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李军  袁雪凌  王光林 《华西医学》2022,(10):1545-1548
目的 探讨传统临床见习带教模式的不足,提出并推行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创伤骨科临床见习学生的求知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创伤骨科中心进行临床见习的2017级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模式组与交互式教学模式组。采用微信小程序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于创伤骨科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结果 共纳入学生110名,每组各55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式教学模式组学生的骨科理论测试[(90.13±3.65)vs.(88.39±3.74)分;t=2.469,P=0.015]、教师评价[(89.15±2.94)vs.(87.56±3.12)分;t=2.751,P=0.007]与学生自评[(89.07±3.18)vs.(87.41±2.89)分;t=2.865,P=0.005]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交互式教学组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96.36%vs. 87.27%;Z=-2.159,P=0.031)。结论 交互式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在创伤骨科临床见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某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项目管理理论在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成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应急管理组,对全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在保证病区护理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选拔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完成专项培训、考核及心理测评合格后组成疫情防控应急队伍,快速组建...  相似文献   

3.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全国,其传染性强,对防护的要求非常高。手术室作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如何规范手术室感染防控流程,对疑似或确诊感染患者手术时进行有效防护,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指南或共识,笔者根据国家标准规范及手术室感染防控流程,在现有各医院抗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制定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手术室管理策略与手术流程,旨在为突发的特殊传染病手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胸外科防治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临床经验,提供可行的临床策略.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10日至2月10日我科疑似和确诊SARS-CoV-2病例及其致医护人员感染SARS-CoV-2的临床资料.结果 确诊SARS-CoV-2感染9例(其中术后患者3例、医护人员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士的应激反应及干预策略。方法采用一般信息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应激及支持需求问卷,对48名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应激状态和需求。成立应激干预小组、保障护士身心需求、实施分级干预后1个月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护士的应激水平降低(P<0.05),应对信心提升(P<0.05),心理健康自评问卷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明确护士应激特点和需求,早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专业、系统的应激干预是必要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肺康复是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综合治疗之一.根据COVID-19感染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素质制定科学有效的肺康复策略,在避免病毒交叉感染的前提下,合理进行肺康复运动训练,可以短期内有效提高肺通气效率、增加肺活量,改善氧合,减少呼吸做功,缓解呼吸困难,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改善预后.通过肺康复预防肌肉...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术室应急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在近期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疫情迅速蔓延期间,手术室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制订的护理应急预防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及工勤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做好人力资源调配及物资储备,制订并启动手术相关应急处理流程等,旨在为今后手术室出现类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神经外科病房的管理经验,为最大程度地降低院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提供保障.其主要措施包括遵循院部统一调度指挥机制;优化入院与住院制度;合理安排人力、物资、场地等保障各项疫情防治任务的落实.最终在神经外科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工勤人员)中未发生疑似或者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外科住院患者病房中的陪护管理制度及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把关入院标准、完善病房的消毒管理、加强陪护的教育管理等。疫情期间,制定并落实严格的陪护管理及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保障外科病房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进一步做好产房管理,以保证母婴安全及医护等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方法 通过组织产房全体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员工自身学习、严格按照各种规范流程进行消毒隔离及各种产科护理工作,达到防控疫情的三个"零"的目标,产科质量指标不下降,患者满意度不下降.结果 本院至今实现了防控三个"零"的目标,与...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2019年12月在武汉发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孕产妇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做好孕产妇的感染防控、确保疫情期间母胎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从孕期检查、居家生活管理、前往医院的路上和医院内注意事项、家中消毒及空气净化、住院后的自我防护、产后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麻醉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枢纽平台,麻醉手术室是引起患者交叉感染的高风险区域.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疫情不断蔓延,其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1],但并不能排除.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试行第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月22日—2020年2月2日选取我院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HEL模式对护士的新型冠状病毒职业暴露进行防护管理,对比实施前(2020年1月22日—2020年1月26日)与实施后(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2日)护士的新型冠状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暴露地点及类型。[结果]实施前,60名护士共发生职业暴露11次(18. 33%),其中2次为生物性暴露,发生地点均为隔离病房;1次为针刺伤,发生地点均为治疗室;8次为社会心理暴露。实施后,60名护士共发生职业暴露3例,职业暴露发生率5. 0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运用SHEL模式对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防护管理,可以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WHO命名为COVID-19,属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了确保疫情期间安全、正常地开展康复诊疗工作,由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家医疗主管部门的相关指南和方案并参考相关文献,经反复讨论制订了本共识。共识对康复诊疗过程中的医务人员、患者及其陪护、探视人员及康复诊疗场所的防护,康复介入的阶段、类型、方法等均提供了指导意见。强调疫情期间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分类指导、安全有效的基本原则开展工作。本专家共识可供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相关学科以及其它康复医疗机构使用,并为今后可能发生类似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康复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于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首发,随后逐渐蔓延至全国,扩散至全球多个国家。现已证实新冠肺炎的致病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30日,WHO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防止院内感染是目前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麻醉科室承当了全院的手术室内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AICU)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急救气管插管、麻醉门诊等多个区域的工作,参与人员多、流动性大,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极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为此,河南省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麻醉科工作建议》,建议各医疗机构麻醉科室在从事麻醉各项诊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建娥  张勇 《当代护士》2021,28(1):104-106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术室防控策略.包括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结合手术室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手术防控管理策略.从疫情防控至今,手术室安全顺利完成外伤清创抢救154例,急诊手术650例.认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术室采取合理的防控策略,可以有效地做好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和确保疫情期间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普通病房疫情期间建立严格的防控措施非常必要。本研究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结合院内感染控制科的相关要求,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以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非疫情期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疫情期间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疫情期间总体偏低,躯体化、焦虑、偏执三个因子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抑郁、敌对有显著差异(P<0.05)。已婚、与配偶及子女同住、工作年限>10年护理人员及门急诊护理人员较其他组护理人员各因子得分更高。结论 应当予以已婚、与家人同住、高年资护理人员和门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关注,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科门诊仍须正常工作,满足高危易感人群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求医需求。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标准化预防培训与考核,设立三道防线加强管理,实施血液科门诊患者分类就诊措施,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和医护执业安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性强,起病隐匿,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年龄偏大,病情转归不良,因此做好疫情期间及疫情后糖尿病患者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武汉一线工作期间诊治的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病例特点,结合各医院针对疫情期间的诊疗工作调整措施,对疫情中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特点做一总结,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