下降、运输组织效率有待提高、营销激励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通过畅通信息渠道、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加强运输组织、优化货运产品结构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和投入运营,通过高效利用既有客货共线铁路发展重载运输是铁路货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是货运网络的主体,由于受既有设计列车荷载标准制约,为避免大范围改造线路基础设施,铁路通用货车宜定位为轴重270 k N、载重800 k N级;新建客货共线铁路桥涵结构应能适应大轴重铁路通用货车的开行要求。根据铁路货运机车和车辆的作用特征、货车每延米重与轴重不同比增长关系等因素,为提高设计列车荷载图式对中小跨度桥涵结构和影响线加载长度短的杆(构)件加载效应,同时避免过大荷载等级系数z的取值,将中-活载(2005)图式中特种荷载集中力量值由250 k N修订为280 k N。  相似文献   

18.
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关系到铁路企业形象和效益。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功能质量测评体系,根据货运部门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技术质量量化测评体系,最终将指标数量值转化成评定的等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行铁路运输进款清算办法,给出铁路局货运清算收入的计算方法,分析货物周转量、发送量、装车数等铁路运营指标与铁路局货运清算收入的数学关系。应用微积分方法推导出指标因素影响分析的通用计算公式。利用指标因素影响分析通用计算公式,推导出铁路运营指标对铁路局货运清算收入影响的分析计算公式,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管理经验最丰富的高速铁路网,为开展高速铁路快运物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高速铁路快运物流的占比却并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本文就现代化物流条件下,高速铁路如何更好地开展快运物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快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速铁路办理快运物流的潜在运量,并对高速铁路快运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既有高速铁路车站改建或增设货运设施的几种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