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测得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资料为基础,讨论了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计算了潜水年降水入渗补给参数,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地中蒸渗仪长系列(1992-2015年)降水入渗实测资料,探讨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分析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依据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地层的最佳潜水埋深和稳定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地层和细砂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5 m,轻黏土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0 m;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潜水埋深为6. 0 m。依据最佳潜水埋深点和稳定点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指数型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水文地质参数主要包括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等。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是通过确定水文地质参数之后,选取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文章分析确定了阜蒙县节水增粮工程项目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并阐述了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降水是区域水资源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在水文水资源评价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中,降水入渗补给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给量,以至于在山丘区,其地下水资源量就是降水入渗补给量。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计算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关键参数。文章利用动态分析法对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水资源评价中,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利用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湖北襄阳市降水对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分析雨前不同埋深条件下,次降雨与地下水位上升的关系,最终得到襄阳市多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陆小明 《治淮》2004,(6):24-26
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利用长系列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采用动态法分析了给水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与包气带岩性、埋深、降水之间的关系,探讨其随着影响条件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季节性冻土区融雪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季节性冻土区春季融雪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通过对小型野外试验场地气温、地下水位和土壤温度以及土壤湿度动态的系统监测,分析了冻结期和融冻期间地下水位动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环境要素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冻土层渗透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季节性冻土区不同冻融阶段相应的地下水补给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土区大气降水入渗量应分非冻结期、冻结期以及融冻期三个时段进行计算,其中冻结期大气降水以降雪形式出现,对地下水无入渗补给作用;春季融冻期间,在冻结期内产生的积雪开始融化,可单独或与大气降雨一起入渗,并对地下水产生较为明显补给作用,但入渗补给系数相对较小,在本文的实例研究场地内,融冻期的融雪(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仅为非冻结期大气降水入渗系数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8.
厦门岛地下水入海通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岛是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其地下水唯一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排泄量主要是泉流量,开采量,潜水蒸发量和侧向入海通量,采用水量均衡法估算了地下水入海通量。  相似文献   

9.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区域水量均衡法和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据,论证降水入渗系数与下垫面因子之间的关系,从栅格尺度(30 m×30 m)建立基于专家经验知识和加权评价系统的模型和统计学关系,得出北京各岩溶水研究区降水入渗系数。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岩性与构造因子是影响降水入渗补给条件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的碳酸盐岩区最利于降水入渗补给。②利用2011年大气降水资料,分别使用本文提出的降水入渗系数方法和传统降水入渗系数计算方法相互验证,对2011年大气降水入渗量进行计算,表明建立统计回归模型能有效得出栅格尺度(30 m×30 m)上北京山区岩溶水系统降水入渗系数值。  相似文献   

10.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层的相关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起模  邹连文  刘江 《水利学报》1998,29(10):32-35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层相关分析的目的,是为推求山丘区降水入渗补给量.鲁中山丘区是由各种不同地层出露组成的山丘区域.在多个水文流域基流分割基础上,建立流域年均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各种地层出露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权重间的最佳回归方程,利用该回归方程和地层分布及降水量推算不同地下水流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不高的山丘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即为地下水补给量  相似文献   

11.
太湖北部地区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其地下水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通过地表水、潜水、承压水水样的采集、测试和分析,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识别各水体环境同位素(D,~(18)O,~3H,~(14)C)的组成特征,以揭示研究区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潜水主要来源于现代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大气降水补给潜水的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强烈蒸发;Ⅰ承压水为无氚水,~(14)C年龄变化范围为7~9 ka,降水补给时温度范围为12.2℃~13.5℃,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Ⅱ承压水为无氚水,年龄变化范围为16.27~27.37 ka,降水补给时温度范围为3.5℃~3.8℃,比现代温度(14.8℃)低约11℃,推断其形成于末次冰期的盛冰期降水入渗补给。潜水、Ⅰ承压水、Ⅱ承压水的D,~(18)O值在垂向上表现为明显的成层性,且地下各水体之间水力联系较弱。潜水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Ⅰ承压水和Ⅱ承压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具有不可再生资源属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正在开展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水富县大峡谷温泉岩溶承压水补给量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同位素、水化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水富县大峡谷温泉岩溶承压水的来源补给区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法、地下水总补给模数法对补给区的岩溶地下水资源总量进行定量计算,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岩溶承压水的补给量。结果表明:温泉补给区主要是五角堡,补给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621万m3,流量为0.20 m3/s。岩溶承压水分析计算为该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水源之一.目前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失衡,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保障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兴平地区渭河南岸为例,利用DRASTIC方法,选取潜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别、土壤介质类别、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类别以及渗透系数为防污性7项评价因子,构建了潜水防污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的潜水防污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将兴平地区渭河南岸的潜水防污性分为防污性差和防污性较差两个等级,并绘制了潜水防污性评价分区图,为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规模的发展,各城市都面临着地下水资源如何科学利用的难题,北方缺水城市沈阳李官堡水源地就面临着新增工业造成的用水压力,如何对该水源地的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取用水的前提。在对模拟区范围、边界条件和孔隙水介质进行概化和对水文地质参数及其他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将该区域地下水流系统概化为均质、各向同性、二维、潜水非稳定地下水流系统,运用GMS模型软件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通过模型识别和可靠性分析认为,所率定的模型参数符合实际且模型边界条件合理;预测认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不能满足新增企业用水量9.8万m3/d的需求。该评价方法不仅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而且具有为地下水资源科学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土壤冻结过程中水热耦合迁移模型模拟了内蒙河套灌区1990-1991土壤冻结期潜水 蒸发过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负积温、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的潜水 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埋深、负积温对冻结期潜水。蒸发总量的影响,提出了冻结期潜 水蒸发折算系数的概念。潜水蒸发折算系数与负积温无关,有助于对土壤冻结期潜水蒸发规律的 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冻结过程中潜水蒸发规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土壤冻结过程中水热耦合迁移模型模拟了内蒙河套灌区1990 ̄1991土壤冻结期潜水蒸发过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负积温、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埋深、负积温对冻结期潜水。蒸发总量的影响,提出了冻结期潜水蒸发折算系数的概念。潜水蒸发折算系数与负积温无关,有助于对土壤冻结期潜水蒸发规律的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phreatic aquifers due to recharge is most important for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ground-water systems.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solution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water-table fluctuation in a finite aquifer system due to transient recharge from two parallel strip basins. Application of the solu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water table and i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n the water-table fluctuation is demonstrated with the help of an example problem.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6—2007年中巴资源卫星(ZY01/ZY02)影像数据,采用统计经验法估算盘山风景名胜区的蒸散发量为3 273.1万m3,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水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量1 111 m3的保证率为60%,反推入渗系数为0.2,区域地下水资源利用量占补给水量的56.6%,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5.5%以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且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水质构成威胁。指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应强化大气降水的节流,增加地下水补给量;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